最強太空望遠鏡又犯拖延症了
誰叫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是史上最強大的太空望遠鏡呢!所以只好享受好事多磨的待遇,發射時間一拖再拖。
最早從2011年一直拖延到2018年10月,就在最近NASA披露:再度改期,發射時間推遲到2019年春。
為啥會犯上拖延症?
數次拖延都有數種原因。有缺錢的原因,工期的原因,升級的原因……
這次主要是跟航天器匯流排和遮陽板問題有關。畢竟運載飛船也是極其複雜、精密的,來不得半點兒誤差。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項目主管還特地澄清:推遲原因跟太空望遠鏡本身沒有半毛錢關係。
為啥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敢稱呼「史上最強大的太空望遠鏡」呢?
它是著名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和施皮策太空望遠鏡的後繼計劃,也就是增強版,當然要後浪推前浪了。
比如說硬體很硬,望遠鏡口徑就達6.5米,而哈勃只有2.4米,是後者2.7倍還多。聚光面積高達25平方米,而哈勃只有4.3平方米,是後者5倍多。
它能夠看到更遠更古老的宇宙。
哈勃最大極限可以看到宇宙大爆炸後4.8億年的景象,而韋伯至少能夠觀測到宇宙誕生2億年時的景象。探測宇宙大爆炸的餘暉——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正是它最主要的使命。
它的主鏡強大無比。
由18塊六角形反射鏡構成,由稀有金屬鈹製成,每個鏡面的拋光誤差均不超過10納米。
還有更先進的地方,每塊鏡片背部都裝有7個馬達,能在10納米的精度內調整鏡片的形狀和方向。
另外,它的主體也不呈筒狀,而是在主鏡下展開座席狀的遮光板。這就是說,聚光部分和鏡面部分全都裸露在外,因此觀測範圍非常寬闊。
它的運行軌道位於第二拉格朗日點,也就是距離我們150萬公里的深空,遠比距離地表600公里的哈勃遙遠得多,該點永久背對著地球,引力場相對穩定,也沒有近地軌道的塵埃和垃圾影響,具有超好的觀測位置和視野。
韋伯太空望遠鏡代表著21世紀第二個十年的人類最高技術水準,而哈勃太空望遠鏡僅代表了20世紀80年代的水平,兩者差距可想而知。
單從紅外波段上的觀測能力衡量,韋伯望遠鏡要比哈勃望遠鏡強大16倍。
不過,它倆並不是競爭關係,只會互通有無、攜手合作,共同探索未知的宇宙。
當然了,它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天物,比如說,
觀測範圍主要在紅外、近紅外波段上,要比能夠觀測可見光、紫外線、近紅外的哈勃窄小很多;
設計使用壽命也較短,只有5~10年,而哈勃至今已運行27年,預計最長能夠運行到2040年;
一旦損壞,無法維修。因為遠在150萬公里之外運行,差不多是到月球的4倍遠,是不可能派人或者機器人前去維修的。
這個最強大的太空望遠鏡,造價多少?
按照NASA最近一次預算,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總計造價88億美元,預計正式運行花費將超過100億美元。這也是多次推高預算,導致多次推遲的一大原因。堪稱史上最昂貴的太空望遠鏡!
(哈勃最初造價47億美元,發射升空20年後即2010年,包括多次維修、升級、運營等費用,總計花費將近100億美元。)
儘管韋伯太空望遠鏡由美國宇航局、歐空局和加拿大航天局共同投資開發,但拿大頭的還是NASA,歐空局主要承擔發射任務,由阿麗亞娜5型運載火箭作為載具。
為啥叫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
該望遠鏡最早叫新一代太空望遠鏡,2002年改名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簡稱JWST,以NASA第二任局長詹姆斯·韋伯的名字命名。
此人在1961年~1968年期間,主導過著名的阿波羅登月計劃等一系列美國史上最重要的太空探索項目。以此命名,更能彰顯出美國在太空探索上的雄心壯志。
最關鍵的問題來了,發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最最主要的科學目的是什麼?
觀測宇宙最初模樣,深度探測宇宙大爆炸後形成的首批星系;
深度探測宇宙邊界、生命起源、外星生命等;
大幅提升紅外天文學觀測能力。
看看哈勃太空望遠鏡27年來,帶給我們一個個天大的驚喜,就能夠預想到——未來韋伯望遠鏡將會賜給人類什麼樣的宇宙禮物了。
下一個太空探索期,JWST就會變成最常用的熱詞。


※美國終於宣布「重返月球」啦!
※美國正式宣布重返月球,新一輪登月競賽開始!
※土星使者的絕美遺作
※50億年後銀河系
※太空狂人打造馬斯克火箭航班,一小時飛遍全球
TAG:三體引力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