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昨天,女兒結婚了

昨天,女兒結婚了

昨天,女兒結婚了

昨天,女兒結婚了。一般而言,女兒出嫁時最不舍的人是父親。無論哪個國家,父親的這種複雜心情想必都是一樣的。西方電影里往往有這樣的鏡頭,女兒舉行婚禮時,父親拉著女兒的手交到女婿手中,意味著,監護權在這一刻發生了變化,從此,以前的家庭成員成了親戚。

前段時間我參加過一個朋友女兒的婚宴,本以為這位老兄在孩子結婚大喜的日子會非常高興的,可是,只見他讓席時分外的嚴肅和沉悶,我當時就想,此時的父親會是怎樣的一種心情?這種嚴肅和沉悶里包含了多少父愛?平時在女兒面前山一樣的父親,在女兒出嫁的那一天,彷彿這座山轟然倒下。昨天,我真切地體會到這種難以言狀的心情。

真主賜給我兩個孩子,兒子為長,女兒小,所以女兒小時就被我特別寵愛,從小就黏在我身邊,用我母親的話說:「你看姑娘都那麼大了,你還背在身上,也太寵了吧。」其實,我對孩子寵愛歸寵愛,但該教育的大事項一件也沒有落下。女兒從八歲開始封齋禮拜,之後便一直戴著頭巾到現在,四年大學期間,也沒有缺過齋拜。

記得女兒小的時候,我為了提醒孩子在吃飯前不忘念太斯米,提議全家選舉一個「太斯米組長」,女兒光榮地「當選」了。那時她在上幼兒園,只要她在家吃飯,我們每個人吃飯前嘴巴都要先動一下,哪怕念過了也要對她做個念太斯米的樣子,或者吃飯之前要大聲地讀出來,否則,凡是沒有被她看到或聽到,就會被認為沒有念,往往這時,她就要嚴肅地履行組長的「權力」,用稚嫩的聲音對犯錯者批評教育,那副認真的模樣至今記憶猶新。

有一段時間,為了讓家人按時禮拜,我提議大家把每次最後一名洗小凈的人叫做「馬木囊」。「木囊」是平涼老家方言,意思是慢吞吞的、落後的人。每當禮拜時候一到,全家人都爭先洗小凈,我當然爭不過孩子們,所以,往往第一名是女兒,最後一名是我。當我每天被稱作「馬木囊」時,才發現當初自己制定的這個「制度」有多不合理,因為衛生間只有一個,總會有人要最後一名洗。而我這個始作俑者,也只好每天傻笑著「自作自受」,接受女兒的批評,她還要大聲地宣布:「看!爸爸今天又是『馬木囊』。」

女兒長這麼大沒有買過名牌衣服和高價用品,也沒有進過專賣店。以至於結婚前婆婆帶她進專賣店買衣服時,她一臉茫然,不知道怎麼買,她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行,都可以!」從小到大,這孩子受我的影響不講究吃穿,反對奢侈浪費,平時穿的衣服、鞋子、護膚品都是最便宜的。訂婚後看著婆家送來的高檔衣服和首飾,有些不知所措。那天傍晚,她指著那些衣服怯怯地給我說:「爸,這些衣服也太貴了吧!」我說沒有關係,畢竟是結婚那幾天用得著的,太便宜了別人也看著也不好。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是人之常情。過去人們把女兒結婚叫「出嫁」,現在叫「結婚」,我倒喜歡「結婚」這個詞,感覺比較中性,不會太傷父母的心。望文生義,就是說女兒只不過結婚,並未走遠,和兒子一樣,家裡有事打個電話,她就趕回來了。但我總覺得女兒年齡有些小,在待人接物方面還有許多知識沒有掌握,有些禮儀還沒有完全學會。這麼快就要結婚,真有些措手不及。前幾天,我心裡有許多話想對她說,但始終沒有說出來……

女兒今年剛22歲,大學裡學的是醫學專業,這個專業比其他專業要多上一年,共五年,今年剛上大四,所以,結婚後還要繼續上學。不過最後一年其實也就是在蘭大二院實習,和醫生一樣的上下班。從當今社會普遍結婚年齡來看,她這個年齡結婚也不算太早,但也不算是太遲的。可是,對於注重教門的家庭而言,忙給女兒結婚是信士的三大緊急事務之一,不能不格外重視。

