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以中醫為代表的文化將成為世界文明的主題

以中醫為代表的文化將成為世界文明的主題

仰望岐黃中醫 性命 心靈

中國人的祖先,都把那些規律摸透了看清了告訴我們了,理解或者不理解他都在那裡,因為那是真理,真理是不變的。

在全球化時代,中華文化和西方文化無論它們有多大差異,都是地球的一份子,而隨著信息化的普及,兩種文化的交融也日漸深入。這是我們觀察和評估西方科學文化困境及其突破的基本前提。

一方面,隨著科學探索的不斷推進,西方科學對未知世界的接觸也越來越深廣,尤其是在特定領域,傳統一些理論範式很難解釋新未知現象,於是,一些新的假設不斷被提出。

而深入看,這些理論假設也越來越向傳統中華文化靠近。例如,在量子物理學領域,關於量子糾纏現象的假設性解釋,其結論與東方文化對世界的解釋趨近。所謂量子糾纏現象是指:兩個粒子,無論分離多遠,它們之間都存在一種神秘的關聯,相互影響。對此,倫敦大學的物理學家大衛·波姆(David Bohm)相信客觀現實並不存在,儘管宇宙看起來具體而堅實,其實宇宙只是一個幻象。

這個假說的基本內容是:原本世界是一個魚缸里的魚,上面有兩台攝像機,分別為A和B,我們看到的世界分別是攝像機A的圖像魚1和攝像機B的圖像魚2,量子糾纏現象即是我們看到的魚1和魚2的關聯,其為何具有感應現象?源於它們都是原本魚缸里的那一條魚,也就是說,我們看到的世界都是假象,真正的原本世界――魚缸里的魚,我們都沒看見。可見,這一假說,與佛學中關於「空性是諸法實相」,道學中的「無,名天地之始」很接近。

另一方面,西方多個領域的科學家逐漸對中華文化產生興趣,並進而推崇。例如,全世界最有名的數學家約翰·馮·紐曼博士,為新興的量子學奠定了基礎。他提出了驚人的理論:「人體可能具有一種非物質的『識我』來控制肉體的大腦和遙控物質。」

1963年諾貝爾物理學發明獎得主尤金·威格納博士大力支持約翰·馮·紐曼博士的量子學說內涵的哲學部分:「人類具有一個非物質的意識力能夠影響物質的變化」。那麼,為何西方科學逐漸向東方尋找答案?為何多個前沿領域的研究假設越來越趨向於東方文化對世界的認知?這些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關注。

東方文化由於其自身走的是一條「內觀」認識路徑,與西方科學文化的「外證」具有本質性區分。以水為例,科學思維直接研究水是什麼,但東方思維卻因此而提出新疑問。例如,佛學說:人看水,是水;天人看,是琉璃;魚看,是水晶宮;那麼,究竟水存在不存在呢?佛學提供的答案是:水,因人看而生,看者變,則水不成其為水;由此,人不應該研究水是什麼,而應研究看者「人」因何而生。

舉個很多人知道的古代故事:是說一個藤蔓上結了一個超級巨大的葫蘆,因為大到驚人的尺寸,所有人都覺得它是無用的東西,因為大家都知道葫蘆就是在中間剖開用來舀水的,因為這個葫蘆比水缸都大得多,所以他們就認為這個葫蘆沒用了.而有一個人,看了這個大葫蘆說,如果把他剖開,可以放到河裡做船啊!好的,那麼前面那一群人就是科學思維,被規律束縛住了,但是他們不懂得科學不是真理,所以走進死胡同認為那個葫蘆沒用,而最後那個人,是形象思維,他不會被事物表面假象欺騙,才能看到葫蘆蘊藏更巨大的用途。

這樣,在中華文化中,就出現兩種認識路徑:一種是研究「水是什麼」,向外看,叫智觀;另一種是研究「誰在看」,叫慧觀。中華文化重慧觀輕智觀。例如,道學說,「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在這裡,前識,就是智觀認識路徑。所以,從本質上微信公眾號仰望岐黃,認為東方文化探求的是隱態和超驗的規律,西方科學接觸的是顯態和經驗的規律。如今,時代的發展,使得人們的認知無法再停留於顯態和經驗範圍,需要深入到更為複雜的隱態和超驗領域,因此,西方文化的東方轉向,是一種必然現象。

