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未來簡史》:驚悚的預言 嚴峻的問題

《未來簡史》:驚悚的預言 嚴峻的問題

《未來簡史》,(以色列)尤瓦爾·赫拉利著,2015年出版,中文版林俊宏譯,中信出版社2017年2月版,藍色為此書引文或概括書中的內容。

《人類簡史》,(以色列)尤瓦爾·赫拉利著,2012年出版,中文版林俊宏譯,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

本文9400多字,看完需要點耐心。

一 引子

8月看完《人類簡史》之後,寫了《40年後歷史學家認識的變與不變

——和讀書筆記》,接著開始看《未來簡史》,讀了一點又各種事擱置了,到現在才讀完。感慨萬千、浮想聯翩地讀到最後,致謝部分的最後一句話引起了我的注意「最後要感謝我的另一半兼經理人伊茨克,已經成了我的萬物互聯網」。我立即上網百度了一下,有篇文章說「對於在以色列一個普通猶太家庭長大的赫拉利而言,同性戀者的身份是他認真考量人類如何看待世界、偏見從何處來的起點之一。」原來如此,更明白了書里幾處同性戀的梗,他這種亦正亦邪,又雄渾大氣又劍走偏鋒的風格,與此可能也有一定的關係。

在讀這本書之前,大致看過一點書評,概括言之,這本書寫的就是未來是AI、演算法統計的世界。我覺得有意思的是,似乎一般歷史學家就是歷史學家(如威爾·杜蘭特,湯因比),未來學家就是未來學家(如傑里米·里夫金),赫拉利這樣既寫歷史又寫未來真是厲害。

看完《未來簡史》明白了兩件事:一是好的歷史學家也應該是未來學家,研究透了歷史,對未來也會有更深刻的洞見。二是好的歷史學家都是哲學家,不從哲學的高度怎麼把握紛繁的歷史。查了一下,杜蘭特和湯因比都是歷史學家和哲學家。威爾·杜蘭特希望通過研究歷史來真正認識人,「畢竟歷史就是一種基於例證的哲學教導」。

赫拉利認為,「歷史學家研究過去不是為了重複過去,而是為了從中獲得解放。研究歷史,就是為了掙脫過去的桎梏,讓我們能看向不同的方向,並開始注意到前人無法想像或過去不希望我們想像到的可能性。」赫拉利的《人類簡史》和《未來簡史》,並非一個敘事性的歷史,而是試圖解答人是誰、來自哪裡、向哪裡去這種終極的哲學問題,所寫的歷史事例不過是為了說明或探討這些問題。《人類簡史》畢竟用的歷史事例篇幅還多一些,更像是歷史書。到《未來簡史》,簡直就是本哲學書了,這裡討論的哲學終極問題,可不只是抽象的概念,全都和我們的未來密切相關。

把對未來的想像、描述稱為「歷史」的,我還以為此書是第一個,發現2010年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有本也叫《未來簡史》的書,作者是法國人雅克·阿塔利,法文書名是Une brève histoire de l avenir,和赫拉利這書英文名後半部分完全對應(赫位利這書英文名是Homo Deus:A Brief History of Tomorrow譯成從智人到神人,或人神合一:未來簡史),這書也是從過去寫到未來,但不是很有名。

將對未來的想像稱做史,似乎是強調其必然性。有點類似於KK在《必然》中說的,「我把這些元趨勢稱為『必然』,因為它們植根於科技的本質,而非社會的本質。」「這些力量並非命運,而是軌跡。它們並提供的並不是我們將去往何方的預測。它們只是告訴我們,在不遠的將來,我們會向哪些方向前行,必然而然」。赫拉利寫道:「雖然出於以上種種原因我們無法確切了解相關細節,但仍然能夠肯定歷史的大方向。」

書的主要內容

赫拉利的文風獨特,邏輯強大,旁徵博引,用各種事例和道理論證自己的邏輯主線(不過當然存在為證明自己的邏輯選擇證據的問題),環環相扣,又俏皮而充滿想像力,經常生動地描摩某種想像的情形,令人噴飯。但到最後,從幽默變為凝重。

這書的邏輯主線就是人類要解決自己面臨的問題、滿足自己的慾望,使得社會一步步發展到現在,按現在的發展邏輯推演,以後會怎麼樣。書里的精彩論述太多。本節是摘錄夾雜一些小評論,第三節再集中討論。

