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杜甫早年最重要的作品,首兩句就振聾發聵

杜甫早年最重要的作品,首兩句就振聾發聵

說起杜甫,絕大多數人腦海里浮現的都是一個憂國憂民的中年大叔形象,好像從來沒有年輕過。這主要是因為杜甫的青年時代太悲催了,過早的消耗了他的激情。

十九歲那年,杜甫和當時大多數人年輕人一樣,開始了漫遊天下,有點類似於現在的上大學。他的父親是地方上的小官,家境還算富裕。

漫遊結束後,就是參加科舉,相當於大學畢業後開始找工作。二十四歲那年,杜甫在洛陽第一次參加科舉,無奈名落孫山。仗著自己是個官二代,杜甫又開始了漫遊。

然而,啃老總是有盡頭的,而立之年,杜甫的父親去世,讓他一下子沒了經濟來源。無奈之下,杜甫只好灰溜溜的來到長安,希望謀得一官半職。

若干年後,杜甫等來了一個機會,唐玄宗下詔天下有一技之長的人入京赴試。然而,主持考試的卻是李林甫,上演了一出野無遺賢的鬧劇,一個都沒有錄取。

這對杜甫是一個莫大的打擊,他只好投詩給達官貴人,希望能引起他們的注意。可惜,投出去的詩,除了偶爾換得幾聲叫好,沒有起到任何實際作用。

748年,已經三十七歲的杜甫徹底絕望了,他決定離開長安這片傷心之地。臨別之時,他向曾幫助過自己的韋濟寫了一首詩,將心中的悲憤一吐為快: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紈絝不餓死,儒冠多誤身。

丈人試靜聽,賤子請具陳。

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賓。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賦料揚雄敵,詩看子建親。

李邕求識面,王翰願卜鄰。

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此意竟蕭條,行歌非隱淪。

騎驢十三載,旅食京華春。

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

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

主上頃見征,欻然欲求伸。

青冥卻垂翅,蹭蹬無縱鱗。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

每於百僚上,猥誦佳句新。

竊效貢公喜,難甘原憲貧。

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東入海,即將西去秦。

尚憐終南山,回首清渭濱。

常擬報一飯,況懷辭大臣。

白鷗沒浩蕩,萬里誰能馴?

這是杜甫早年最重要的作品,也是他第一次自敘身世,沉鬱頓挫的詩風也由這首詩開始,是研究杜甫生平、思想和詩歌藝術的必讀之作。

此詩的首兩句下筆極狠,那些紈絝子弟不學無術,卻活得趾高氣揚、腦滿腸肥,而正直的讀書人,卻空懷壯志,懷才不遇,有的甚至掙扎在餓死的邊緣。

首兩句奠定基調後,杜甫開始了不卑不亢的敘述。從「甫昔少年日」到「再使風俗淳」是介紹自己的傑出才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雖不夠謙虛,但卻是事實。

杜甫認為,自己的文采堪比楊雄和曹植,就連李邕和王翰這樣的大名士都想與他結交,而他的理想則是「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胸懷天下。

這一段內容很有點大言不慚,但在唐朝卻是司空見慣,他的好友李白也是如此,生來就有一種笑傲王侯、拯救天下的氣概,詩人的浪漫性格使然。

第二部分從「此意竟蕭條」到「蹭蹬無縱鱗」則是殘酷的現實,理想如此豐滿,現實卻讓人慾哭無淚。為了謀得進身之階,杜甫不得不低眉順眼、求爺爺告奶奶。

儘管如此,他還是一無所獲,只換得「殘杯與冷炙」,到處遭人白眼。這一段看的人非常心疼,從古至今,身處逆境的人就必須面對冷眼與嘲笑。

「甚愧丈人厚」到結尾是第三部分,是杜甫對韋濟的感謝和辭別之意。他首先感謝了韋濟的接濟,接著委婉的暗示韋濟能像漢代王吉幫助好友貢禹一樣,給自己安排一官半職。

此時此刻,杜甫的內心是非常掙扎的,一方面他希望得到韋濟的幫助,另一方面又拉不下面子,只有在那裡猶豫不決,最後只能毅然隱退,像白鷗那樣翱翔於天際。

最後兩句,杜甫說得極為瀟洒,但在內心裡,他何嘗不知道自己是在維護著可憐的自尊。他的內心在滴血,卻又不願被別人看見。

可惜的是,韋濟收到這首詩後,還是沒有給予更多的實際幫助。也許,在官場上,歷來信奉的都是權錢交易,只有才華?那你就等著中彩票吧。

如果杜甫能夠早些看穿這一切,在年輕時就依靠父親的關係混得一官半職,然後按照官場的潛規則編織關係網呢?那世上就少了一個永恆的詩聖,多了一個無名的庸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沉香藝文志 的精彩文章:

讀宋詞學典故,劉過寫給陸遊的這首詞堪稱國學小課堂
蘇軾如此評價柳宗元的《漁翁》:最後兩句是畫蛇添足
沈佺期的這首傳世名作,和盛唐詩人比起來如何?
黃庭堅:平生個裡願杯深,去國十年老盡少年心
宋之問的人品確實不咋地,但這首寫給杜審言的詩你不得不服

TAG:沉香藝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