看看世界上最傑出的人,基本都是用"慧"的,因為急中生智,靜極生慧,只有安靜穩妥踏實的人才能成就大業.貝多芬26歲開始耳聾,歌王帕瓦羅蒂至死看不懂樂譜,六祖慧能一字不識卻成為禪宗至聖,一代棋聖吳清源無師自通打敗他同時代的所有圍棋高手獨樹一幟,愛迪生人家小學讀了三個月 ,什麼規律都沒學過,所以愛迪生畢生有1700多項發明專利,而現在的所謂專家有幾個能做到!歷史上最有代表性的兩個人,就是毛主席和蔣介石.一個是湖南師範的師範生,一個是黃埔軍校校長北伐時期的總司令,無論軍事理論和閱歷,蔣介石都是高於毛主席一大截的,可是為什麼一個師範生把一個黃埔軍校校長給打到台灣去了?因為蔣介石懂的太多,他被束縛的繩索也太多,中國人說事不過三,可是毛主席指揮紅軍可以四渡赤水,那是天才,天才是出其不意的,所以堂堂一個委員長只能抱頭鼠竄躲到台灣去了!

在當代西方哲學中,無論是對現代性的論證,還是對現代性的批判,都在反思現代性的合理性及其局限。從其反思的邏輯來看,主要集中在這樣兩個方面:

一是來自亞里斯多德以來的注重「實驗」和「推理」的科學思維,給近代帶來了科學的昌明,推動了西方現代化進程,科學功不可沒。但是,隨著哲學對科學思考的深入,人們對科學的局限日益有了清晰認知。20世紀初,人們認定科學思維的理念是「證實原則」,到後來逐漸發現科學做不到「完全證實」,而只能是「證偽原則」。而「證偽」的本質是「試錯」,也就是說,科學思維的實質是不斷「試錯」。至此,人們對科學的優勢和局限性有了一個較為全面的把握。

二是,科學思維中的「人與物」兩分邏輯以及由此產生的對精神領域認知的無能為力,帶來了現代化的困境。例如,人類中心主義理念導致的生態惡化、物慾主義、自我主義等,嚴重衝擊著人們生存境況。再例如,當代西方哲學對生命本質和精神現象的前沿性探索,如弗洛伊德對夢和潛意識的探索,生命哲學對意識流的探索等,使得部分科學家和哲學逐漸產生了困惑,他們在開始追問:人是什麼?人從哪裡來?由此,他們中的一部分開始轉向東方神秘主義學說,嘗試對隱態世界和超驗領域的思考。例如,因「超級導性」上的發現而榮獲197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英國劍橋大學教授白賴恩·約瑟博士是一位認真研習佛教理論和坐禪的科學家,他每天都坐禪,他提出「心力」與「識我」假設。

正是在上述背景下,中華文化中的世界觀、生命哲學和認識論,成為西方部分哲學家、科學家以及一些思想先驅者關注的對象。他們通過對《道德經》、佛教經典、中醫、易學等傳統文化的研究,開始自覺探索中華文化的本質,開始嘗試用西方的科學思維來驗證佛學和道學的一些觀點,等等。總而言之,中華文化中的關於「天人合一」、「五行八卦」、「陰陽」等理念,逐漸成為西方當代文化關注的新議題。

例如,對「善惡有報」現象,是通過佛學的「阿賴耶識的『所藏』(引業和滿業)決定命運(富貴貧窮好醜)」和道學的「五德(仁義禮智信)主宰五藏(心肝脾肺腎)」學說,提出「善惡有報,人類要棄惡揚善」之主張;而西方科學文化對此不解,但是他們卻通過「跟蹤統計」、「神經化學分析」、「抽樣統計」等方法和手段進行研究,得出了一些與東方文化接近的結論。

如美國生命倫理學教授史蒂芬·波斯特對「付出」帶來的「回報」進行物理統計和生理分析,結論是:善良的行為樂於付出的人,在付出的同時回報的能量正通過各種形式向此人返還。再如科學家在神經化學領域的研究中發現一種現象:人心懷善念,人體內會分泌出令細胞健康的神經傳導物質免疫系統強健;心存惡意,負向系統被激發啟動,而正向系統被抑制住,身體機能的良性循環會被破壞,等等。可見,條條大路通羅馬,西方科學文化在通過自己的認識論和方法途徑評估東方文化的一些結論。

總而言之,在中西文化交融的背景下,中華文化,一要對應西方文化向東方的轉向,二要對內自覺發掘傳統文化的精髓。若這樣,那麼,隨著全球範圍內人類逐漸向隱態世界和超驗領域的新進軍,中華文化就可以發揮其應有的引領作用。這是因為,中華文化從核心上看,關注的是隱態和超驗領域,主張「看不見的」主宰「看得見的」。

我們相信,隨著人類的認知逐漸進入「看不見的」領域,中華文化將因其「知其白,守其黑」的理念和特有功能優勢而會成為一種引導力性量。

要做到引領世界文化潮流,還需要博大的胸懷和兼容並包的能力。中國的學問,是最具有這種胸懷和能力的,它像大地那樣,蓬鬆平和,接納萬物,運化萬物。可以說,它有土的性質。中國人,一直都是土生土長的民族.從今天開始上溯五代,哪一個中國人不是農民?過去中國人說自己,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就連高高在上的皇帝每年也要到自己那一畝三分地上去耕作一下,表達對皇天后土的敬意和感恩,那個時候的中國人供奉的最多的神仙也是土地爺和土地奶奶.

