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的大臣 為何熱衷於被廷杖

明朝的大臣 為何熱衷於被廷杖

有明一朝,廷杖是個流行詞,至於廷杖是誰發明的歷史也沒有明確記載,據說廷杖最早始於東漢明帝,曰:明帝時,政事嚴峻,故卿皆鞭杖。到了明朝廷杖變成了一種制度

明代的廷杖是朱元璋鞭死開國元勛永嘉侯朱亮祖開始的。朱亮祖父子作威作福,多為不法,罪有應得,但朱元璋卻開了廷杖大臣的先例。此後明成祖永樂時期廢此不行,但朱棣死後十幾年,明英宗就恢復了廷杖。

朱元璋

廷杖的工具 非常殘忍

廷杖一般是由栗木製成,擊人的一端削成槌狀,且包有鐵皮,鐵皮上還有倒勾,一棒擊下去,行刑人再順勢一扯,尖利的倒勾就會把受刑人身上連皮帶肉撕下一大塊來。如果行刑人不手下留情,不用說六十下,就是三十下,受刑人的皮肉連擊連抓,就會被撕得一片稀爛。

不少受刑官員,就死在廷杖之下。即便不死,十之八九的人,也會落下終身殘廢。廷杖最高的數目是一百,但這已無實際意義,打到七八十下,人已死了。廷杖一百的人,極少有存活的記錄。廷杖八十,意味著雙腳已邁進了閻王爺的門檻。

執行廷杖

死不死看執行人的心情

廷杖分用心打和著實打,至於採用什麼樣的打法,則由監刑官按皇帝的密令決定,如果監刑官腳尖張開,那麼就是 著實打,可能會導致殘廢,而如果監刑官腳尖閉合,那麼就是用心打,則受刑的大臣必死無疑。大宦官劉瑾就曾在午門杖死過23個大臣。

廷杖

大臣們的最愛 打不死青史留名

在明朝大臣們都熱愛被廷杖,打不死我就是青史留名,只要皇帝作出決定,不管對錯就是反對,反正我就是對的,

就像黃仁宇先生指出的那樣,大臣們被杖之後,立即以敢於廷爭面折而聲名天下,並且名垂“竹帛”。死是人人都懼怕的,但只是屁股上挨幾板子就可以名垂千古。因此,不管朝廷討論的事情是對是錯,純為反對而反對,而冒險騙取廷杖的也大有人在。

所以有時候誤國空談的恰恰是這群文人集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一座被盜的古墓中,出土了一件文物,專家無不欣喜若狂
皇家祭拜人祖伏羲 穿越明朝身臨其境
明朝也有一支充满血性的川军,遭援军抛弃叛徒出卖,依旧战至最后
美國民間發現明朝聖旨,已500多年,鑒定專家看完內容後傻眼了
本是世界最強國,擁有軍隊300萬鮮有敗績,最後卻被趕盡殺絕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