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黃陂奇女子,拒嫁章太炎-裴高才《首義精魂》

黃陂奇女子,拒嫁章太炎-裴高才《首義精魂》

導讀

黃陂奇女子吳淑卿,早年考入師範學堂習武備,武昌首義成功後,她多次上書黎元洪都督,獲批組建首支女子北伐隊並任隊長,一時間她成為「當代花木蘭、梁紅玉」的代名詞,飲譽荊楚。繼而,她在陽夏保衛戰、光復南京諸役屢立戰功,就連一代國學大師章太炎也向她伸出了橄欖枝。其行狀載入裴高才主創的《辛亥首義百人傳》《首義精魂》等專著

上為章太炎;下為訓練歸來的吳淑卿(李士一作)

上為收入「吳淑卿傳略」的《辛亥首義百人傳》《首義精魂》書影·裴高才主創

上為《中外書摘》載「吳淑卿」書摘

武昌起義爆發後,武漢三鎮軍民同仇敵愾,黃陂知識女性吳淑卿也走上街頭支援義軍巷戰。這時,剛剛誕生的湖北軍政府為廣羅人才,特設「招納處」機構(後更名「集賢館」)招兵買馬。吳淑卿立即前往設在蛇山抱冰堂的接待處毛遂自薦,並遞上一份要求上陣殺敵的請戰書。

經過一番交談,吳淑卿驚奇地發現,接待她的正是自己欽佩的黨人李淑卿。兩個淑卿相會,一見如故,李淑卿被吳淑卿的激情所感動,立即將其請戰書上報都督黎元洪。黎元洪批令:「請總監察處總監印員李淑卿處理。」只是當時沒有女兵建制,一個女子住在男子軍營多有不便,故一時無法滿足她的要求。

壯志未酬誓不休的她,突然想到首義大都督黎元洪也是湖北黃陂人,為何不以同鄉之情感化他呢?於是,她聯袂陸國香、姚雪琴等新式女性,再次上書黎大都督請纓,要求成立女子北伐隊,力辯男女不應有別,均有義務上前殺敵。

當時正值陽夏保衛戰,急需用人,而吳淑卿又勇氣可嘉,於是黎親自在都督府接見了她,並授命招女軍一隊,即名「女子軍」。吳淑卿領命後,備受鼓舞,即時組織了一支400人的娘子軍,她根據平時所學,以及兄長平時的訓練大綱,對新兵進行規範訓練。同時,她還對女軍進行愛國與鐵血精神教育……

吳淑卿的壯舉,也引起社會名流與賢達的青睞,紛紛向她伸出橄欖枝。首屈一指的當數清末民初的著名國學大師章太炎的求婚,最為有趣。

這位國學大師不僅以學問著稱於世,其狂傲直率的秉性,亦堪與三國時期「一代狂士」禰衡比肩,別號「章瘋子」。他不時做出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舉動,曾罵過康有為、袁世凱,乃至孫中山、黃興,惟推崇黎元洪。章氏弟子魯迅曾回憶說:「民國元年,章太炎先生在北京,好發議論,而且毫無顧忌地褒貶。常常被貶的一群人於是給他起了一個綽號,曰『章瘋子』。」

章氏自原配夫人王氏於1903年(一說1902年)病逝後,一直鰥居。辛亥革命勝利後,章太炎經不住朋友們的勸說,就有了續弦的念頭,並打算以公開登報徵婚的方式「選美」。

那是「宋教仁案」發生後,章太炎辭去袁氏政府的東北籌邊使之職,於1913年5月由北方來到湖北。黎元洪都督禮敬有加,舉行了空前盛大的歡迎儀式。為表示對其學術和人品的敬重,黎還特書「東南樸學」橫軸一幅贈給章大師。章不禁握著黎督粗壯的雙手說:「今時有聲望者,首推黎公,……可作共和國總統。」此話不脛而走,輾轉傳入袁世凱的親信王揖唐(時名王賡)耳中,王便和孫毓筠向袁世凱獻策說:「這個『瘋子』的談吐和一枝筆都有號召力,不能不加以籠絡。」於是,袁氏依計而行,馬上授予章「勛二位」,並禮聘他到京就職。

再說章太炎在湖北期間,吳淑卿巾幗不讓鬚眉的事迹,在武漢三鎮幾乎家喻戶曉。傳到章的耳朵後,章覺得湖北人無論是男是女是老是少,都極端可愛。他一時心血來潮,便在湖北提出了徵婚五條件:

(一)以湖北籍女子為限;(二)文理清順;(三)大家閨秀;(四)不染學堂中平等自由之惡習;(五)有從夫之美德。

據傳,章氏的這則《徵婚啟事》的後兩條是章太炎事後修正的,原稿是:「夫妻平等,夫死可改嫁,不合可離婚。」這在當時一度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笑談。

與此同時,章太炎在鄂期間還特地請黎元洪替他作媒。他向黎說:「武漢首義之區,女子亦殊不凡。」「湘女多情,鄂女多音」。殊不知吳氏正跟黎元洪打得火熱,黎氏自然含糊其辭地打發章太炎。黎對章說:「這件事兄弟辦不了,因為兄弟完全不認識女方,恐怕要勞時老先生。」黎所說的時老先生名樾階,是湖北議員時功玖的老太爺。

章太炎在北京勤政殿得了袁氏特授的勛二位後,便匆匆回到江浙。他在湖北時曾揚言「非湖北女子不娶」,早已置之腦後。45歲的他突然於1913年6月15日在上海愛儷園(即哈同公園),與吳興30歲的湯國黎女士結婚。湯國黎並非鄂女,只是在其七至九歲間,隨家父投靠在漢口做生意的叔叔,算是在鄂地生活過兩年。章氏的續弦婚典,由蔡元培證婚,孫中山、黃興、陳其美等前往道賀。

如此趣話就連海外媒體也連篇累牘地予以報道,不過,日文記載與上文所述有所出入。發行於昭和十一年(1936)八月的日本《中國文學日報》載:「吳淑卿女士,十九歲,志願加入革命軍,稱為革命女志士,為當時轟動一時的新聞人物。彼願作章炳麟伴侶,有意示愛。章氏懵然,未曾介意。黎元洪見此情形,願意做媒。章氏以革命為重,結婚為次,未成事實。」

而吳淑卿所寫的一篇《吳淑卿投軍文》登載在《民立報》上,也轟動一時。在辛亥九月十日(即1911年10月31日),也曾有日文紀事,大意云:「……愚生雖學問淺薄,但對國事稍知一二,今不以男女有別為畏事,但願我國四萬萬同胞,同心協力,負起振興中華大漢之人權,發揚黃帝後裔之光輝……」

辛亥奇女,兩岸流芳。時隔70年後的1982年,吳淑卿的事迹收入台灣「中央婦女工作會」編印的《革命歷史的女傑》一書。20世紀末,《女革命軍首領義俠吳淑卿全傳》又入選專著《女性與近代中國社會》。進入21世紀,《1911-1912:辛亥首義陽夏之戰》,以及拙作《首義大都督·黎元洪》、《無陂不成鎮·人文風情》與《首義精魂》等,都曾介紹過她的事略。

當然,限於民初的歷史條件,吳淑卿的女性解放心態,存在著不穩定性等缺憾。在袁世凱鎮壓二次革命後,各種婦女參政團體迅速分化瓦解,有的甚至叛變革命,吳淑卿也沒能免俗,蛻變為撲殺革命的幫凶,成為時代的悲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心飛翼 的精彩文章:

TAG:文心飛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