萬物之中,人也屬土。女媧造人用土,上帝造人也用土,就是隱喻。佛洛依德小時候洗澡,從身上源源不斷地搓出很多泥垢,問母親這是為什麼?他母親說:「孩子,因為人是上帝用土做的啊。」小小的佛洛依德驚奇得睜大了眼睛!可以說,佛洛依德的母親是一個偉大的教育家,她善於啟發孩子。她並沒有跟孩子解釋說這是身上粘的灰塵,是毛孔里藏的污垢,是皮膚角質層代謝的產物……如果這樣回答,你就把一個問題回答的太實了。這樣熏陶下去,以後孩子也會是一個很實的人,只懂就事論事。你用一種詩意的回答,會激發孩子無窮的想像。這就叫空靈,土的蓬鬆,就體現在這裡。

「深山藏古剎」,這個題目你怎麼去畫?有人畫一些大山,再在山旮旯里畫一座古廟,這是不及格的;有人畫了一些山,雲霧樹叢間露出一些屋脊、飛檐,勉強及格了;還有人畫一些山,飛瀑流泉下,有一位老和尚來挑水,並沒有畫古剎,這幅才是最好的。這也叫空靈。提示我們在很多地方,不要太瓷實。否則就是板結的土,長不了莊稼。

土是兼容並包的,可以接納萬物。你把垃圾往地上扔,其實都是往土裡扔,大地從來沒有拒絕,它都是接納的,最後,所有的東西都被大地運化,都成為土。這也是中國文化的一種特徵,什麼都能容納,什麼都能變成自己的。

現在世界上很多民族還保持著自己的服飾。中國人就不是這樣的,清朝人來了馬上穿清朝的衣服,民國的時候中山裝,現在改革開放了,大家穿什麼的都有。這是最顯而易見的。思想文化上也是如此。

佛教源於印度,但中國人兼收並蓄,慢慢成長到現在,你說它是一門中國的學問還是一門印度的學問?現在完全是一門中國學問,而且和道家、儒家的思想都是想通的,甚至可以說融為一體,它們是相通的。三教合一,既然合為一體,就不能分彼此,也無法分開。

中醫更是兼容並包的,它是沒有圍牆的,只要是合理的說法,都能容納進中醫的體系,只要是對治病有幫助的方法,中醫都不排斥。體現在具體醫家身上,張仲景「勤求古訓,博採眾方」,葉天士跟過了十七位老師,沒有人滿足於自家的那幾招幾式,因此,拘泥門派並非智者所為。

現在很多這樣的人,口口聲聲說自己是道醫、佛醫、禪醫、易醫,跟你們中醫是不一樣的,他講的你不懂,當然言外之意也就是你講的他也可以不懂。這就談不上包容了,這是拒絕交流的一種手段而已。為什麼很多人拒絕交流呢?因為他們腹中空空,沒什麼可以拿出來交流。所以我們學中醫的人一定要有兼容並包的思想。不要有門派的思想,更不要有排斥的衝動。

為什麼現在有很多人忽然想學中醫?很多都是因為自己或者家人、朋友身體不好、生病,受了刺激,覺得生命太寶貴了,不應該交給別人,自己對醫學有些常識、對醫生的治療有個判斷,會放心一些。很多人都是出於這樣的初衷來學中醫的。這固然好,但容易使人在學醫之初就帶著情緒。因為一開始他心裡就憋著一股氣,看到別的醫生就不順眼,總以為是庸醫,等他自己學了一點,尤其是看了幾個病取得了一點療效後,脾氣就大了,就迫不及待地拿自己學的東西去批判別人。

學中醫,應該越學心態越平和。不能越學脾氣越大。平和是土的一大特徵,很多中藥炒過之後還要攤在地上出出火毒,使其性質平和。

平和,也是中醫的一個本質特徵。中醫追求人體平和的狀態,也就是沒有病。

中醫用藥也要平和,盡量用平和葯解決大病,這多好呢?這是最高的境界。

做人要平和。如果一個中醫怒氣沖沖,那麼在做人方面你就沒有達到平和的境界。還談什麼更高的修養呢?中醫不是一個純粹的技術活兒,它是立體的,它受制於很多因素,當一個人不平和的時候,他的醫學水平也很難提高到一個相應的境界。所以說,字如其人,醫也如其人。學醫的過程也是一個追求平和的過程,要越學越心氣平和,越學越能容納,越學越覺得自己不足,越學越快樂,才算走上了正途。否則,我只能說,你還有許許多多要學的!

