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末女首富」周瑩故里探秘

「清末女首富」周瑩故里探秘

「涇陽的父老鄉親們……」,這是熱播劇《那年花開月正圓》的第一句台詞。

涇陽是我的故鄉,這部劇講的就是我故鄉的人和事。趁著國慶得閑,就回去看了看。

小時候就聽村裡人講過安吳寡婦墳,但也只是聽說,並未去過,儘管我們的小村莊離那裡也就10里路。當時並不覺得「寡婦」有什麼看頭,這也是不求深入的表現吧。

女主角周 瑩的曾祖父周梅村,曾任清廷朝儀大夫刑部員外郎(相當於今天的副司局級),而且富甲一方,所以周瑩也算大家閨秀出身,並非電視劇所描寫的一般民女。

「清末女首富」周瑩故里探秘

她的娘家在三原縣魯橋鎮孟店村,三原與涇陽相鄰,這裡現存有周家大院,氣勢恢宏,在當地有「孟店周」之稱。清朝同治年間,回民起義燒毀了周家大院的16個院子,現僅存一院。

「清末女首富」周瑩故里探秘

「清末女首富」周瑩故里探秘

1868年,周瑩出生。也就是在這一年,清政府派左宗棠西征。左到陝西後,全力鎮壓回民起義。可以說,在周瑩出生前,周家已經敗落。

周家大院現在雖是文物保護單位,但並非旅遊熱門,甚至已冷清了很多年。這部劇讓它火了一把。進村的車排成了長龍,當地甚至出動了交警維持秩序。

「清末女首富」周瑩故里探秘

「清末女首富」周瑩故里探秘

「清末女首富」周瑩故里探秘

全國各地趕來的遊客在這裡窺視「清末陝西女首富」的秘密。導遊們也喋喋不休地給大家講這裡的寶貝,比如這裡的石雕、磚雕、木雕,他們稱為「雕刻三絕」。也可能我見的大院和文物比較多,這些東西雖然做工精良,但也並非多麼罕見。 我比較關注「物」後的人,以及這些人的精神世界。

周家大院的牌匾我很感興趣,比如「聞善心喜」和「見書手鈔」。第一句好理解。這第二句中的「鈔」其實同「抄」,也就是遇到好的句子和文章,便抄寫下來以便經常學習。這兩句實際反響了周家的家風,一是勤於學習,二是樂善好施。

吳家大院位於涇陽縣安烏鎮。和周家大院雖分屬兩縣,但相隔也就二三十里地。兩家也是世交,周瑩從周家走進了吳家,在娘家受教,在婆家成事。

「清末女首富」周瑩故里探秘

「清末女首富」周瑩故里探秘

「清末女首富」周瑩故里探秘

吳家大院更是火爆,二三里之外,車就排起了長龍。排隊參觀的遊客摩肩擦踵,以至於不得不分段放行。各種小商小販也在這裡找到了發財之路。村子裡就像過節一樣熱鬧。

一年半前,我曾來過這裡,偌大的大院門可羅雀。這也讓我深深體會到了影視對一個地域和景點的推動力。

吳家的祖先,據說唐朝時由江蘇遷來本地,為確保後輩永遠安寧,遂改名「安吳」。清初吳家發達起來。吳氏兄弟分為東、西、南、北、中五大家,又稱五大院,以東院最為興旺。周瑩婆家即是東院人。

抗戰時期,我黨在吳家大院創辦了聞名全國的戰時青年幹部學校——安吳青訓班,這也被認為是中央團校的前身。自1937年10月創辦,到1940年遷至延安,期間共培訓學員1.2萬多名,當時青訓班的口號是「振奮中華、培養虎將」,他們這樣唱到「今天我們在青年的故鄉,明天我們在解放的戰場」,每每想到這句歌詞,便熱血沸騰。

吳家大院北不遠處,便是吳氏陵園所在。吳家東院的五輩人都在這裡安葬,包括大家已經熟悉的吳聘。

「清末女首富」周瑩故里探秘

「清末女首富」周瑩故里探秘

「清末女首富」周瑩故里探秘

「清末女首富」周瑩故里探秘

陵園裡立著不少牌坊和石刻,但破壞嚴重,特別是很多石像的面部都被砸掉,一看就是上世紀60年代特殊時期的印跡。這些石牌坊及陪葬石刻,都是在周瑩接受慈禧誥封「一品夫人」後所立,但遺憾的是,周瑩死後並未葬入陵園。這其中有很多說法,較流行的一種,是說周瑩未生子嗣,不能進入吳家陵園。至於真實原因如何,我們已無從知曉。

周瑩死後葬在了距吳家陵園只有幾百米處的一個地方,現在已無跡可尋。歷史淹沒了一個舉世無雙的女人。直到這部劇的熱播,讓這位奇女子再次走入人們的視野。

在陵園裡,我還發現了一位著名人物:吳宓。這位國學大師竟也葬在這裡。吳宓也是吳家大院人,按輩分,應把周瑩叫嬸。

吳宓是清華大學國學院的主要創立者之一,僅看他的學生名單,就知道他有多厲害,錢鍾書、季羨林、曹禺……都是他的弟子。

「清末女首富」周瑩故里探秘

電視劇讓「周瑩」火了,也讓周家大院和吳家大院火了,這是好事,至少讓更多的人走入這裡感受歷史、體會傳奇,但如果我們的歷史和人文,都靠外力點燃則無法實現真正的文化自覺。這,還需漫長的過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