《未來簡史》開篇,和《人類簡史》承上啟下,寫過去幾千年人類難以解決的饑荒、瘟疫和戰爭,在近幾十年內被逐漸解決,當然這些問題還算不上被完全解決,但已經從過去「不可理解、無法控制的自然力量」轉化為「可應對的挑戰」。但是過去的核心議題解決了,必然要有些其他事情成為新的人類議題。其中一項是要保護人類和地球不被人類自己的力量所害。接下來人類的目標很可能是長生不死、幸福快樂,以及化身為神。核心的新議題其實只有一個(但有許多分支):取得神性。所有這些都會帶來更多的問題。還不說「不死」了,想像一下,如果人能活到150歲是什麼概念。就算40歲才結婚,後面仍然有110年。希望這段婚姻能持續110年,這個想法實際嗎?人類更長壽之後,不管是家庭、婚姻、親子關係,還是工作、學習、社會關係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傳統上,人生主要分為兩大時期:學習期,再加上之後的工作期。但這種傳統模式很快就會徹底過時,想要不被淘汰只有一條路:一輩子不斷學習,不斷打造全新的自己。只不過,許多人,甚至是大多數人,大概都做不到這一點。更進一步,人類取得神一般的創造力及毀滅力,從「智人」進化為「神人」,人類的心靈被重新打造。

生老病死之苦,以死為最。長生不死是人類一直的追求和夢想,古今中外皆然。中國從秦始皇開始,有多少皇帝追求不死,煉丹服藥。彼得·蒂爾在《從0到1》里寫道「在17 世紀 60年代,羅伯特·波義耳把延長生命(和「重拾青春」)放在未來科學願望單的第一位。不管是通過地理探索,還是實驗研究,文藝復興時期最傑出的科學家都認為死亡是可以戰勝的。」各種電影、小說,經常可見的套路就是大反派是為追求不死干出一系列壞事。但死亡也是至善,暴君惡人總會死,阻礙社會進步的思想也會被死亡蕩滌,因為死亡,我們才會珍惜生命。泰戈爾的詩「大地的幻象的花朵,卻被死亡保持得永遠新鮮」,「我們的生命是熱切的,願望是強烈的,因為時間在敲著離別之鐘」。在《人類簡史》中作者也說「死亡是唯一完全公平的事」。

在《未來簡史》中,作者說,未來的經濟、社會和政治,將會由「試圖戰勝死亡」所塑造,但並不代表人類必然能在2100年做到不死。本書各處所見的預言,都不過是為了用以討論當下種種困難的抉擇,並邀請讀者共同改變未來。

《人類簡史》的思想如果用一個關鍵詞概括,就是「虛構故事」,即人類社會的秩序靠虛構故事來維繫。《未來簡史》一脈相承,更深入分析了虛構故事,把虛構故事推向了極致,連「自由意志」、「自由個人」也是虛構故事。

作者認為,虛構故事是人類社會的基礎和支柱。如果沒有貨幣、國家或公司等人人接受的故事,複雜的人類社會就不可能正常運轉。然而,這些故事只是工具,不該成為目標和標準。一旦我們忘了這些只是虛構的,就會開始與現實漸行漸遠。於是,可能只是為了「給公司賺很多錢」或是「保護國家利益」,就讓我們掀起無邊戰火。公司、貨幣和國家,都只存在於我們的想像之中,是人類發明了這些概念,好讓它們為人類服務;為什麼最後反而是人類為這些概念服務,甚至犧牲性命呢?

這種觀點我簡稱為「虛構故事論」。虛構故事論從理論上講既有道理也不完全正確,從作用上講是雙刃劍。

從理論上講,確實很多概念都起源於虛構,但一是概念虛構不等於實體虛無。公司、貨幣和國家不是只存在於想像中,而是都成為絕對的真實存在。比如你是美國人還是敘利亞人,你在哪個公司,你有沒有錢,人生絕不相同,甚至性命攸關啊(原來是想對比遠離戰火的美國和戰火紛飛的敘利亞,但美國不打仗也打槍……)。二是虛構概念有高下之分。《人類簡史》中說「不管是《漢謨拉比法典》還是美國的《獨立宣言》,都聲稱自己說的是普遍且永恆的公平正義原則。……這些原則,從來就沒有客觀的正確性。」這有點陷入相對主義、虛無主義了。哪種虛構故事能符合更多人利益、被更多人接受、更能促進當時的社會發展,就是更「正確」吧。