我所倡導的是傳統中醫,微信公眾號仰望岐黃認為,傳統中醫是以中國哲學中的陰陽五行作為理論基礎,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機及人體內五臟六腑、經絡關節、氣血津液的變化、判斷邪正消長,歸納出證型,以辨證論治原則,制定「汗、吐、下、和、溫、清、補、消」等治法,使用中藥、針灸、推拿、按摩、拔罐、刮痧、氣功、食療、音療等多種治療手段,使人體達到陰陽調和而康復。

傳統中醫產生於原始社會,春秋戰國中醫理論已經基本形成,出現了解剖,和醫學分科,已經採用四診,治療法有砭石、針刺、湯藥、艾灸、導引等。西漢時期,開始用陰陽五行解釋人體生理,出現了「醫工」,金針,銅鑰匙等。東漢出現了著名醫學家張仲景,他已經對「八綱」(陰陽表裡虛實寒熱)有所認識,總結了「八法」。華佗則以精通外科手術和麻醉名聞天下,還創立了健身體操「五禽戲」。唐代孫思邈總結前人的理論並總結經驗,收集5000多個藥方,並採用辨正治療,因醫德最高,被人尊為「藥王」。唐朝以後,中國醫學理論和著作大量外傳到高麗、日本、中亞、西亞等地。

而南宋經過崖山海戰之後,蒙元文化成為主導文化,導致整個中華傳統文明的衰敗,因此嚴格意義上我們認為南宋滅亡之後的中醫不屬於傳統中醫範疇,它只是中醫在技術層面的一些傳承,而丟失了中醫真正的內涵.

傳統中醫具有完整的理論體系,其獨特之處,在於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及辨證論治。中醫學本身發展的過程即是實驗的醫學,尤其是經過無數的醫家數百年,甚至上千年來的臨床人體實驗反覆使用,證實實際有效而被記載流傳下來的經方、時方等。直接面對病症,掌握主證及兼證,選擇對證的方劑進行加減,不拘泥於理論,以治療疾病,這是中醫精髓辨證論治的本來面目。

而從程朱理學開始,中國文化開始被束縛起來,尤其是南宋滅亡,直接導致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敗落,中醫也不例外.縱觀元明清的中醫,不過是方劑學,藥物學的昌盛,以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為代表的一批所謂中醫大家,不過是藥物學,藥理學的大師而已,他們缺乏的就是傳統中醫的病理學知識,試問再好的葯,不識病因能發揮最好效果嗎?反之,一個好的傳統中醫(就是病理學家),能讓蘿蔔起到人蔘的作用,你說哪個高明?

傳統中醫治療的積極面在於希望:它可以協助恢復人體的陰陽平衡(即協助身體的自我調控維持身體的恆定),這是傳統中醫的優勢所在。

傳統中醫的完整的處方,包括四項以上:情治(情緒控制)方面的指導;禁忌(飲食應注意的事項);運動的建議(游泳、跑步、導引、氣功等);中藥的使用,或針刺、艾灸、推拿等。故傳統中醫在治療疾病時,是以身心合一的角度全盤考量。

錢學森說:「人體作為一個系統。首先,它是一個開放的系統,也就是說,這個系統與外界是有交往的。比如,通過呼吸、飲食、排泄等,進行物質交往;通過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等進行信息交往。此外,人體是由億萬個分子組成的,所以它不是一個小系統,也不是一個大系統,而是比大系統還大的巨系統。這個巨系統的組成部分又是各不相同的,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也是異常複雜的。所以是複雜的巨系統。

建國初期,全國都沒有現代化的醫院和西醫師,那時候中國大部分都是中醫師,就說大家都熟知的赤腳大夫,沒有X光,CT,磁共振的輔助診斷設備,更沒有打針輸液手術等等那麼複雜的治病辦法,不還是照樣行醫救人,沒有什麼癌症、糖尿病、痛風、三高一多等等現在這些坑人的慢性病。想想我們常見的疾病,都是伴隨著現代化、西方化、科技化而出現的人類疾病的爆髮式增長。

這如果還有些遙遠,我們不妨說說03年的非典!在2003年抗擊「非典型肺炎」的戰鬥中,廣東省中醫治療非典專家組成功採用中醫方法治癒70例確診非典型肺炎病人,並應邀會診了市八人民醫院、中山二院、中山三院、省中醫院等37名病人,取得了「抗非」戰役的零死亡率、零院內感染戰績,受到省市政府的表彰,中醫的療效受到世界衛生組織專家的讚賞,醫院應邀在香港、台灣等地區推廣傳授「非典」的「綜合治療方案」。

