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這些 Prada 衣服上的女孩,她們到底是誰?

這些 Prada 衣服上的女孩,她們到底是誰?

Prada 發售了一身是「戲」的全新女裝系列,其中有著怎樣的故事?

Prada 的 2017 年秋冬女裝膠囊系列上架有一段時間了,這個有趣而不乏內涵的新系列,共同的特點是都印著不同的女性形象。

華麗的色調與復古的圖案背後,每個細節都是「戲」,這些女孩是誰,她們為什麼被印在衣服上?

——這一切都和 Prada 所宣揚的女性主義密不可分。這些T恤的背後,滿滿都是值得你了解的故事。

是誰被印在了衣服上?

這個膠囊系列被稱作 Prada Poster Girl (Prada 海報女孩),每件 T 恤與外套上都印著一張不同的海報,主角是來自小說與電影中的女性。

Prada 與插畫家 Robert McGinnis 展開了合作,後者的履歷表中涵蓋了無數經典小說與電影的海報製作——007 系列中的《你死我活》、 60 年代著名科幻電影太空英雄芭芭麗娜,以及《蒂凡尼的早餐》具有超高辨識度的海報也是出自他之手。

本季的海報女孩們都來源於 Robert McGinnis 畫過的復古小說封面與電影海報,它們的主題涵蓋了科技掌控世界、恐怖的間諜謀殺案件以及頗具爭議的同性戀愛遭遇。

小說與電影的名字也被一同印在了衣服上。

Robert McGinnis 為 Prada 重塑了這些女孩形象。打造無所不能的女性是 Robert McGinnis 的強項。她們拿得了槍,也能在智力競爭中暴擊對手。

比如其中一件 T 恤的靈感,就來自 1961 年的愛情電影《Some Like It Cool》,女主角 Jill 喜歡裸體日光浴,她還鼓勵未婚夫 Roger 參觀裸體營。

還有一件印有「The Lion House」的T恤,T恤上的女孩來自 Marjorie Lee 的同名小說。該作品描繪同性戀人間的故事,主角之一 Frannie 是一個喜歡觀察獅子的三十歲女性,另一位是四十歲的家庭婦女 Jo 。

第一眼看去,這些形形色色的女孩們都露骨得性感,但在設計師 Miuccia Prada 看來,她們代表了力量強大的新女性。

「她們很迷人,但她們有槍。」這是 Miuccia Prada 在今年 2 月秋冬秀結束後的評語。她一直希望改變這個世界對女性的看法,打破性別邊界。

順便,如果你買了 T 恤,它的包裝是特別設計的,一個印有本系列總共 8 款海報的紙袋。

Slogan 想表達什麼?

除了女孩人像,部分衣服上的海報還配有一句 Slogan ,以超小字印在人像下方。

其中有一句是 Miuccia Prada 曾說的:「時尚即日常,日常是表現我們自由權利的政/治舞台。」

的確,這個系列都是主打日常的實穿款式:棉質T恤,外套,休閑小包,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除了被穿在身上,毫無其它意義與價值。

作為商品之外,它們還在傳遞信息。「女人對權力的訴求被轉譯成兩個層面,一個是城市規模下,一個是在家庭中。」這是T恤上另一句 Slogan 。

設計 Slogan T 是設計師表達觀點最直接的方法之一。去年設計師 Maria Grazia Chiuri 為 Dior 設計了一款印有「We Should All Be Feminists」的T恤,明確地點出了女權主義這個話題。

相似的主題, Miuccia Prada 選擇圖文結合的形式,通過圖像傳遞具象的感官體驗,文字作為輔助解釋。

Prada 與設計公司 OMA

不得不說, Prada 衣服上的海報圖案像極了設計師的靈感板,除了女孩人像與 Slogan 還有一些小細節如品牌名字,標誌系列的「 2017 Fall Winter Women』s Fashion Show 」,指向時裝秀開始時間的「 THURSDAY FEBERUARY 23RD AT 6:00 PM 」以及「 Prada x OMA/AMO 」字樣。

前兩者是在提示作品歸類——品牌與季節時間線是時裝系列最常用的分類方法。而 Prada x OMA/AMO 則指 Prada 秋冬系列秀場由設計工作室 OMA 的調研與設計分支 AMO 設計。