傳說大伊瑪目當年因為埋頭著述,把自己女兒的婚事推遲了,後來女兒結婚時,他向女兒要「口喚」,女兒說我不給你「口喚」,除非你在你每本著作上署上我的名字。所以,後來大伊瑪目的大名就叫艾布·哈乃菲耶,意思是哈乃菲耶的父親,他自己真正的名字「努爾曼」卻鮮為人知了。這也就是哈乃菲耶學派名稱的由來。我想,這個故事並非要說明哈乃菲耶的聰明或機智,故意要沾父親的光,最重要的是想說明,易思倆目對女兒成年後及時結婚的重要程度。

婚姻是人生大事,但現代年輕人講愛情,對教門相關規定漠不關心。有人問我這世界上有沒有真正的愛情,我說當然有了,但愛情的命短也是事實。愛情就像玩跳高,每當你打破一項紀錄,就會有更高的難度等著你去完成,遲早有跳不過去的時候。最好的辦法是把愛情慢慢轉換成親情。就像把種子埋進土裡,後來發芽了,種子不見了,但蔥蔥鬱郁的苗木卻日益壯大起來。把愛情轉為親情,說起來輕鬆,做到也不容易,這中間如果信仰不一致,價值觀不同步,那就很難轉化過來。

其實,我這女兒缺點一大堆,所以讓我有些這擔心。比如愛睡懶覺,脾氣大,性子急,說話太直等,都是我所擔心的。前些日子我就反覆地叮囑過,結婚是兩個不同家庭文化背景的人要走在一起,這就需要磨合,磨合就要做出犧牲,比如不能亂髮脾氣,還要吃虧忍耐等。結婚後就成為人們習慣看法中的大人了,在一個新的家庭中生活,就不能再像從前在家裡周末賴床睡到中午那樣,這個不良習慣一定要改過來。你在家裡懶一點,我和你媽都不覺得有什麼不妥,但別人不會這麼看,誰家都想娶一個勤快的媳婦。

那天,我重點給女兒說了平時說話的問題,我告訴她,到了婆家說話要特別注意,雖然說誰都難免說錯話,你在咱們家裡說什麼話都沒有人在意,但在婆家也許人家會計較。你的一句話,人家會解讀出N多個意思來,並且那些不好的話還會被累積記憶。避免說錯話的最佳措施就是少說話、慢說話,想好了再說,想不好寧可先不說,逐漸養成慢一拍說話的習慣。在說話前要留下思索的空間,比如先笑一笑再說話,其間有個緩衝的空間,在這不長的時間內,你就可以想出更妥當的語言來表述,這樣可以降低說錯話的概率。

感贊偉大的真主,女兒的婚禮分別在蘭州馬菇拜餐廳和西湖銀峰餐廳順利地舉辦了。讓我欣慰的並非是婚禮的場面有多大,而是蘭州諸多知己親友的蒞臨參加。尤其平涼老家的親戚和臨夏、廣河以及西寧的幾位好友遠道而來,送上衷心的祝福,讓我非常感動。更重要的是,親家也是書香門第,教門家庭,忠孝傳家;女婿海外留學歸來,飽腹經書,學業有成。一切事情歸真主定然,眼下看著各事都符合心意,至於未來如何,只能拭目以待,且走且看,現在誰也無法保證以後的事。

隨著客人們的陸續離去,女兒結婚這件事算是圓滿地畫了一個句號。送完客人,我大腦中緊繃的那根弦放鬆了,才感覺身心疲憊。回到家中,看到床頭女兒換下的衣服,才猛然意識到,那個家中唯一敢於「挑戰」我的人已經走了,恐怕以後再也沒有人喊我「馬木囊」了。宵禮後我給妻子說:「昨天接到外面的邀請,你收拾一下行李,多帶幾件衣服,這次我們出去的時間可能要長一點,再也不用急著往回趕了。」

文/馬石頭

2017.10.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馬石頭 的精彩文章:

與人為善的本色不能變
激起我們狂喜或恐懼的本能
如果允許,我們只祈禱三件事
人生的首要大事是弄清目標和方向
不要過分地為明天的事憂慮

TAG:馬石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