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專欄 愛在細節里

專欄 愛在細節里

以下圖文均來自東風隊里斯本站隨隊記者

——陶新蕾(《南方都市報》)

里斯本市中心以西是古老的貝倫區,地理大發現中,眾多航海家正是從這裡的港口啟程前往世界各地的,比如達伽馬。

等待啟航的還有沃爾沃環球帆船賽。7艘沃爾沃Ocean 65一字排開停靠在港內,2017-18賽季的沃爾沃環球帆船賽的不記分序幕賽將從這裡出發前往西班牙阿利坎特。

賽船上,各隊的保養團隊各自忙著,但也少不了跟其他隊里相熟的水手打招呼、閑聊;岸上,很多水手或工作人員,踩著滑板、滑板車在港內穿行……出發號角尚未鳴響,很難從這片寧靜的海聯想到賽時的驚濤駭浪。

較勁,都是暗地裡的。

「這是怎麼了?明明剛擦乾淨的呀。」孔晨誠發現船身上突然有了一點髒的,趕緊用手擦了擦,還好,不是劃痕,只是碰墊把船身蹭髒了。

20來米長的船,每天都維護得好像要剛下生產線一樣新。每一顆螺絲、每一根線,日復一日的,檢查再檢查……「這條船就是設計成船上活特別多,但每保養一處就學到一點新東西,學不盡。」孔晨誠說。

因為是上屆用過的船,東風號艙里的內飾上還是殘留了它從四大洋里搏殺過的痕迹。

這樣的塗鴉、這樣的小情緒隨處可見,在大本營里某個角落的一個文件箱上、在里斯本租用的餐車上……也在陳錦浩的航海服里,連續兩屆比賽,他都寫下了:永不放棄。

他說,他只是想著每次醒來拿航海服的時候,第一時間看到就是這幾個字,用來提醒自己。

做一名沃爾沃的水手,除了堅持,還有一個標籤就是較真。

據說收船那天,夏爾船長突然漫不經心地指著架在主桅杆兩側的攝像頭的線說,「為什麼我們這根線比曼福隊的多繞了兩圈。」在統一賽船的比賽里,任何一點差別都會帶來風阻的不一致,都可能會影響一場比賽的輸贏。

有些計較,是肉眼都看不出差別的。4日下午例行的出海訓練,試帆。0號帆升起,夏爾怎麼都覺得不太對,讓陳錦浩在船頭不停地調試。面積超過100平方米的帆,調試的鬆緊卻只毫釐間,跟繡花似的。

楊濟儒也在「繡花」。桅杆底部防腐蝕的防水圈,大概有1厘米不到位,他蹲在地上好久,一點點推到位,「不能用力拉,會扯松的。」

楊濟儒還負責船上的安全救生設備。

「我一巨蟹座,生生被逼成了處女座。」這個東北小夥子一邊說一邊給救生衣換AIS-MOB(一種可以安裝於救生衣或隨身攜帶的攜帶型應急示位報警裝備)。包括自己、隊友的生命安全,生死就在這些細節里。

量子物理學創始人之一Ludwig van der Rohe給當時已頗具威望的愛因斯坦寫信:「我想你進入量子物理這個神奇而美妙的新領域,我需要您的支持。」愛因斯坦回信說,「我對細節沒興趣,我只關心上帝創造世界時的他在想著什麼。」Ludwig回信說:「God is in the details.」

Love is in the details.

要歷時9個多月、跨越四大洋、總航程約45000海里的「海上馬拉松」,成敗在這些細節里,對帆船的愛、對遠洋航海的堅持、對勝利的渴望,亦在每一個微細處閃閃發光。

(這是東風隊內一對小情侶的滑板車,

停個車也這麼纏綿。)

(即將啟航阿利坎特,東風隊船員劉學

在休息日進城吃了碗面、理個髮,

還專門讓髮型師理了一個箭頭圖案。)

(大力水手不是吃菠菜吃出來的,

而是隨時隨地練出來的。)

感謝隨隊記者陶新蕾老師的走心報道,

關注《南方都市報》,關注更多東風隊精彩故事。

想看隨隊記者的所見所聞所感?

請關注東風隊微博、微信隨隊記者專欄。

今晚11點,沃爾沃環球帆船賽序幕賽(里斯本-阿利坎特)即將開賽!敬請期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