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太極拳解密之九:傳統楊氏太極拳

太極拳解密之九:傳統楊氏太極拳

有位網友跟我說了這樣一件事,說有一個人,通過網上播放的視頻,找到一位所謂的楊氏大師學太極拳,一見面,就跟大師說:我一看您打拳的視頻,就覺得您有真功夫,這位大師誇讚的說道:你很有眼光。

我在這裡提醒初學者,你要是通過拳架的視頻,就看出一個人有沒有太極功夫,你就不是初學者了,你至少達到宗師級的水準了。

現在許多人明白簡化太極練不出東西來,開始學習傳統太極,就楊式太極拳來說,到底什麼是真正的楊澄浦傳下來的傳統楊式太極拳,這個問題,始終困擾著初學者,下面我就講一下什麼是真正的、楊澄浦傳授下來的傳統楊氏太極拳。

楊氏太極拳,俗稱正路子,或稱大架子(到南方以後的稱呼就不說了)

傳統楊式太極拳,雖然是一套拳,但表現形式又分為母體架和拳架兩種。

一是,母體架:是核心架、原體架、基礎架、或者說功力架。

這套拳架,是傳統楊氏太極拳的核心,其表現形式,充分體現了球、圈、園、弧等等,構成了傳統楊式太極拳的母體架。

真正的楊澄浦的弟子,必須由楊澄浦手把手傳授這套母體架,這樣,才學到了楊式太極拳最核心的東西,非真正的弟子,根本就不教。

如果教的話,等於教兩邊,先教母體架,然後不斷地校正,再教拳架,又不斷地校正,很累很麻煩。

學楊式太極拳,必須先學這套拳架,這套拳架是母體,更規範,也更容易練出內在的東西,當練到一定程度,才能由師傅指引著練後期的拳架。 練到拳架,就偏重於發力了,必須把母體架練出一定的功力,才能學拳架,動作是由母體架演化到拳架的,但絕不能脫離母體架的範疇,也就是說,母體架的動作是原本的點,也就是出發點,從出發點出發的手腳動作等,才是正確的動作。

比如,摟膝傲步,摟膝是怎麼來的,是由母體動作演化出來了,這樣才是真正的摟膝。

母體架注重練出勁道,拳架注重發出勁道。

假如,沒學母體架,而直接學後期的拳架,第一,不是真傳,第二,動作變形的非常大,那麼錯誤也就大。

由於先學母體架,這是本,那麼以後即使學後期的拳架,由於不脫離本,即使練錯了,也可以再回到母體架上來,這樣就不會犯多大的錯誤,並且知道怎樣改正。

假如不學母體架,直接學後期的拳架,由於脫離的本,一旦練錯了,就像斷線的風箏一樣,沒有母體架的束縛,就會隨風飄蕩,造成練成什麼樣的都有。由於學拳者會把後期的拳架,當成原本的架,等於脫離了母體架這一步,直接走到第二步,那麼在後期的拳架上要是再接著練錯了,就會錯到第三步、第四步,造成變形非常大,練出內在東西的希望也就越來越遠。

小架即用架,今人習慣上稱「少侯架」;中架即練架,今人習慣上稱「健侯架」,此二架均為楊氏拳母架;

大架為母架的改造架,為楊氏拳子架,今人習慣上稱「澄甫架」。

小架、中架與大架相比,內容、練法要豐富、複雜得多:同是攬雀尾掤手,小、中架有肩圈、胸圈、腰圈三道圈,大架改造為一道胸圈;同為三趟雲手,小、中架有一開一合、兩開兩合、三開三合之分,大架改造為一開一合;同為兩趟倒攆猴,小、中架有貓撲、采挒肘靠之變手,大架改造為一翻一開走定勢;同為玉女穿梭,小、中架含有偷桃、轆轤、簸箕、傳梭等拳勢變化,大架改造為只取定式走四隅角;同為轉身白蛇吐信,大架減去了小、中架雀鵲穿枝變手;同為左右分腳變轉身蹬腳,大架抽掉了小、中架中的掛樹……篇幅所限不能式式列舉。概而言之,大架是楊澄甫對父健侯、兄少侯拳架加以改造之修定架。

小架是楊氏拳快架、用架、技擊架,中架是楊氏拳的慢架、練架、功力架,大架是在楊氏拳原有用架、練架基礎上,出於化繁為簡、變難為易、汰劣(如震足、發力等)存優、普及推廣、改革更新等方面考慮,而形成的楊氏拳新架。 這就是楊氏太極拳大、中、小架的實質。

二是,拳架:是由母體架,演化出來的拳架,是母體架的擴展、放大,變化。

練到拳架,就偏重於發力了,必須把母體架練出一定的功力,才能學拳架,動作是由母體架演化到拳架的,但絕不能脫離母體架的範疇,也就是說,母體架的動作是原本的點,也就是出發點,從出發點出發的手腳動作等,才是正確的動作。

