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愛是人類演化遺留的本能,還是後天成長的一場修鍊?

愛是人類演化遺留的本能,還是後天成長的一場修鍊?

心理Psychology

「為愛而生」小系列的上篇,或許給不少小夥伴灌了一晚毒雞湯:愛情的本質不過是些生物化學反應,作用機制和毒品差不多,戒斷時還萬分痛苦……大自然的腦子是不是被門夾了,才把這些禍害千年的生理、情緒、行為機制留給了人類?愛到底是人類演化遺留的本能,還是後天成長的過程中習得的產物?

(圖片來源於網路)

撰文:李萱

(劍橋大學心理學博士、上海紐約大學助理教授)

愛的演化

凡有人類社會的地方,幾乎總有愛情的身影,這已經成了一條舉世公認的真理。自《關雎》到網路小說,從《荷馬史詩》到《沙恭達羅》,愛情是文學藝術作品中永恆的主題,即便是在以包辦婚姻為主的社會中也是如此。人類學家們考察了包括古代中國在內的166個不同人類社會的記錄,發現這些社會雖然在文化特徵和生產方式上迥然不同,其中147個社會卻都存在著愛情相關的證據,如情歌或戀人私奔的記錄等[Jankowiak & Fisher, 1992]。這種普遍性或許可以從側面表明,愛情是人類的天性之一

這些玫瑰色的證據卻讓演化心理學家一度相當困惑。畢竟,從物種繁衍的角度來說,了無牽掛的性比多少要求真情和專一的愛要高效得多。絕大部分(97%)靈長類雄性,或是贏者通吃,讓強者坐擁後宮(大猩猩gorillaz),或是踐行自由主義,多打一炮是一炮(黑猩猩chimpanzee)[Dixson, 2015]。人類這樣以聰明理智見長的物種,怎麼還會把時間和生命(論普希金的死掉)浪費在花前月下?

演化心理學家又想了想:等等,人類不只要生,還得養呀

直立行走和龐大的頭顱雖然讓人類在智力和活動範圍上碾壓一眾靈長類近親,卻使人類嬰兒在出生時處於極為脆弱的境地。為使嬰兒在頭圍能夠通過產道,人類不得不採取「早產」策略,讓孩子在身體和大腦遠遠沒有發育完全之前就從母親身體中娩出。因此,人類嬰兒相比其他物種,有著極為漫長的成熟期:當四五歲的小猴可以獨當一面組建家庭的時候,四五歲的人類孩子才將將能夠打醬油呢。

漫長的成熟期意味著巨大的養育投入。在飢一餐飽一餐的遠古時代,瀟洒的浪子背後是一手抱娃、一手采果的單親媽媽;這些男性的昔日配偶不僅需要在覓食和育兒之間掙扎,還要時時提防其他求偶的男性是否會傷害自己的寶貝。相反,用情相對專一的男性不僅能通過捕獵為家人提供寶貴的高質量飲食,還可以多少保護自己的兒女免遭競爭者的毒手;他們的配偶也可能繼續生育[Opie, Atkinson, Dunbar, & Schultz, 2013]。這兩種成長環境中的孩子,生存與生育的幾率大小可想而知。

不動情、不負責的態度,其實是人類演化的過程中被淘汰掉的渣。

愛的養成

育兒過程與浪漫之愛的關係,卻不只是增加繁衍幾率而已。

你或許曾經注意到熱戀情侶那些智商崩壞的日常:兩個好好的成年人,突然開始像三歲孩子一樣相互說話,還要時不時使用一下那些嗲得突破天際、常人無法理解的小昵稱(海綿寶寶邪魅一笑);高冷的男神女神們,竟然會像樹袋熊一樣掛在戀人身上,沒完沒了地親親抱抱,年齡直減二十歲。事實上,研究者們發現,戀人與母嬰(也可能是父嬰、祖孫或嬰兒的任何主要照料者;下文為方便起見,一律以母嬰指代)互動方式的相似之處,多達十七種[Shaver, Hazan, & Bradshaw, 1988, in Fletcher, Simpson, Campbell, & Overall, 2015]。

為理解母嬰之愛的本質,心理學家 Harry Harlow 曾以恆河猴(rhesus monkey)為對象進行了一系列經典實驗。在他的部分研究中,他曾將小恆河猴置於時長不等的社交禁閉之中,不允許其與母親或其他小猴接觸。儘管研究者為小猴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安全的環境,這些社交禁閉依然給小猴們留下了嚴重、長久的身心創傷:當備受孤獨摧殘的小猴們從社交禁閉中解放出來時,一位小猴在五天後即絕食自盡;存活下來的小猴們的社交技能也高度受損,使它們難以與其他同伴進行互動,求偶也變得困難。這樣的實驗方法因其殘酷性遭到了強烈批評;然而,其發現卻為包括人在內的靈長類動物的社會性本質提供了強有力的實驗證據:溫飽之外,母愛同樣是生存的剛需[Harlow & Harlow, 1962]。

母愛是怎樣影響到孩子的心理發展,又是如何與的浪漫之愛聯繫在一起的呢?