從作用上講好處是,讓人能夠更清醒、客觀、冷靜看很多問題,將自己抽離「虛構故事」之外,別被這些灌輸的觀念沖昏了頭腦。壞處是,讓人容易喪失信仰,找不到價值、意義。比如為保護國家而犧牲,你說國家是虛構故事?日本侵華,我們說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的危險,這不是危言聳聽,日軍對待中國人能和對待日本人一樣嗎?不反抗也會白白被其屠殺或者被其驅做苦力甚至用來做實驗,值得犧牲生命去反抗啊。作者為「我們的孩子不能白白犧牲」綜合征舉的例子是1915年義大利為「解放」奧匈帝國「不法」佔有的義大利在古羅馬時代擁有的兩處領土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最後士兵死亡人數達70萬。這個例子在我們看來確實不值得發動戰爭。戰爭的目標是否「正義」,雖然當時戰爭的雙方都為自己提出理由爭奪輿論,但過後從歷史看我們還是能夠判斷哪方更「正義」的。

但作者接下來的推論還是難以反駁的:在21世紀,我們還會創造出比以往更強大的虛構概念以及更極權的宗教在生物科技和計算機演算法的協助下,這些宗教不但會控制我們每分每秒的存在,甚至將塑造我們的身體、大腦和心智,創造出完整的虛擬世界。真要如此,再區分虛構與真實、宗教與科學將會變得更加困難,但又比以往更加重要。

理論上,科學與宗教都為了追求真理,而因為各自推崇不同的真理,也就註定有所衝突。事實上,科學或宗教都不那麼在乎真理,兩者十分容易妥協,共存甚至合作。宗教最在乎的其實是秩序,其目的是創造和維持社會結構。而科學最在乎的則是力量(說宗教不在乎真理好理解,說科學不在乎真理讓人奇怪,一般都說科學就是求真啊,但作者這麼解釋似乎也說得通),其目的是通過研究得到力量,以治療疾病、征伐作戰和生產食物。

對於現代歷史更準確的一種看法,其實是科學與特定宗教(也就是人文主義)達成協議的過程。現代社會相信人文主義教條,而科學的用途不是為了質疑這些教條,而是為了實現它們。人文主義長期崇拜人類的生命、情感及慾望,於是人文主義的文明希望讓人有最長的生命、最大的幸福、最強的力量也就不足為奇

21世紀初,進步的列車將再次離站,而且這可能是「智人」這站發出的末班車。錯過的人,永遠都不會再有上車的機會。想上車,就必須了解21世紀的科技,特別是生物科技和計算機演算法的力量。21世紀的主要產品將會是人的身體、大腦和心智。在21世紀,搭上列車,就能獲得創造和毀滅的神力,留在原地,就面臨滅亡。這一段太驚悚了。剛好因為石黑一雄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我還去翻了下他的《千萬別丟下我》,簡直是這段話的印證。克隆人的愛恨情傷,克隆人的哲學三問,科學解決不了倫理的困境……不過這書挺陰鬱的,我不太喜歡。克隆人題材的科幻小說我看得不多,挺喜歡滿座衣冠勝雪的《刀鋒》,和石黑一雄的克隆人順從地當器官捐獻者不同,這裡的克隆人反抗預設的命運,進入「正常」的人類社會,機器人(AI)、克隆人和「原本的」人類都生活在一起,不過這書里克隆人只是一個副線而矣。

看《人類簡史》,我覺得第十九章「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最精彩,抽絲剝繭地從各種角度、學說來分析人是否比歷史上更快樂。看《未來簡史》,明白了為什麼他這章寫得精彩,因為這個問題也是《未來簡史》討論的核心問題:人的「自由選擇」是否存在,人快樂的感覺來源何處,人追求什麼。

《未來簡史》第8章討論的就是自由意志這一哲學命題。「人類有自由意志」看起來彷彿不是道德判斷,而是對世界的事實描述。然而,雖然這種說法在洛克、盧梭或傑斐遜的時代可能很有道理,但根據生命科學的最新發現,卻已經不再成立。就目前最先進的科學來看,人的選擇不是生物預設就是隨機,兩者就像蛋糕一分為二,沒有哪一小塊屬於「自由意志」。或者說,我之所以覺得腦中浮起某個願望,是因為大腦里某種生化過程創造出的感覺。這些過程可能是生物預設,也可能是隨機發生的,但絕不是自由意志。只要能刺激人腦正確的位置,就算是愛、憤怒、恐懼或沮喪這些複雜的感受,也能夠被創造或抑制。

