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創意 > 【扒一扒】中國式審美,到底「輸」在哪裡?

【扒一扒】中國式審美,到底「輸」在哪裡?




本文轉載自 

日本設計小站(id:japandesign)




蔡元培先生說:一個沒有審美的民族是不知善惡的。


這句話有如一記重鎚在心,不由得令人長舒一口氣:還好,我們的民族還是有審美的。


我們的審美除了丑,沒有別的毛病。




PART A


「中國審美進入了一個惡俗的時代



象君在姑姨群里


時不時會收到這樣的H5


 ▼




看到這樣的畫面


不堅強一點真的是會流淚




稍微好一點的


是這樣的育兒推送






孩子是不是危險我不知道


這個配色還真的是有點任性



至於走出家門以後


看到的會更精彩




實幹民族


說干就是干






醫療大國普及醫學


戶外廣告義不容辭





兒童搖搖車


帶有魔幻現實主義






養生節目


主打荒誕風格






如果覺得此文甚好


請您動動手指轉發






或許你會說,這些都是黑歷史,我們現在已經不是這樣的了!


是的,2017年,國人審美邁向一個新階段,當年梁思成心心念念的國風建築,現在變成這樣了:




 河北白洋淀荷花大觀園金鰲館






坐落於舉世矚目的雄安新區


這隻超級大王八


真不愧是網友票選的最丑建築




  歙縣示範總工會幼兒園






家裡如果有熊孩子


送到這裡應該不錯


看俺老孫不分分鐘把你嚇哭




還有日站君曾經吐槽過的各式建築






這可真是人民藝術以及仿生學


與大型建築的完美結合呢




也難為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周海宏教授苦口婆心地建議地方幹部們:應該加強藝術素養的教育,在基本知識考核中,加入審美品質的考核。




所謂審美,必是先「審」而後「美」,各位有關部門,請你們摸著良心回答:你們審過了嗎?


 


 


主持人竇文濤曾在自己的節目中,談到自己的一位來自美國的藝術史研究家朋友。這位朋友自海南遊歷到北京後,所發出的感慨是:中國進入了一個惡俗的時代。






PART B


中國式審美,美過




——中國式審美真的不行嗎?


相信大多數人給出的答案會是:美過。




不僅美過,而且美得超前。




唐代建築有多美


看梁思成的手稿你就知道


 ▼





宋朝,是最早的極簡






雍正,是純色的小清新






即使是林徽因用來打趣學生的「乾隆taste」,


對著現在的「農家樂」,也有資格報以勾唇一笑


 ▼ 





至於民國時期的審美水平,


隨便一個平面設計,都美得賞心悅目


 ▼





廣告排版現在看都不覺得落後


 ▼






即便廣告以字為主


也是主次得宜、疏密有間








再看今日街頭最常見的招牌




紅艷艷的畫風真是說不出的喜慶






看到這裡,相信你一定會發出一個疑問:我們的審美,怎麼就從各種優雅端莊古典高尚,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PART C


中國式審美,到底哪裡不對?




誠然,這和我們的審美斷層有著不可分割的關聯。




經過眾所周知的那段集體主義生活,上一輩人剛從貧窮中走出來,能夠維持溫飽就已經滿足,哪裡還會考慮什麼審美?




但事實上,即便是如今吃喝不愁,要談審美,也依然是一個道阻且長的問題。






【實用至上主義】




季羨林在他的隨筆中寫到過,「我們的民族,是一個注重實際的民族」。因為注重實際,關注點只會在效果上,至於採取什麼樣的形式,這個形式美不美,這並不重要。




有一名粉絲曾和日站君提到過培訓機構的傳單設計,她給朋友設計了好幾個方案,但最終朋友選擇的,依然是市面上最流行、也最丑的那一種:








因為對家長來說,培訓班有什麼優惠、開什麼課程、最後交多少錢才是最重要的,至於你的傳單好不好看?這種問題需要考慮嗎?




