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雨花台之戰:太平軍與清軍之間最為慘烈的一戰

雨花台之戰:太平軍與清軍之間最為慘烈的一戰

1851年,太平天國運動興起,一時間,半個中國變了顏色,清政府在南方數省的統治陷入困難。一時間,太平軍北上。進湖南,奪湖北,武昌下長江,連下安慶,攻陷南京,這把在北京的咸豐皇帝給嚇壞了。

太平軍隨後北伐西征並舉,更使清政府內部畏敵如虎。然而好景不長,農民的階級性很快就暴露了出來。面對著天國這巨大的財富,諸王們為爭奪最高統治權大打出手。這一事件稱為「天京變亂」。

對此,梁啟超先生在著作《李鴻章傳》中曾有評論:此時的天平天國,盛極而衰,並且跌入了谷底。如果此時清軍能夠趁機反撲,這場變亂勢必將早六七年結束,可是此時的清軍比太平軍還要腐敗。自此以後,雙方開始進入了相持階段,曾國藩的湘軍逐漸成為抗擊太平軍的主力。在1860年江南大營第二次被攻破後,清政府除了依靠曾國藩的湘軍外,已經別無它路了。

此時的曾國藩面對著巨大的任務,決意要開闢江蘇、浙江戰場,因為江蘇和浙江經濟地位舉足輕重。清軍想要有足夠的糧草軍餉,同時斷絕太平軍的糧草軍餉上的供應,就一定要先拿下江蘇和浙江。所以,曾國藩下令讓李鴻章和左宗棠分別率領淮軍和楚軍前往江蘇和浙江,剿滅亂軍。這裡我們重點提一提李鴻章的部隊——淮軍。

淮軍是自湘軍的母體上孕育出來的。李鴻章在安徽合肥老家收編當地民團後帶往武昌,由曾國藩進行訓練。曾還調集部分湘軍編入淮軍,在武器裝備、糧草供應上也加以幫助。使得淮軍的戰鬥力迅速攀升,儼然成為清軍中的一支生力軍。

同治元年(1862年)二月,淮軍正式成軍,共有八千人馬。 28日,從上海方向僱傭前來的輪船到達,李鴻章大軍分三路前往上海。30日,李鴻章全軍到達上海。為了便於與洋人來往,李鴻章得到了署理江蘇巡撫的任命。

李鴻章在到達之初,就開始謀划進攻太平軍。他命令常勝軍進攻松江南部的金山衛和奉賢縣,淮軍所部進攻松江東南的南匯縣。常勝軍在遇到太平軍後,常勝軍在當地遭遇太平軍的猛攻,由於敵眾我寡,處境艱難,此時,程學啟率所部進攻太平軍,搭救常勝軍,在上海大敗太平軍,南匯守軍開城投降。劉銘傳堅守南匯,也打敗了太平軍。此時,程學啟駐紮新橋,遭到太平軍主力進攻,處境艱難。此時,李鴻章親自率兵前來救援,雙方合兵一處,大敗太平軍,這一戰,震懾了太平軍。在松江青浦廣福塘橋附近的太平軍都相繼撤走,上海之圍解除。

然而,此時的局勢忽然轉向,開始對清軍不利。原來此時曾國藩的胞弟曾國荃率軍進駐南京郊外的雨花台,對南京構成了極大的威脅。但是在1862年的夏季,突然江南地區爆發了瘟疫。一時間,曾國荃的軍隊內部大多染病,戰鬥力開始大打折扣。李秀成見狀,率軍進攻清軍大營。又命太平軍的另一位大將李開賢率軍包抄合圍曾國荃大軍。此時,曾國荃只有三萬多人,而且軍隊中壬大多染病。而太平軍此時在城外就有20多萬大軍,城內還有十多萬人馬,且裝備精良,糧草充足。戰爭的結局似乎已經註定了,但毫無疑問的是,這是清軍和太平軍自太平天國運動起的規模最大,最激烈的一場戰鬥。

此時曾國藩很著急,他急忙調集各路湘軍,準備救援。然而此時各地的湘軍都受到了當面之敵的進攻,一時被纏住了,無法脫身。毫無疑問。這是一場有預謀的軍事行動,李秀成是在舉全國之兵與清軍血戰,立誓要吃掉江南大營。

然而此時的清軍的士氣並沒有低落,他們開始同仇敵愾,不顧病體,對敵人展開了血戰。一時之間,雙方在南京城外血戰將近兩個月。但是太平軍就是沒有吃掉這群已經窮途末路的清軍。此時,李鴻章和左宗棠又相繼率軍騷擾李秀成大軍的駐地,李秀成害怕自己的大本營保不住,於十月份倉皇撤退。雨花台之戰結束。

雨花台之戰充分暴露出了太平軍的將領貪生怕死,士兵愛惜生命的情形。曾有一位近代的著名學者評論道:即使是十個李秀成,此時也不能逆轉太平軍的這種腐敗狀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樂讀歷史 的精彩文章:

李鴻章大年初一為什麼府門大閉不見客
蔣介石的「禿頭」,真的是花柳病後遺症嗎?
左宗棠李鴻章爭霸三十年
二戰後蘇聯為何沒能征服土耳其?
二戰前日本偷襲珍珠港的計劃是美軍自己送給日本的?

TAG:樂樂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