科學不僅破壞了自由主義對自由意志的信念,也破壞了對個人主義的信念。自由主義認為每個人都有單一、不可分割的自我。但生命科學戳破了自由主義的想法,認為所謂的「自由個人」也是一個虛構的故事人只是生化演算法的組合一旦生物學家判斷生物也是演算法,就等於拆除了有機和無機之間的那堵牆

前面這些分析,自然地得出最後更驚悚的推論:21世紀三項「務實」的發展讓自由主義的信念成為明日黃花:

1.人類將會失去在經濟和軍事上的用途,因此經濟和政治制度將不再繼續認同人類有太多價值。

2.2.社會系統仍然認為人類整體有其價值,但個人則無價值。

3.3.社會系統仍然會認為某些獨特的個人有其價值,但這些人會是一個超人類的精英階層,而不是一般大眾。

下面忍不住大段摘錄,因為這體現了他的論證邏輯:自由主義之所以能成為意識形態的主流,並不只是因為它的哲學論證最合理,更是因為它賦予每個人價值這一點在政治、經濟和軍事上大有好處。讓人民享有政治權利,就能增強動機和進取心,而這在戰場上和工廠里都大有益處。

但到了21世紀,不論男女,大多數人都可能不再具有軍事和經濟上的價值。兩次世界大戰投入大量人力的時代已經過去,21世紀最先進的軍隊,主要靠的是尖端科技。在20世紀,自由主義認為倫理和經濟能夠兼得,保護人權和自由既是倫理道德的必要之舉,也是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到了21世紀,自由主義的影響力將會大不如前。隨著大眾在經濟上不再重要,僅靠倫理道德,是否足以保護人權和自由?過去有許多事情只有人類才能做得到,但現在機器人與計算機正迎頭趕上,可能很快就會在多數的任務上超越人類。21世紀經濟學最重要的問題,可能就是多餘的人能有什麼功用。一旦擁有高度智能而本身沒有意識的演算法接手幾乎一切工作,而且能比有意識的人類做得更好時,人類還能做什麼?

常有人說,藝術是我們最終的聖殿(而且是人類獨有的)。等到計算機取代了醫生、司機、教師甚至地主和房東時,會不會所有人都成為藝術家?然而,並沒有理由讓人相信藝術創作是片能完全不受演算法影響的凈土。人類是哪來的信心,認為計算機譜曲永遠無法超越人類?從生命科學的角度來看,藝術並不是出自什麼神靈或超自然靈魂,而是有機演算法發現數學模式之後的產物。若真是如此,非有機演算法就沒有理由不能掌握。的確,現在從作曲、演奏、寫詩……AI的作品和人類的已越來越分不清楚,AI使我們更難定義何為人類獨有。

由於接下來的科技發展潛力極其龐大,很有可能就算這些無用的大眾什麼事都不做,整個社會也有能力餵飽這些人,讓他們活下去。然而,什麼事能讓他們打發時間,獲得滿足感?人總得做些什麼,否則肯定會無聊到發瘋。到時候,要怎麼過完一天?答案之一可能是靠藥物和電腦遊戲。

那些對社會來說多餘的人,可以多花點時間在3D虛擬世界裡;比起了無生趣的現實世界,虛擬世界能夠為他們提供更多刺激,誘發更多情感投入。然而,自由主義推崇人類生命及人類體驗神聖不可侵犯,這樣的發展會是對這一信念的一記致命打擊。這些人對社會毫無用處,整天活在現實與虛幻之間,這樣的生命何來神聖?

所以科技巨頭們都在進軍遊戲業,我前幾天寫的《「不作惡」很難 判斷善惡不易》還討論了這個問題。

新的科技宗教可以分為兩大類型:科技人文主義和數據主義。

科技人文主義面臨著一個無解的兩難。人的意志是宇宙中最重要的東西,同時人類在開發能夠控制、重新設計意志的科技。然而一旦這樣的控制成真,過去神聖的人類就會成為另外一種設計品,反而讓科技人文主義不知該何去何從。只要我們仍然相信人類的意志和經驗是權威和意義的本源,就永遠無法處理和這些科技的關係。

數據主義認為,宇宙由數據流組成,任何現象或實體的價值就在於對數據處理的貢獻。

人文主義認為所有的體驗發生在我們心中,我們要從自己的心裡找出一切事物的意義,進而為宇宙賦予意義。數據主義則認為,經驗不分享就沒有價值,而且我們並不需要(甚至不可能)從自己心裡找到意義。我們該做的,就是要記錄自己的體驗,再連接到整個大數據流中,接著演算法就會找出這些體驗的意義,並告訴我們接下來該怎麼做。