生命具有強大的自愈功能,大多數病實際是身體自己治癒的。這也是具有長期醫療實踐的醫生的實際體驗。從出生到死亡,我們的身體時刻都在變化,沒有一分一秒不變,然而卻始終有著強大的平衡能力,保持自身的穩定生存,即便出現了某種較大程度的異常情況,也能很快有正確處理的措施,消除這種異常,恢復穩定的常態。病人只要稍微的配合一下:靜養、心情放輕鬆、飲食清淡、有精神的話找家人聊聊天、拉拉家常等,就能更加快速地治癒。其實現在歐美流行自然療法,順勢療法,還要什麼平衡療法,其實說到家,都是中醫的傳統醫療理念:「大道至簡,識陰陽,主升降」,就是中醫這個「中」字的真正含義:中醫者,中正,中和,中性,中庸,中道,中平的醫學也!

中醫是一門偉大的藝術,它有通天的手眼,高明的中醫可以「司外揣內」,不需要現代化的檢測設備就可以窺透人體內部的疾病。中醫不僅可以在疾病的初級階段發現它,還能提前消除疾病,這就是常說的「中醫治未病」。

我認為,這兩點是中醫的最高境界,也是中醫的生命所在。如果理解了這兩點,那些高喊著廢除中醫的人就得放棄他們幼稚的觀點了。

學好了中醫不僅可以治病救人,還可以修身養性,成就人生的其他事業。現在許多老總都在鑽研中醫,網易總裁丁磊先生在浙江中醫院學習中醫,我想他們除了對醫術感興趣外,恐怕對中醫蘊含的人生哲理更感興趣。

中國古代有四大發明——火藥、造紙術、活字印刷和指南針,其實還應該加上中醫。我們偉大的領袖毛主席對中醫的評價很高,他認為中醫中藥是中國對世界的一大貢獻。

1953年,毛澤東在杭州劉庄賓館小憩,有一次與幾位同志打麻將,他即興談道:「我說過,中國對世界有三大貢獻,第一是中醫,第二是曹雪芹的《紅樓夢》,第三是麻將牌。」

麻將不無戲說成分,但主席把中醫擺在「三大貢獻」之首,說明了他對中醫藥的情結。同年,毛主席又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強調:「中國對世界是有大貢獻的,我看中醫就是一項。」

中醫對人類的貢獻巨大無比,過去如此,現在如此,將來更會如此。為什麼中醫沒列入四大發明呢?因為中醫是典型的中國文化的產物,西方人很難理解。四大發明是技術,西方人拿過去就能運用,中醫卻拿不過去,拿過去了也不能運用,除非把整個文化都拿過去。

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周恩來總理陪同尼克松參觀了中醫的針灸麻醉。我們的中醫將一根又細又長的銀針扎在病人的手上,通上微電流,然後便開始手術。整個手術不用任何麻醉藥,病人卻始終面帶笑容,沒有一絲痛苦的表情。

看著那血淋淋的手術場面,尼克松總統驚訝萬分,大惑不解。針灸麻醉震驚了美國代表團,其衝擊波毫不遜色於中國原子彈的爆炸。有的人驚訝,有的人懷疑,有的人甚至否定,認為這是中國為了吸引世界目光而搞的一個大騙局。

真是無巧不成書,就在一些人認為針灸麻醉是一個騙局的時候,隨同代表團訪華的新聞記者詹姆斯-萊斯頓突然急性闌尾炎發作,要進行手術,我們的醫生同樣用針灸麻醉的方法割除了他的盲腸,詹姆斯-萊斯頓絲毫沒有感覺到痛苦。

這活生生的事實讓美國人冷靜下來,他們開始認真記錄那些寶貴的資料,以便帶回國去仔細研究。

美國新聞記者拍下的部分錄像里一例肝腫瘤切除手術中,唯一的麻醉方法就是由針灸師在病人的兩隻耳朵和手臂各插一根針,並隨時捻針;另一例腦瘤切除手術中,只用一根針扎在前臂。

我們都知道西方麻醉技術會讓病人不省人事,而且還會有副作用,嚴重的甚至癱瘓。而中醫針灸麻醉手術,病人全程都是清醒的,還會說話,甚至還會喝點水。有一位病人在手術結束時,還能坐在手術台上和醫生護士握手致意。在另一例切除甲狀腺瘤的手術後,病人竟能從手術台上下來走到輪椅旁。

