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包衣出身,盛寵多年,為何說乾隆的令妃比康熙的德妃高明?
原本,德妃和令妃,是兩個不同輩分的妃子,是很少被放在一起進行比較的。
但是,當你看完兩人的一生,會發現兩人還是有很多共同點的。
康熙德妃,在康熙十二年入宮,初入宮的時候,她只是一個小宮女,出身也不是很高,僅是包衣出身,但是憑藉著自身的魅力,她得到了康熙的寵幸,並且一舉得男,在康熙十七年,生皇四子胤禛。
圖片
雖然剛開始生下四阿哥的時候,因為位分不夠高,不能親自撫養孩子,但是她後來,也先後生下很多孩子。康熙十九年,生皇六子胤祚;康熙二十一年,生皇七女;康熙二十二年,生皇九女;康熙二十五年,生皇十二女;康熙二十七年,生皇十四子胤禎;在得寵的十年里,先後生下三個兒子,三個女兒,成為康熙后妃中生育子嗣最多的妃子之一。
德妃也從一個小小宮女,慢慢的成為後宮中舉足輕重的人,在康熙二十年,大封妃嬪的時候,她被封為德妃,成為惠宜德榮四大妃子之一,在後宮有比較超然的地位。
德妃多年來深受康熙帝的寵愛,甚至當時清宮規定:嬪妃過了50歲以後,不再侍寢。德妃卻在50以後,康熙還親自翻德妃的牌子讓她給自己侍寢。可見康熙對德妃的寵愛。
圖片
而令妃呢?她是乾隆的寵妃,同樣出身包衣,剛開始只是一個宮女,後來卻憑藉著自身的魅力,先後被乾隆封為嬪令嬪,封為令妃。
她也在十年間,先後為乾隆生下六個孩子,是乾隆後宮中,為乾隆皇帝生兒育女最多的一位后妃。乾隆二十一年,她生下皇七女;乾隆二十二年,她生皇十四子永璐,不過這個兒子,四歲就夭折了;乾隆二十三年,她生皇九女;乾隆二十五年,她生十五阿哥永琰,這也是後來的嘉慶皇帝;乾隆二十七年,她生皇十六子,不過這個孩子也早早的夭折了;乾隆三十一年,她生下十七阿哥永璘,後來被嘉慶冊封為和碩慶親王。
猛一看起來,德妃和令妃的經歷挺相似的,相似的出身,相似的經歷,相似的得寵,相似的生子數量,或許德妃更為睿智一點,因為康熙後宮中賢德美貌的妃子多不勝數,德妃能夠脫穎而出,想必也有過人之處。
圖片
然而,有一點,卻是個人以為,德妃比不上令妃的,那就是關於兒子間關係的處理問題。
既然身為皇上嬪妃,既然生下皇子,那麼無可避免的,很多妃子們,都希望自己生的那一個,能夠有機會榮登大寶,德妃的兩個兒子,四阿哥和十四阿哥,在康熙晚年的時候,都比較得到康熙歡心,眾人也都在猜測,儲君必定在二人之間產生。但是因為四阿哥從小沒有養在自己身邊,德妃更為偏心小兒子十四阿哥。
所以當四阿哥繼位的遺詔出來時,德妃竟然當眾說:實非夢之所期。意思就是說:四阿哥能夠繼位,是連我這個生母都沒有想到的,狠狠的打了雍正的臉。
也正是因為對四阿哥登基不滿,德妃遲遲不肯接受太后尊號,和雍正母子二人劍拔弩張,或許也是因為這樣的鬥法,極大的影響了她的健康,雍正元年就病逝了,享年64歲。兩個兒子之間本來就不太和睦,加上德妃偏心,不能對兄弟二人一碗水端平,也沒有很好協調他們之間的關係,反而火上澆油,所以即便同胞哥哥是皇帝,十四阿哥也沒有享到什麼好。反而雍正在位期間,十四一直被圈禁。
圖片
而令妃呢,她同樣有兩個兒子,但是,十五阿哥永琰被內定為儲君,深得乾隆重視,十七阿哥永璘,卻一心只想著吃吃喝喝,做個富貴王爺,沒有矛盾衝突,兄弟兩人的感情也很好,十五阿哥永琰登基成為嘉慶以後,也很照顧自己的弟弟,對永璘予取予求。
永璘剛開始被封為郡王,嘉慶查抄和珅府以後,永璘很喜歡和珅的府邸,嘉慶也毫不猶豫的將和珅府第賜給他作為慶王府。嘉慶五年的時候,以祝穎貴太妃七十壽未奏明,命退出乾清門,仍留內廷行走,可看出嘉慶對他的寬容;嘉慶二十五年,永璘晉慶親王。
在兄長的護翼下,永璘安樂無憂的度過了一世,在嘉慶二十五年,病重,嘉慶也親自去探視他,命進封親王;後來永璘去世,年55歲,嘉慶想到弟弟一生最愛玩樂,給他的謚曰僖,正是契合了他的個性。
對比雍正的同胞弟弟十四允禵,嘉慶的同胞弟弟永璘,過得才真是皇帝至親,吃喝玩樂的富貴生活啊。


※清朝規定嬪妃50後不再伺寢,康熙獨獨對她例外,她卻干一件糊塗事
※羋月的歷史原型,中國史上第一個太后,死前要魏丑夫陪葬
※為何剛結婚,李淑賢就想離婚?原來是因為溥儀的一個隱疾
※咸豐最愛的女人並不是慈禧,他死前給慈安留下密旨,可殺慈禧!
※年輕貌美的富家千金呂雉,為何嫁給大她15歲,還有私生子的劉邦?
TAG:小D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