AMO 可以說是品牌「老友」了,很多次的秀場設計都是出自其手。

AMO為 2016 Prada AW設計秀場

AMO 為 Prada 2017 SS menswear 設計秀場

早在 2007 年春夏, AMO 就在與 Prada 合作設計 Lookbook 。

兩方還分別於 2012 年與 2016 年春夏共同拍攝過兩支短片。

2012 短片截圖

2016 短片截圖

回到上一季的秀場,猶如走進一個巨大的古怪青少年的卧室。空間設計靈感來自導演 Federico Fellini 1980 的電影《 City of Women 》。

蜿蜒的木製擋板將場地分割成各個「房間」,明確私密的中心與外部的分界。

將秀場布置成卧室, Miuccia Prada 意在展現「當代社會中女性所塑造的角色,她們的政治參與度和社交成果。」

當音樂響起,模特們開始沿著房間外部走,營造一種克制的透視法,象徵當代女性在家庭與公共社會中模糊的角色。

床,長椅,燈等各種傢具變成支撐物供來賓就坐,而且都是雙人的,被賦予意義深遠的「家庭」含義。

房間四周的牆壁上掛滿海報,上面是經彩色印片法重塑的女性人像,同樣來自 Robert McGinnis 過去作品如美國作家 Irving Shulman 的《 Velvet Knife 》與作家 Nicholas Carr 的《 The Glass Cage 》。

藝術、政治還是時裝?

海報女孩系列不是 Prada 第一個表達女性主義的系列,也不是第一個與藝術家合作系列。

擁有政治科學博士學位的 Miuccia Prada 總是大膽而前衛。2014 年早春「 Radical 」系列以女權主義為基調,邀請了藝術家 El Mac, Mesa, Gabriel Specter, Stinkfish, Jeanne Detallante 以及 Pierre Mornet 等等創作壁畫,並把它們運用在時裝,配飾,與手袋上。藝術家們被要求結合女權的主題,力量與多樣性。

去年同一時間, Prada 把作家,製片人,視覺藝術家 Christophe Chemin 的畫印在了衣服上。

與其說 Prada 是在運用藝術,不如說它是在「引用」藝術來表達不同的時裝主題。

Prada 曾經邀請藝術家 Elmgreen 與 Gragset 在荒無人煙的德克薩斯西北部打造酷似 Prada 商店的雕塑。若僅從買買買的盈利角度考慮,此舉促進消費轉化的成果並不直接。

這一點在品牌拍攝的短片中尤為明顯。 Prada 曾經邀請導演 Wes Anderson 與電影人 Roman Coppola 拍攝 Candy 香水系列短片。

二人也是頗受文青喜愛的電影《月升王國》的幕後創作者。

在藝術史學家約翰伯格的《觀看之道》中有一個觀點:「廣告推薦的購買既是奢華的享受,同時又能體現文化價值,廣告掌握了藝術作品與它的觀賞者-擁有者之間的奧妙關係。」 Candy 的廣告擁有受眾頗廣的美學風格與華麗的視覺語言,從這一點看非常成功。

Prada 的姐妹品牌 Miu Miu 在近幾年陸續推出了 14 支名為《Women』s tales》的短片電影。

第一支在 2012 年推出,與威尼斯電影節合作。

短片導演都是女性,主題都與女性相關,當然主角都穿著 Miu Miu。通過這樣的藝術形式,品牌也樹立了明確具體的形象。

Miuccia Prada 曾經說過「時尚是及時的語言。」買買買之外,跟著時尚探尋其背后豐富的文化背景也是很有趣的~

文_ Angela編輯 _ 小石醬

圖片 _ 來自網路

歡迎分享,留言交流。轉載請註明出處。

- THE END-

長按下圖二維碼關注"外灘TheBund(the-bund)"

GIF/833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外灘 的精彩文章:

抹上它之後,親眼看著臉上的斑在一點一點變淡
北上廣深一周文藝活動日曆
有 70 萬人在看他給另一半做爆美早餐,1300 天不重樣!
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一個「日本人」,但不是村上春樹
家暴、出軌、謀殺,這部艾美獎年度最佳美劇,就是一本中產階級破事兒教科書

TAG:新外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