神奇,真是太神奇了,尤其是對於不懂中醫的西方人來說,這無異於天方夜譚。然而,如果你懂得中醫,就會清楚針灸麻醉只不過是中醫里的小兒科。西醫感覺神奇,是因為西醫和中醫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體系。

人體是完全一樣的,但中西醫對人體的認識卻完全不同。

中醫是全面整體論,西醫是分析實證論;中醫是宏觀調控,西醫是微觀治理。這就像瞎子摸象,中醫想方設法用僅存的一點視力看到了一個整體但朦朧的大象。而西醫呢?則完全不用自己僅存的那點視力,而是靠手去摸,結果摸到的是一頭「支離破碎」的大象。

可以這麼說,西醫是顯微鏡,它看得仔細真切;中醫是廣角鏡,它的視野很寬廣。其實,中醫有中醫的長處,西醫有西醫的優點,我們不能用中醫的思維方式來認識西醫,也不能用西醫的思維方式來認識中醫,更不能取締中醫。取締中醫是誰幹的?是賣國賊乾的。

1929年國民黨汪精衛提出「取締中醫案」,結果引來一片罵聲,當時北京「四大名醫」中的兩位——施今墨和孔伯華等組織華北中醫請願團,聯合各省中醫到南京請願,並向汪精衛嚴正提出:找十二個病人,你們先挑六個,用西醫治;剩下的六個病人交給中醫治,如果我們輸了,再談取締中醫的事。

孔伯華和施今墨分到了六位分別患有高燒、咳喘等症的病人。結果,中醫治療的效果十分顯著,病人迅速恢復了健康。恰在此時,汪精衛的岳母身患惡性痢疾,每天腹瀉十幾次,當時著名的西醫請遍了,都沒有什麼效果。此時,有人向汪精衛推薦施今墨先生,剛開始汪精衛怎麼也不同意,我現在正在提議取締中醫呢,怎麼能讓中醫來看病?

但看到奄奄一息的岳母,汪精衛想不出別的辦法,只好請施先生來診治。施先生只把了一下脈,便找到了病因,說到癥狀時,每言必中,使汪精衛的岳母心悅誠服。施先生當即為她開了十天的湯藥,隨後汪精衛的岳母問:「先生何時再來複診?」施今墨告訴她:「您就安心服藥,三天後痢疾就會停止,五天後胃口就會好轉,十天後您就痊癒了,不必複診。」

最初汪精衛和岳母都半信半疑,可病情如同施先生說的一樣,漸漸好轉,十天後還真的就痊癒了。汪精衛終於相信了中醫的神奇,再也不提取締中醫的事情了。

前段時間,一位地地道道的美國中醫談起一些人取締中醫的議論,這位洋中醫說的話很有意思,他說:「別——管——他們,他們不懂中醫!」

這位洋中醫說中醫在美國越來越受歡迎,有的中醫診所每天要接待兩千多名患者,其中90%是白人。美國人每年要花費六十億美元來購買中藥,全美有中草藥專營公司四百餘家,中醫診所上萬家。

西方尚且如此,更別提日本和韓國了。大家一定看過韓國電視連續劇《大長今》吧!那裡面對於中醫的認識十分令人驚訝。而日本人對《傷寒論》的重視程度則遠遠超過了我們。他們對張仲景敬若神明。

如果我們再不下定決心發展中醫,甚至還想取消中醫,恐怕中醫真的就會重寫火藥的屈辱史。這不是危言聳聽,記得前些年,日本人就將北京中醫研究的一種治療心臟病的藥包裝後打入中國市場,大賣特賣,賺去大把大把的鈔票。多麼令人心痛!

中華文明五千年傳承不曾中斷,中華民族從炎黃部落的萬千小族,繁衍成現今超過14億(本土)的種族,試問是什麼力量保障了我們的民族蓬勃的發展壯大?

我的答案:中醫、道學、儒家!中醫在五千年歷史中,用微小的成本,維護了整個民族的健康與繁衍,從而成功避開了歷史上在歐美流行的黑死病、航海敗血症、鼠疫等等,確保了中國人口在歷次戰亂、變革、種族入侵等情況下依舊能夠穩步增長;而道家思想,解決了自然、宇宙的客觀世界的觀念,保證了中國的古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天人合一的平衡發展;最後孔子以入世之精神,倡導人倫法制,維護了個人在社會角色中的作用,保障了人與人個體之間的倫理道德的進步。

縱觀世界文明史,印度、埃及、希臘都已消亡,或許他們的歷史可能比我們漫長,或許他們古代比我們要文明,可是他們消失了,消失了表明他們不是會與時俱進的民族,而我們中國,雖然在近代出現了衰退現象,可是我們現在重新崛起了,我們骨子裡流淌的是中國人的熱血,我們的靈魂里有炎黃老莊孔子的種子,我們的復興,不能跟隨西方文明的邯鄲學步,那樣最後就是不倫不類的轉基因產品。

