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宋八大家只有他能考上狀元,卻因為寫了四個字,丟了狀元

唐宋八大家只有他能考上狀元,卻因為寫了四個字,丟了狀元

經常有人說:「狀元算個毛啊,唐宋八大家沒有一個是狀元,照樣把那些狀元爆出渣來!」

說這話的人是沒出息的,典型的酸葡萄心理。其實,唐宋八大家不光在全力爭狀元,有一個還原本考上了狀元,卻因為在卷子上沒大沒小,被皇上一氣之下給刷了下來。

這個人,就是王安石。

宋仁宗慶曆二年(1042年)殿試結束後,主考官晏殊把前幾名的卷子給皇上送了過去,讓皇上過過目,要是沒問題咱就開始發榜。

仁宗翻開第一名的卷子,邊看邊點頭,這個考生的水平不錯,寫得非常好。突然,仁宗的眉毛一下子皺了起來,為什麼呢?因為他看到了四個字——「孺子其朋」。

「孺子其朋」出自《尚書·周書·洛誥》,原文是:「孺子其朋,孺子其朋,其往。」意思是當年的周武王去世後,周成王年紀還小,就由周公來輔政,周公就以一個長輩的身份對成王說:「你這個小孩子聽好了,一定要把大臣們當成好朋友來看待。」

這個考生引用這個典故,意思沒錯,但角色錯了。人家周公是成王的叔叔,又是德高望重的大聖賢,用這種口氣來規勸成王當然沒問題,可你一個小小的考生,有什麼資格也用這種口氣來教育皇上呢?所以仁宗就惱了:這個考生太沒大沒小了,不能讓他當狀元!於是就把這份卷子放在了一邊。

這個考生,就是王安石,那年才21歲。

仁宗又翻開第二名的卷子,看了看沒問題,就準備把他定為狀元。結果一拆開名字——王珪,這不是那誰嗎?都已經當官了,不能再當狀元。

當時有個規定,已經在朝廷當官的考生,考得再好也不能當狀元。因為你當了官,難免會跟考官有聯繫,為了避嫌,更為了天下讀書人的公道,不能當狀元。

仁宗又拆開了第三名的名字——韓繹,不行,也是個當官的。直到第四名——楊寘(音同「志」),仁宗這才露出了笑臉:這個楊寘同學我很早就聽說了,鄉試和會試都考了第一,水平肯定差不了,我當皇帝都20多年了還沒出過「三元」,這次不就是最好的機會嗎?

就這樣,原本第四名的楊寘,運氣一個接一個,連升三級,高中狀元。而原本居首的王安石,卻落到了第四名。

王安石的落選,也讓威名赫赫的唐宋八大家沒有一個人拿到狀元,太可惜了。

楊寘拿這個狀元雖然有點幸運,但他對自己的實力非常自信,還沒等放榜就迫不及待地把卷子抄了一份,拿著去找他哥哥楊察。楊察是主考官晏殊的女婿,就去打聽了打聽,得知弟弟排在第四,就讓人去通知他。

這時候,楊寘同學已經在那兒慶祝上了,慶祝什麼呢?當然是狀元。因為他鄉試拿了個第一,會試又拿了個第一,在他眼裡,狀元肯定也跑不了,就一邊讓哥哥去打聽,一邊請了幾位朋友喝酒慶祝。結果這下好了,狀元沒了,白慶祝了,氣得楊寘大罵:「是哪個王八蛋把我的狀元搶去了!」

有意思的是,他大罵這句話的時候,正是仁宗把他調成狀元的時候。

楊狀元的自信很可能遺傳自他的老媽,因為他老媽比他還有個性。楊狀元的哥哥楊察前幾年高中榜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要是誰家的兒子考上了榜眼,肯定得高興死,但這位楊家老媽卻差點沒氣死。

那天早上,老太太還沒起床呢,突然有人來報喜,說你們家楊大公子高中榜眼啦!恭喜恭喜!按慣例,報喜的人都會得到點小費,結果這個報喜的人不但沒小費,還遭到了一頓數落:「榜眼也好意思來說,成心來笑話我老太婆是不是?」

報喜的人給數落得一頭霧水:榜眼您還不滿意?非想要個狀元啊?

不錯,人家老太太就是想要個狀元!數落完報喜人,老太太又開始大哭:「這個大兒子怎麼這麼不爭氣啊,連個狀元都考不上,等過幾年再看看我家老二吧,要是再考不上,我這個老婆子也沒臉活啦!」

還好,老二沒讓她失望,給了她繼續活下去的理由。

不過,僅僅過了兩年,楊老太太就去世了。楊狀元聽說後,放聲大哭,因悲傷過度,也跟著老媽一起去了,年僅30歲。

楊狀元是宋朝第三位連中三元的狀元,文學功底非常深厚,跟當時的文壇領袖歐陽修關係很好,他去福建南平縣上任的時候,歐陽修還專門為他做了一篇《送楊寘序》,流傳很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客棧 的精彩文章:

他跟日軍打了12年仗,每次都能化險為夷,都說他有神靈護體
他被罵成漢奸、賣國賊,但他做的這些事,值得每一個中國人尊敬
蔣介石娶宋美齡,當黃埔軍校校長,都是這個人讓給他的
中秋團圓之夜,毛主席在母親的靈前痛哭失聲,留下終生遺憾
《水調歌頭》佔盡中秋風流,其實還有兩首中秋詞不在它之下

TAG:歷史客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