心理學家 John Bowlby 和 Mary Ainsworth 認為,母親(或其他主要照料者)對嬰兒的主要回應方式是關鍵。照料者如能準確地識別嬰兒的需求(如:判斷某次哭聲是餓了、尿布濕了還是睏倦)並及時給予恰當的反饋(如:餵食、更換尿布或哄睡),便有助於孩子建立起對他人的信任和對自我的積極評價;照料者如不能準確了解孩子的需求(如:誤把孩子表示身體不適的哭聲認為是無理取鬧)或無法及時進行回應(如:斥責孩子的哭鬧行為),便有可能在孩子心中積累起對他人的不信任與對自我的不安全感。

這些對他人和自我的認識,則進一步影響到孩子未來的諸多人際關係:從小受到母愛良好滋養的孩子,在交友和戀愛過程中更可能享受愛情的親密,平衡伴侶和自我的需求,並把良好的回應模式帶到新的關係中。相反,那些照料者無法提供恰當的回應的孩子們,在交友和戀愛的過程中則有可能難以享受與他人的親密相處,或對伴侶的回應懷抱不切實際的期待,例如時刻希望對方給予關注。育兒早期親子互動的質量和孩子成年後對戀愛關係的處理,其實一脈相承[Hazan & Shaver, 1987]。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愛是敏感的關切,是及時的回應,是豐沛而穩定的情緒。親子之愛如此,浪漫之愛亦然。愛在人類演化的歷程中或許發揮了重大的價值;然而,愛這一人類生而有之的天賦仿若璞玉,還需要在後天養育過程中細細琢磨,才能散發其溫柔、堅定的本來光彩。

愛的見證

(圖片來源於網路)

心理學家Robert Zajonc及其合作者(1987)為了探索「夫妻相」(老夫老妻會越長越像)是如何產生的,曾做過一個有意思的研究:研究者找到了了五十五對結婚二十五年以上的夫妻,並取得了他們新婚時期的照片和婚後二十五年的照片。然後,研究者將這些照片打亂,請一些並不認識這些夫妻的吃瓜群眾來判斷誰和誰更相似。結果發現,群眾在給老爺爺老奶奶的照片「連連看」時,更有可能把真夫妻的照片放到一起;這一可能性不僅遠遠高於隨機幾率,也遠高於他們判斷新婚時期照片時的表現。可見,常年共同生活的夫妻,在外貌上的確會逐漸趨於相似

這是為什麼呢?Zajonc 等提出了幾個關於飲食習慣、生活環境、配偶選擇方面的假設:常年共同生活的夫妻飲食結構和生活環境(例如溫度、濕度、風力)高度相似,久而久之或許就「同胖瘦共起皺」了;或者,可能是大家二十五年前擇偶的時候,就在無意之間傾向於找那些和自己看起來相似的人。

然而,研究人員請吃瓜群眾將照片里的男女按照胖瘦排序之後,發現「老」夫妻之間胖瘦的相似程度,並不比新婚時期的高;查看了這些夫妻的背景之後也發現,他們都長期生活在美國中西部,社會階層也十分相似。因此,關於飲食習慣和生活環境的假設被排除了。這些夫妻二十五年前戀愛時,是否傾向於和自己容貌相似的人?這有一定的可能。但即便如此,這些老夫妻相貌相似度的增加又如何解釋呢?

研究者們提出了另一個可能性。在家庭生活中,夫妻需要敏銳地體察對方的情緒,並主動相互共情,彼此回應,才能長久維持幸福的婚姻。也就是說,一方高興的時候,另一方也真心感到喜樂;一人焦躁的時候,另一人也分擔這些憂愁。在共情的過程中,雙方會不自主地模仿出對方的面部表情(你聽到朋友提起傷心事的時候,是不是會不自主地皺起眉頭?)。久而久之,這些共同感受的喜怒哀樂便刻在了眼角眉梢:那些年一起活動過的面部表情肌肉群,一起大哭大笑留下的皺紋,都是實實在在的愛的見證。為驗證這一假設,研究人員請這些照片中的夫妻評價了他們婚姻的恩愛程度。果不其然,那些經常彼此分享、婚姻幸福程度高的夫妻,容貌的變化也會更明顯。

這項研究,大概是所有心理學研究中最浪漫的一個了吧。

為愛而生系列(上)

參考文獻:

[1]Dixson, A. (2015). Primate sexuality.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Human Sexuality. 861–1042.

[2] Fletcher, G. J., Simpson, J. A., Campbell, L., & Overall, N. C. (2015). Pair-bonding, romantic love, and evolution: The curious case of homo sapiens.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0(1), 20-36.

[3] Harlow, H. F., & Harlow, M. K. (1962). Social deprivation in monkeys. Scientific American, 207(5), 136-150.

[4] Hazan, C., & Shaver, P. (1987). Romantic love conceptualized as an attachment proc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2(3), 511.

[5] Jankowiak, W. R., & Fischer, E. F. (1992).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on romantic love. Ethnology, 31(2), 149-155.

[6] Opie, C., Atkinson, Q. D., Dunbar, R. I., & Shultz, S. (2013). Male infanticide leads to social monogamy in primate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0(33), 13328-13332.

[7] Zajonc, R. B., Adelmann, P. K., Murphy, S. T., & Niedenthal, P. M. (1987). Convergence in the physical appearance of spouses. Motivation and Emotion, 11(4), 335-34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原理 的精彩文章:

隕石來的那一夜,播下了生命的種子
一張通往計算機世界的地圖
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
2017諾貝爾物理學獎
重大科學發現=理性 「意外運氣」?

TAG: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