回望歷史五千年,中國人歷史上有為買房子發愁過嗎?有為娶老婆拿不出彩禮發愁過嗎?有為生不出孩子發愁過嗎?有為長大了沒有工作發愁過嗎?有為讀不起書發愁過嗎?有為老了沒人養發愁過嗎?有為生病了看不起醫生髮愁過嗎?有為呼吸霧霾的空氣發愁過嗎?有為喝水要凈化發愁過嗎?有為吃飯要看看是不是轉基因發愁過嗎?有為賣個瓜還要提防城管象當年老百姓提防鬼子進村似的發愁過嗎?有為在路邊摔倒了沒人敢扶而發愁過嗎?

醫者仁心!有個小品里說:「人倒了能扶起來,可是人心要是倒了怎麼扶?」五千年來,我們醫家和全中國人民一樣,信仰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不為良相便為良醫」,達則兼濟天下,出將入相如黃帝、伊尹,貧則獨善其身治病救人如華佗、扁鵲一般。

可是大家都覺得中醫現在不行了,治病慢,還治不好,事實這是現代西方化進程造成的中醫衰落。中醫思維和西醫思維是完全相反的,甚至於體制學校里一直在教育的「科學思維」與中醫思維也是相反的。

就像是強調「更高,更快,更強」的奧運會宗旨,與武當派「更柔,更輕,更靈」的運動理想,顯然是南轅北轍,如何能夠統一呢?因此如果全心相信奧運理想,自然就要排斥和無法理解「武當運動模式」。用奧運模式來練習武當拳,自然就要走樣,只留下毫無價值的外皮,一輩子學不會正宗的武當拳。

因此,只要在體制內學校里「教育」的時間足夠久,就不太可能真正學會中醫了。加上又專門去「西醫培養中醫」的中醫大學裡面學習中醫,就算你是名醫世家的後代,也逃不掉被「洗腦」的命運。因此,即使有中醫世家,也無法把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傳給自己的孩子。最多只能「補偏救弊」,讓他們掌握一點醫術,可以治點小病。但是真通中醫大道的人,不可能在這種環境里長出來。特別是建國已經六十年,傳承已經過了三代以上。就算「名中醫世家」原來一點點小小的積累,一代減去一些,能夠留到現在的,就很有限了。

中醫好不好,不是誰說說算數的,就像一句廣告詞說的:「別看廣告,看療效!」一個蔥頭幾片生薑加點紅糖開水沖服能治感冒,算算成本不到一塊錢,喝兩碗發點汗,一天頂多兩天就好了,過去我們小時候感冒都是這麼治的啊,那時候成本算下來更是少的只有幾分錢。

現在治療個感冒多少錢?挂號,檢查,吃藥、打針甚至吊瓶,而且不折騰你個一周不會罷休?我有時候真的想問:「這世界怎麼了?

毛主席當年號召:「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再看看現在,發展體育運動成了職業運動員的事情,我們現在所有人做的是「發展經濟運動,增加GDP指數!」!結果現在大家都看得到,運動員體質都上去了,專業體育場館建設也都上去了,金牌多了,面子足了;可是人民呢,體質下來了,空氣質量下來了,甚至生育率不用提倡都下來了,為什麼?

不孕不育了!很多人不懂為什麼生不出來孩子,因為你有病就服用消炎藥(就是抗生素),當然最後就「抗生」了,我記得抗日時期還要大家奔走呼籲,可是現在所有中國人都在自覺自愿的做著「抗生」的事業,也許若干年後我們國家什麼都不用努力,人均GDP也會直線上升的,因為我們的分母(人口)在自覺的縮水,這也許也是現在國家又放開二胎政策的刺激因素之一吧?

2015年,什麼最刺激人?《穹頂之下》!柴靜以一個人的視覺,震撼了整個華夏大地,以至於有人在網路戲言搞出了《史記·柴靜列傳》,又是為什麼?環保與污染,健康與文明,人類與自然,關係你、我、他,關係今天、明天、後天,關係這一代、下一代、子孫萬代!

中國人,我們自身有五千年的文明歷史,文明的光輝與榮譽,是舉世公認的。今天,當我們沿著西方德賽二先生的足跡前進的時候,我們發現,當我們的經濟、面子、GDP上去了之後,我們國人的尊嚴和自信心卻在下降,有錢的移民了,留學的留國了,喊著愛國的都是外國護照,當官可以世襲了,產業變成家業了,就說最基本的讀書、醫療、養老我們國家都快負擔不起了?這些都是哪來的,這些都是誰忽悠我們的?

