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寒露凝重秋意綿長 別讓寒露「凍」出高血壓

寒露凝重秋意綿長 別讓寒露「凍」出高血壓

「裊裊涼風動,凄凄寒露零。」

10月8日,既是人們熟知的寒露節氣,也是全國高血壓日。

寒露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一個帶「寒」字的節氣,意味著天氣將由涼爽向寒冷過渡,萬物隨寒氣逐漸衰退。這樣的換季時節,也是心腦血管疾病逐漸增多的時候。對高血壓病人來說每到換季時節都是一個考驗,如何才能平穩度過呢?

寒露時節養陰潤肺暖雙足

俗話說:「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腳」。中醫認為,寒露過後,避免受涼,對於身體保健十分重要。

徐州仁慈醫院內科周其華主任說,進入寒露後,就不能再「秋凍」了,夜晚溫度將會降得更低,因此老人、小孩要特別注意保暖,不要赤膊,以防涼氣侵入體內。更重要的是注意腳部的保暖,以防「寒從足生」。「寒露不露腳」,正是這個道理。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較少,再加上脂肪層薄,保溫性能差,非常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響。

因此,寒露過後足部保暖是重中之重,除了要穿保暖性能好的鞋襪外,還要養成睡前用熱水泡腳的習慣,熱水能使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改善腳部皮膚和組織營養,可減少下肢酸痛的發生,緩解或消除一天的疲勞,同時還能提高抵抗力。

除此之外,還應當注意飲食作息,保護肺胃。多吃銀耳、蘿蔔、蓮藕、百合、沙參、梨等食品,少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作息方面宜早睡早起,勞逸結合。既要防止受寒感冒,又要經常打開門窗,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寒露後風景蕭索,容易使人出現悲秋的情緒,特別是老年人容易感到抑鬱,因此老年人如果身體狀況允許,適宜到室外進行適當的郊遊疏解情緒,同時還能增強體質。

要養成測血壓的好習慣

「最近的內科門診來了好幾個老病人。因為天氣轉涼,專門來調整藥物治療方案的。」周其華主任說。

秋季天氣變涼,市民胃口大開、飲食不當,如中秋國慶雙節熬夜打牌、飆歌,節後立馬恢復高壓工作很容易誘發高血壓。高血壓早期患者並無明顯的不適感,很多人會大意,忽視對血壓的監測,等到突發危重的併發症時,就來不及了。

「單憑自我感覺是不能判斷血壓高低的。」周主任說,因為有相當一部分患者即便血壓很高或很低都沒有明顯的癥狀,因此,平時一定要養成監測血壓的好習慣,尤其在季節交替的時候,更要注意管理好自己的血壓。

高血壓患者的血壓24小時都在不斷變化,一天當中通常有兩個高峰時段,分別為6:00—10:00、16:00—20:00,這兩個時段的血壓升高與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密切相關。高血壓病人最好每天定時定位測量2次,對於血壓不穩定的患者一天最好測四次血壓,分別在晨起時、上午十點左右、下午或傍晚以及睡前。

周主任同時提醒,家庭自測血壓要準確:一是測量之前避免劇烈活動,或是休息5分鐘後測量;二是血壓計要定期校準(每年至少一次),可帶到醫院與醫生的血壓計同時測量、比較;三是最好用水銀血壓計,如用電子血壓計,更要與水銀血壓計校準,以減少誤差。

清晨是誘發心梗的「危險時間」

控制血壓要從清晨開始

「除了去醫院定期複診、調整用藥外,現在我們更強調家庭自測血壓對血壓管理的重要性,尤其是對清晨血壓的管理。」周其華主任介紹,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及腦中風大多集中於清晨高發,加之這段時間是降壓藥物效果最薄弱的階段,很多藥物在這個關鍵時間段反而不能提供有效的血壓控制。

因此,管理清晨血壓,對降低突發的心腦血管疾病意義重大。對絕大多數患者來說,通過監測清晨血壓,可以很好地判斷患者的降壓治療方案是否能夠真正控制24小時血壓。

小貼士:冬之將至,高血壓患者需科學養生

1、要注意清晨護理,醒後應立即服用降壓藥。晨起前宜喝杯水休息一會兒再起床。

2、要注意控制情緒,避免精神刺激。

3、要注意戒煙酒,飲食清淡,均衡營養,控制體重。

4、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和適量運動。

5、要注意不宜久蹲用力大便。

6、要注意保暖防寒。寒冷刺激血管收縮,易造成血壓升高。

7、要注意堅持科學的生活方式,規律生活,勞逸結合。

8、要注意外出穿戴,防止寒冷刺激,避免迎風走路。

9、要注意晨練前一定要先服降壓藥並做好保暖,血壓不穩定的患者不宜在天氣寒冷時外出晨練。

文案編輯:周婕

微信編輯:鄭盼

校 審:王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血壓 的精彩文章:

全國高血壓日:九大誤區轉給有需要的人
高血壓患者別在吃藥了,試試這些食材,效果不會讓你失望!
高血壓日:隨意停葯隱患大 十二指標自測是否高血壓
有人@您,今天是全國高血壓日——疾控專家教您如何科學防控高血壓
幾種情況讓高血壓患者血壓飆升,突發腦出血,再不注意就晚了

TAG:血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