很多設計師都會有這種經歷,那就是某某朋友請你設計個logo、設計個海報,你報了個價格,人家還嫌貴。因為在他們眼中,「設計」不過是就是個動動腦子的東西,太簡單了,不需要成本。




如果一件商品,因為其設計感而提升了價格,他們就會覺得這個價格「不實在」,花這個錢「不划算」。




因其深深埋在骨子裡的功利性,他們對美沒有尊重。「美」在他們眼中,根本不值錢,他們也不捨得為「美」花錢。




【要臉面,不要體面】




但是,不要忘了,我們中國人同樣是非常愛面子的民族,為了自己的面子工程,捨得為「美」花錢的人,當然還是有的。只不過他們花重金打造的房柱子,長的是這個樣子:






花費7000萬的金河豚


長的這個樣子






最酷最炫的企業廣告


是這樣子:






這種花錢買來的並不是「美」,而是「壕」。經濟快速增長的這三十年,真正多的不是精英,而是暴發戶。所謂「溫飽思淫慾」,富起來了,總想顯擺一下自己的「深厚底蘊」。




加上開放的市場引入了國際潮流,一些具有「國際眼光」的人,那顆附庸風雅的心便蠢蠢欲動,一心想要表現一下自己那上了一個檔位的審美層次,只可惜,他們對美其實並沒有什麼追求。




大部分的中國式審美,都以為單純的加法就是美,殊不知加法以上,還有減法。




只要能體現自己的壕就可以了,才不管壕得體不體面,於是鄉鎮村內最普遍的戶型,莫過於千篇一律的「歐式」小洋樓:






【審美的集體無意識】





更多時候,中國式審美的普遍低俗在於,不是人們不追求審美,而是對美沒有概念。




你怎麼知道在你眼中看起來low到爆了的穿衣打扮,不是他在出門前費盡心思搭配好的?




你怎麼知道你眼中的「清流」,在別人眼中不是一種俗氣?




在你看來,父母裝修的房子真是花花綠綠的辣眼睛;在父母看來,你裝修的房子真是冷冷清清太辣雞!




錢鍾書在《談俗氣》中就已經提出,「俗」這個字眼太主觀,不同層次人的審美,不管所處層次是高是低,永遠對其他層次充滿鄙視。




而在審美上,我們最欠缺的,莫過於對審美意識的培養。




我們的美術市場很繁榮,然而那依然是停留在學院、畫家和高端市場之間的小眾勃興,真正的大眾對「美」的認識,依然停留在一個無意識的階段。




大眾的教育,沒有美術。




可怕的不是審美奇葩,而是奇葩的審美代代相傳。










我們沒有辦法拒絕那些滿大街的商業廣告,沒有辦法拒絕那些鄉村歐式建築,我們所生長、所生活的環境就是如此。




我們甚至沒有權利獲取審美的教育資源,學校里老師一句「美術老師請假了」,就能名正言順地佔課補課。就連小學課本,這設計都丑得帶不動節奏:




中國的小學課本






日本的小學課本






我們沒有辦法拒絕那些潛移默化的影響,所能做的只有一點一點剔除。所幸的是當文化開始發聲,審美也跟著崛起,我們自然而然地開始思考:中國式審美到底該是個什麼模樣?




相信終有一天,我們的審美會被扭轉過來,國外設計師們眼中的中國,也再也不會是這個樣子:






這個樣子






以及這個樣子






視頻資料:《中國人的奇葩審美》




今天的文章由

 日本設計小站(ID:japandesign)

授權轉載




點擊下方「

閱讀原文

」查看

《2017國人審美到底處於怎樣的水平?》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普象工業設計小站 的精彩文章:

【腦洞清奇】這些店家,真是為顧客操碎了心!
【奇幻】想進入異次元空間?這裡有個缺口!
【手工DIY】去什麼宜家買收納,自己動手5分鐘輕鬆搞定!
【黑科技】逆天!玻璃智能成這樣,還需要什麼窗帘?!
【搞笑】你一個小鞦韆,還真當自己是忍者神龜啊!

TAG:普象工業設計小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