三十年前我們沒錢,但是有快樂;三十年前,我們沒有韓劇、美劇和泰劇,可是我們有尊嚴;三十年前我們沒有汽車洋房和存款,可是我們有大永久、大雜院、過家家的其樂融融;三十年前我們沒有養老保險和退休延遲,可是我們尊老愛幼合家團圓;三十年前我們沒有生猛海鮮酒山肉海,可是我們有綠色蔬菜放心糧食;三十年前我們沒有牛奶維生素保健品,可是我們有豆汁煎餅和打不倒的身子骨;三十年前我們沒有專家、主任和三甲醫院,可是我們有健康有中醫。

今天,中國的醫院多了,主任多了,高科技的設備也多了,應該患者少了,疾病少了吧?可是大家看看,病人多了,發病年齡小了,病史長了,費用多了,醫患關係也多了?很奇怪啊,這是進步了,還是倒退了?我們中醫,尤其是傳統中醫知道原因在哪裡,可是我們人微言輕,起得了什麼作用。

打個比方,我10塊錢治好了你的病,那就10塊錢,它不產生GDP增長啊。那如果你10塊錢能治好的病,我讓你挂號,檢查,化驗,吃藥,注射,吊水,住院,再加上你住院需要人員護理或者家屬陪護都需要花錢吧,那這樣500塊下來,GDP是不是多增值了490元;如果,你的病醫院再不是徹底根治,就是我們中醫說的治標不治本,那你複發一次就多住院一次,多產生490元的GDP,是不是醫院效益上去了,藥廠的效益上去了,醫院有錢可以擴張重新建設,房地產介入又產生附加值增長的GDP了。如果醫院把小病治療成大病,最後把病人送進鬼門關了,是不是還有醫療糾紛啊,還要打官司請律師,人死了還要入土為安吧?大家都知道殯葬行業是暴利,還不討價還價,又是刺激GDP增長了?

在以經濟為綱的指揮棒下,人性、環境、道德都在急速敗退,這不是任何個人和組織的責任,也不是意識形態的責任,而是我們都被綁架了,那個綁架我們的劫匪叫「經濟」,為了經濟,可以膽子大點,可以摸著石頭過河,不過過了河對面是老虎獅子還是魔法森林,現在不管不問!

我只是個中醫,對國家大事也算一知半解,不過對於中醫和當前的醫療體製造成的看病貴,看病難,甚至辛辛苦苦一輩子,生病住院一夜光的現象,微信公眾號仰望岐黃覺得恢復傳統中醫教育,普及傳統中醫預防保健和中醫臨床診治是非常有效,且低成本的。

眾所周知,中醫有很多悠久的保健養生傳統,華佗的五禽戲,舒緩的太極拳,伴隨我們成長的廣播體操,還有傳統中醫保健的各種思想,都是中醫「治未病」的防禦大於治療的最好的方式方法。而在臨床治療這塊,就像一位中醫前輩說的,除非你給病人開砒霜,要不中醫是很難致死人的,因為中醫和中藥材都是純天然的,相對西醫和西藥安全性和依賴性都很低,主要的是價錢便宜,適合普及,並且中醫還有推拿、按摩、拔罐、足療等等大家普遍都會的小辦法,相對實用性也比較強。

中醫,是和戲曲、武術並稱的中國國粹,現在來中國的留學生學習最多的是什麼:中醫、曲藝和功夫。李小龍用他的拳頭告訴了世界: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崑曲和京劇則用優美的唱腔和舉手投足的動作征服了世界各國人民的目光,而我們偉大的中醫,雖然現在還是處於低谷,但是中醫如同他的名字「中正,中和,中性,中庸,中道,中平」一樣,我們不偏不倚,我們始終如一堅守自己的傳統思想,也願意為全國、全世界人民的健康保駕護航。

其實,對中醫的未來之路,我願意用毛主席的原話做結束!「中國醫學的經驗是很豐富的,它有幾千年的歷史了,要有同志去整理它。這項工作是難做的,首先是衛生部行政領導上不支持,去年七月以後可能好一些,但還沒有具體行動。我是支持的,我可以當衛生部長,也可以把這項工作做起來。不要以為我不懂醫就不能做,這不是懂不懂醫的問題,而是思想問題。」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也和中醫思想的復興一樣,是需要政府、人民和所有社會中的從業者的共同努力來實現的,我不僅嚮往中醫的復興,我更嚮往中華民族和中國文化、中國精神乃至中國靈魂的覺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仰望岐黃 的精彩文章:

一條魚竟看到「神",靈魂開始思考,世界如此奇妙!
你為什麼學中醫
理工男轉行學中醫記
這2個地方值得每個活人去看看

TAG:仰望岐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