在18世紀,人文主義從以神為中心的世界觀走向以人為中心,把神推到了一旁。而在21世紀,數據主義則可能從以人為中心走向以數據為中心,把人推到一邊。

如果數據主義成功征服世界,人類會發生什麼事?一開始,數據主義可能會讓人文主義加速追求健康、幸福和力量。數據主義正是通過承諾滿足這些人文主義願望而得以傳播。而為了獲得永生、幸福快樂、化身為神,我們就需要處理大量數據,遠遠超出人類大腦的能力,也就只能交給演算法了。然而,一旦權力從人類手中交給演算法,人文主義的議題就可能慘遭淘汰。只要我們放棄了以人為中心的世界觀,而秉持以數據為中心的世界觀,人類的健康和幸福看來也就不再那麼重要。都已經出現遠遠更為優秀的數據處理模型了,何必再糾結於這麼過時的數據處理機器呢?我們正努力打造出萬物互聯,希望能讓我們健康、快樂,擁有強大的力量。然而,一旦萬物互聯網開始運作,人類就有可能從設計者降級成晶元,再降成數據,最後在數據的洪流中溶解分散,如同滾滾洪流中的一塊泥土。

書以三個關鍵問題結尾:

1.生物真的只是演算法,而生命也真的只是數據處理嗎?

2.智能和意識,究竟哪一個才更有價值?

3.等到無意識但具備高度智能的演算法比我們更了解我們自己時,社會、政治和日常生活將會有什麼變化?

三 思考討論

人類向何處去?更光明還是陰暗的未來?

《從到1》中有一段對哲學家的(過於)簡單的總結:「古代世界的哲學是悲觀的: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伊壁鳩魯和盧克萊修都接受人性潛力應該受到嚴格限制之說。唯一的問題是怎樣坦然接受我們的悲劇命運。而現代大多數哲學家都變得樂觀了。19世紀的哲學家從思想右傾的赫伯特·斯賓塞到保持中立的黑格爾,再到左傾的馬克思,都相信進步的力量。這些思想家們期待物質進步能夠極大地改變人類生活,使其向更好的方向轉變:他們是明確的樂觀主義者。在20世紀後半葉,迷茫的哲學成為前沿思潮。兩大傑出的政治思想家——約翰·羅爾斯和羅伯特·諾齊克,看上去站在兩個截然相反的對立面:在平等主義的左傾思想上,羅爾斯關注的問題是公平和分配;在自由主義的右傾思想上,諾齊克關注的是個人自由最大化。他們都相信人類可以和平相處,因此與古代哲學家的悲觀思想不同,他們都是樂觀主義者。然而,與斯賓塞或馬克思不同,羅爾斯和諾齊克都是不明確的樂觀主義者:他們對未來沒有任何具體的規劃。」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哲學家的氣質是時代精神的反映。古代生產力有限,所以哲學家大多也是提倡禁慾、追求精神世界。19世紀是工業革命後人類控制客觀世界的力量大大增強,使得這時的哲學家都是「明確的樂觀主義者」。但人類社會總在曲折中前行,並不是經濟、科技越發達,對未來就能更樂觀。

《從到1》是樂觀的:「如果世界上還有很多秘密,那就還可能出現很多有望改變世界的企業。事實是還有許多秘密等待我們去探索,只有堅持不懈的探索者才能發現它們。在科學、醫藥、工程及各種技術方面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我們可以治療癌症、痴呆、所有老年病和代謝衰變;我們可以開發新能源來避免化石燃料引起的衝突;……。但是如果我們不想了解,並迫使自己去探索這些奧秘,我們將永遠也不會了解這些秘密。商業也是一樣。成功的企業建立於開放卻未知的秘密之上,這秘密關乎世界如何運作。思考要創建哪種公司時,需問兩個不同的問題:自然沒有告訴你的秘密是什麼?人類沒有告訴你的秘密是什麼?探索秘密的最佳處所就是無人關注的地方。所有成功的企業都是基於鮮為人知的秘密創立的。好企業是改變世界的密謀者,當你與人分享秘密時,聽眾就成為了你的謀士。」這寫得讓人心潮澎湃,世界還有很多難題等待攻克,很多秘密等待尋找答案,企業應該從中發現商機。可這些秘密的揭開,真能讓人類社會更美好,所有人更幸福快樂嗎?

