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西漢有60萬軍隊,但精銳中的精銳,只有兩支部隊,不過數萬人

西漢有60萬軍隊,但精銳中的精銳,只有兩支部隊,不過數萬人

劉邦剛建立西漢的時候,軍隊的編製還非常混亂。中原戰爭基本結束後,經過幾年的治理和整頓,漢王朝的軍隊無論在數量、編製和兵種上都開始正規化。

西漢有60萬軍隊,但精銳中的精銳,只有兩支部隊,不過數萬人

首先,我們來看看西漢軍隊的數量。漢初,軍隊數量龐大,編製混亂,管理分散,大量部隊掌握在異姓王手中。當時軍隊的總數量已經超過百萬。為了加強中央集權,貫徹「休養生息」的國策,漢初幾位皇帝採取了削奪異姓王兵權,淘汰軍中老弱病殘者,壓縮了整體規模,經過一系列整頓,漢朝的軍隊總額保持在了60萬人的規模,這對於一個不足千萬人口的國家來說,也是非常驚人的。

其次,再來看看西漢的軍隊編製。漢初編製體製為中央軍、地方軍和邊防軍三個部分。中央軍是軍隊的主體,其主要任務是維護皇族及政權的安全。西漢統治者遵循「居重馭輕」的原則,皇帝直接控制的部隊足以確保京師安全,並有能力遏制地方武裝力量。

西漢有60萬軍隊,但精銳中的精銳,只有兩支部隊,不過數萬人

中央軍包括宮廷禁軍和南軍、北軍。宮廷禁軍是皇帝的貼身衛隊,數量一般保持在幾萬人。南軍是指保衛未央宮的部隊,因漢初未央宮在京城南面,所以這支部隊被稱為南軍,南軍衛士主要負責宮城的安全。史載:「南軍衛士宿於『周廬』,分為八屯,『警夜巡晝』」。除了保衛皇宮外,還擔負著朝廷重大活動的警戒任務。

北軍是指京師的衛戍部隊及畿輔屯。因這支部隊在漢初駐紮於長樂宮之北,俗稱北軍。「漢宮城內為南軍,宮衛屯兵屬焉,衛尉主之;京城門外為北軍,京輔兵屬焉,中尉主之。」北軍的任務在漢初主要是保衛京師安全,負責京城的治安和外圍安全。在國家遭遇重大變故時,也會擔負出征作戰任務。

西漢有60萬軍隊,但精銳中的精銳,只有兩支部隊,不過數萬人

地方軍是指郡、國軍隊。西漢初分封諸侯王,在地方王國之中,允許保留一定數量的軍隊。在封國之外的郡縣養活的軍隊,主要是指由中央直轄的15個郡。郡縣兵屬於正規部隊,即接受所在郡縣管理,也受中央調遣。在郡縣負責地方安全,中央調動則執行機動作戰任務,如鎮壓起義,參加防禦外敵入侵的戰爭或對外作戰等。郡縣兵的數量和編製不統一,大郡兵員上萬,小郡數千。

郡縣兵除外出作戰外,平時在當地服役和訓練,並擔負維持地方治安和按期到京師或邊防擔負守衛任務,也擔負應急任務,如救災等。

西漢有60萬軍隊,但精銳中的精銳,只有兩支部隊,不過數萬人

邊防軍則是守衛邊防的軍隊。西漢疆域廣大,周邊存在很多政權,而且都帶有一定的攻擊性,特別是北方的匈奴,更是以搶劫作為重要的經濟來源。為了維護邊防安全,西漢政權在邊疆保持了相當數量的武裝力量。為了防禦匈奴的侵略,在邊防地帶陸續建立了邊塞、長城,守衛這些地方需要固定的軍隊。

西漢王朝根據邊疆安全的需要,建立了約10萬人的邊防部隊,邊防部隊內部,又根據其性質不同,分為戍卒、屯田卒、候望卒、軍需卒等。

最後,再來看看西漢時期的兵種。西漢建立之初,主要是步兵和少量的車兵。隨著國家的強大和經濟的發展,逐步建立和壯大了騎兵和水兵(樓船兵)。

西漢有60萬軍隊,但精銳中的精銳,只有兩支部隊,不過數萬人

騎兵是西漢政權努力發展的兵種,漢初因為戰馬奇缺,騎兵數量很少,也不具規模和作戰能力。但漢政權把飼養戰馬、建設騎兵作為國家戰略,這讓騎兵發展迅速,所以為後來衛青深入大漠與匈奴作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左都御史 的精彩文章:

康熙不看好此人,雍正卻將其視為第一心腹,風頭遠蓋過張廷玉
西遊記中,這3個隱藏的菩薩才是真牛,背景與實力超過觀音
大清接到奧運會參賽邀請,李鴻章選了兩個項目,並認為必得冠軍
溥儀帶走大量故宮珍寶,最終被捕時,還藏著468件「寶中之寶」
此人是湘軍嫡系元老,曾國藩的第一心腹,若不戰死必成封疆大吏

TAG:左都御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