練楊式太極拳,有四個要求。

一是,不許亂動。

二是,直接了當,一步到位。

三是,不許加入額外的動作。

四是,不許加入自己的想法。

下面用我學的拳架,在這裡指出一些人常犯的錯誤吧。

1,起式,抬起手臂後,往回拉一下在下按。

這裡多了一個回拉,這一個多餘的回拉,立刻就把下按應該練出來的功效給拉沒了。

陸續的有網友找到我,讓我指點一下拳架,幾乎都問到起式的下按是幹什麼用的,我就讓網友伸出雙臂,用下按,從上往下一拍網友的雙臂,網友就如同皮球一樣跳了起來,這就是下按的功效。當然,也有拍不起來的時候,前幾天有一位網友找到我,我開門一看,好傢夥,比我高半頭,寬一半,又厚一半,就沒拍起來,說明自己還有練得不夠深的地方。

但是,練下按,必須直截了當的下按。

太極拳,練出什麼東西,能達到什麼功效,不用別人說,練到一定程度,自己自動就會知道的。

2,右抱球。

有的人先要往左甩一下雙手,再往右甩雙手,再往前甩,成為棚,身子還往右轉。

既違反了直接了當,又增加了額外的動作。

本來動作嚴謹、規範、要求都非常高的動作,給練成甩手操了。抱球,傳統楊式太極拳的抱球,一是手掌抱球,二是手臂和胸口,要圈著球,這兩個同時達到要求,才是真正的抱球。

練出開跨沉襠以後,這個球,左右在兩臂的內側圈著,球的後面被胸口輕輕地推著,而下面,是在小腹。

(關於球,以後有時間再說吧)

太極拳分為外形的球,和內在的球,如果外形的球都不對,那麼,能不能練出內在的球,就可想而知了。 在東西的希望也就越來越遠。

3,左棚手

許多人左棚手,都是身子朝向西(背北朝南練)為什麼要朝向西,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因為推手,也沒有身子朝向西棚的,跟推手對不上,那麼,肯定是不對的,有一天在書上看到楊澄浦的拳架照片,一下子明白了,毛病沒有出在楊澄浦身上,而是出在攝影師身上,也就是說,楊澄浦的左棚是身子是朝向正南的,但這時,攝影師並不會太極拳,不知道定式在哪,這時沒有按下快門,而是等楊澄浦開始轉向左抱球的半途,給拍下來了,造成楊澄浦左棚手照片的定式,是身子朝向西的,那麼,許多人按照照片進行學習,或進行校正,才造成左棚手斜著身子。

(以上只是我個人的推測,由於我學的拳架,左棚手必須胸口朝向正南)

因為從內在來說,就是跟球有很大的關係,一旦身子朝向西,無法練出前弓步的開跨,不開跨,內在的球,根本就練不出來。

下面說說正確動作:

1,起式,抬起雙臂,必須直接下落,腿停,手臂必須到位停住,即使不同時到位,也不許再調整一下。

(要是總調整,就影響了整,就太極拳來說,最不好練的,一是沉,二是整)

2,右轉體抱球,身體、雙手,直接往右走,重心一到停住,其他地方必須到位停住。

抱球,這裡有接力、化力、蓄力,又有上護頭、下護身的意思。

3,右抱球定式,手掌抱球,同時手臂和胸口同時圈住球,同時完成到位,到位,就是抱好了球停住以後,抬腿、邁左腳時,身體紋絲都不許晃動。

4,左棚手,胸口逐漸朝向正南,左手臂,從下、往前、往上,到達稍高於肩,膝蓋停住,手臂必須停住。

從球的感覺來說,胸口慢慢推著胸前的球往前走(注意手臂與胸口的對應關係),而手臂,如同這個球的表面的下面、前面有塵土一樣,用手臂的衣袖和手,從、下、前、上,在圈著、並擦這個球表面的塵土,而右手,走了一個近似於起式的下按。

本來不想寫這篇文章,因為可能會引起爭議,由於師承不同,教的也不同,造成學的也不同。

比如,就弟子來說,都是弟子,有入室弟子、入門弟子、掛名弟子、記名弟子、學習班弟子、大波轟弟子,那麼教起來,也分為手把手教、真心教、糊弄教,湊活教、隨意教等等,都是教,學的東西不一樣,結果肯定也就不一樣,對太極拳的理解也不一樣,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造成現在說法很不一樣。

假如您對我這篇文章有意見,我只是把我學的東西,和練出來的東西給說出來了,至於對不對,本人不爭論。

下面推薦幾本楊式太極拳的圖書:

加入微信群一起和我們交流分享!獲取海量太極拳教程、視頻資料(最新增加40張DVD資料)、電子圖書,和我一起免費學習太極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 的精彩文章:

煉太極拳,要滴酒不沾?還是爛醉如泥?
馬雲的貼身保鏢是一代太極宗師,他是全國太極拳總冠軍,他的年薪是一百萬
太極拳靈魂是按照經絡的走向進行心、意、氣、形的運動,每一「動」都應是奇經八脈和十二正經的運行過
吳式太極槍源流(附:王培生先生太極拳視頻)

TAG: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