阮一峰的文章《卡辛斯基的警告》(標題或被改為《若一字不改刊登,可永久停止炸彈襲擊》),讓我們關注到1995年卡辛斯基的文章「論工業社會及其未來」, 這是明確的悲觀論。「論工業社會及其未來」的第一段:「工業革命及其後果為人類帶來了極大的災難。這兩者極大地增加了我們這些生活在『發達』國家的人口的預期壽命,但也破壞了社會的穩定性,令生活空虛無謂,剝奪了人類的尊嚴,導致了心理疾病的擴散(以及第三世界裡的生理疾病擴散),還嚴重地破壞了自然界。技術的繼續發展將令上述情況進一步惡化。人類尊嚴必將遭到進一步剝奪,自然界也必將遭到進一步破壞。社會也很可能遭到進一步擾亂,心理困擾將會加劇,而生理疾病甚至將會在』發達』國家蔓延開來。」他認為,「自由與技術進步不相容,技術越進步,自由越後退。」結論是:未來要麼人類無法倖存,要麼個人空前地依賴大型組織,空前地「社會化」。人類的生理和心理將是設計和改造的結果,而不是自然的產物。他認為,惟一的解決方法就是放棄科學技術,「並勇敢地承受其後果。」看起來就象老子的「絕聖棄智」。

赫拉利從邏輯上證明不讓科學技術往前發展是不可能、違反人性的,我們也都能理解。赫拉利對未來的判斷倒是和卡辛斯基有相通之處。當然,赫拉利只是提出了可能性供人們思考,並不是徹底的悲觀。我看有些書評批評《未來簡史》將人類歸為演算法是嚴重低估了人類,人類真正厲害之處不是智能,而是思想、愛、心靈、人性的光輝云云。我覺得這是沒看懂書。赫拉利是從人類社會發展的邏輯推演出按現在的趨勢發展下去,未來社會可能會是如何,而且已經論證了上面那些看來不太站得住腳(雖然我們希望如此)。

要批評赫拉利,那除非能找出赫拉利的邏輯哪裡不對,並描繪出另一番未來社會的可能圖景。技術進步當然還會繼續帶來很多正面積極影響,《必然》和《零邊際成本的社會》是描繪了一幅更為樂觀的未來圖景,但其實也不能完全解決赫拉利提出的這些問題,未來「人」的價值體現在哪裡,如何給「多餘的人」安排工作,怎麼避免社會的兩極分化。我在《未來已來,有樂觀的理由嗎——關於AI和人類工作的讀書筆記》一文中粗淺介紹了一些。凱文·凱利樂觀地認為「人類的工作就是不停地給機器人安排任務,這本身就是一項永遠做不完的工作。」但其實沒有那麼多任務要安排,而且很多人也不具備給機器人安排任務的能力。這個世界日益加重的貧富分化,「1976年,收入最高的1%的美國家庭收入佔美國家庭總收入的8.9%。到2007年,這一比例已經增加到23.5%」(拉詹《斷層線》),「到2016年年初,全球62名最富有的人,擁有的財產市值等於最貧窮的36億人(地球一半人口)的總和」,正是說明技術的發展從使大眾都能更多分享其好處,到有些精英能獲得遠超其他人的好處。再發展下去會如何呢?1911年,美國最高法院終審裁定美孚石油公司壟斷貿易成立,勒令美孚必須分拆成34家公司,1974年,美國司法部再次向AT&T提起反壟斷指控,AT&T公司於1984年一分為八。但現在,萬物互聯,能分拆互聯網巨頭嗎?

里夫金說,「我希望,到21世紀上半葉,接近於零邊際成本的社會能夠將人類從稀缺經濟帶入可持續發展的富饒經濟」,「為一個更公平、更可持續、更繁榮的後碳文明鋪平道路」。但就算21世紀上半葉能達到里夫金說的這麼美好,再往後發展呢?生物科技和計算機技術的繼續發展,可能會使人類無法避免地面臨這些終極挑戰。哲學、倫理學、政治學、經濟學等人文社會科學似乎都趕不上、還不能解決科技帶來的問題。赫拉利讓更多的人思考這些問題,很有積極意義。

這是玉鑒瓊田公號的第20篇文章。本公號文章均為原創。申請轉載請留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羊毛工作坊 的精彩文章:

誰是石黑一雄?
中國最近幾年很可能出現了比較嚴重的資本外逃
陸磊去外管局後的首次公開演講談了些什麼
失控的ICO
負債人民幣化 資產美元化的遊戲結束了

TAG:金羊毛工作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