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7年前因虧損從上市公司剝離,70後的他接任後終實現連續盈利,中國乳業將再添一家上市公司!

7年前因虧損從上市公司剝離,70後的他接任後終實現連續盈利,中國乳業將再添一家上市公司!

中國最大的民營農牧企業新希望集團掌門人劉永好的「乳業聯合艦隊」將實現獨立上市,而這也將是其繼新希望六和股份公司後的第二家上市公司。

2010年之前曾多年虧損,最終新希望乳業從上市公司新希望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即現在新希望六和股份公司,股票代碼000876)剝離。而在70後的席剛接任後,新希望乳業終於實現連續盈利,如今,高舉「新鮮」為品牌戰略的新希望乳業將再次開啟上市之路。

1

新希望乳業開啟獨立上市之路

原本打算境外上市的新希望乳業最終確定擬在深交所上市。國慶長假前夕,中國證監會披露了新希望乳業招股書,由此,也預示著新希望集團將迎來第二家上市公司。

招股書顯示,本次新希望乳業擬公開發行8537.1067萬股,占公司發行後股份總數的10%。本次IPO保薦機構為中國國際金融,律所為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會所為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

本次募集資金主要用於「安徽新希望白帝乳業有限公司搬遷擴建項目」,該項目建成達產後,公司產能將進一步提升。另外還包括營銷網路建設及品牌推廣、研發中心建設及企業信息化建設項目等。

新希望乳業主營業務為乳製品及含乳飲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的產品主要包括低溫鮮牛奶、低溫酸奶、低溫調製乳、低溫乳飲料、常溫純牛奶、常溫乳飲料、常溫調製乳、常溫酸奶及奶粉等9大類。一直以來,新希望乳業以「鮮戰略」為品牌綱領,著重發展低溫乳製品,通過重點布局、輻射周邊的發展方式,通過優勢區域布局開拓市場業務。

根據招股書顯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劉永好女兒、現任新希望六和公司董事長的劉暢通過其控股的Universal Dairy Limited公司持有新希望乳業72.8844%的股份,劉永好通過新希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持有新希望乳業17.4914%的股份,父女二人為新希望乳業的共同實際持有人。

2

7年前因盈利問題從上市公司剝離

其實,早在2001年,劉永好旗下的上市公司平台新希望(000876)就開始謀劃乳業業務。2002年,新希望通過控股或參股杭州雙峰、河北天香、鄧川蝶泉等國內多家區域型乳企,從而迅速組建起乳業的班底,並於2006年成立了新希望乳業。之後,新希望乳業又收購了昆明雪蘭、四川新華西、蘇州雙喜等,並在當地加強布局低溫奶產業鏈。

但是,收購了十多個區域品牌的新希望乳業業績表現並非盡人意。2006年、2007年凈利潤分別虧損1525萬元、2827萬元。

2008年,新希望再次出手以1億元收購內蒙古非常牛乳業股份有限公司51%股權,非常牛董事長李成雲被任命為新希望乳業執行總裁。

據了解,曾在伊利、蒙牛擔任冰淇淋業務高管的李成雲2006年自創非常牛,其在2008年7月加盟新希望後就提出「希望3年後銷售額能在現有基礎上翻2-3倍」。

不過,新希望乳業業績並未有多大改觀:2008、2009、2010年上半年其營收分別是13.7億元、14.7億元、7.176億元;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2008年是虧損1822.1萬元,2009年在李成雲的帶領下實現盈利,為424.99萬元;而到了2010年上半年,其虧損額又迅速擴大為2000.87萬元。

2010年2月,李成雲離職。接任者為精通營銷的副總裁席剛

根據此次新希望乳業招股書顯示,出生於1971年的席剛於2004年就加入新希望乳業。

李成雲辭職後的當年9月,上市公司新希望發布公告,為提高公司盈利水平,將擬以持有的盈利弱的新希望乳業100%股權與四川南方希望實業有限公司合法持有的四川新希望農牧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希望農牧」)92.75%股權進行資產置換。該項交易於2011年9月完成,至此,新希望乳業完成了在上市公司新希望中的剝離。

2015年,Universal Dairy Limited以6.18億元價款收購新希望乳業100%的股權。其後,新希望乳業經歷多次增、減資,2016年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

3

「慢」整合與「快」發展結合,業績大漲連續盈利

早期新希望乳業的虧損,也是因為公司尚在經驗摸索階段,而且收購的多為老牌區域型國有乳企,規模、產品結構、盈利狀況、企業文化都有不同,並分布在全國各地,整合壓力重重。

於2016年擔任新希望乳業董事長的席剛在今年7月舉行的中國奶業D20峰會期間表示,在併購整合上,新希望乳業韜光養晦,從業務、品牌、團隊、文化各方面,一項一項捋,慢火出細工,厚積薄發。如投入了大量資金和時間成本,對旗下區域乳企進行了資源整合和結構優化,逐步淘汰落後生產設備及管理方式,開始大力推進城市周邊的生態牧場及智能低溫工廠建設。通過深入的產業鏈改造,這些老牌區域乳企的品牌形象得到了煥新,並通過低溫、新鮮、高端的乳品重振了當地市場。

席剛認為,「整合可以慢一點,但在市場反應及技術創新上要『新、鮮、快』」。

近五六年,新希望乳業開始加速區域品牌的整合,並利用老牌乳企的區域及產業鏈布局優勢,大力推進「鮮布局」——將牧場、工廠及市場控制在城市150公里的「鮮半徑」內,並搭建全冷鏈保障體系,確保「從牧場到餐桌」各個環節的無縫連接。圍繞區域性的品牌優勢,新希望乳業已在全國建立了15座乳品工廠和12個自有奶源基地。

根據招股書顯示,這些年來,新希望乳業積極創新,2014-2017年6月底,公司共推出了10款主要創新產品,如首款以時間定義的鮮牛奶產品——24小時鮮乳,還有香蕉牛奶、澳特蘭低乳糖牛奶、活潤益生菌酸奶、城市記憶凝固型酸奶、初心飲用型酸奶等多個創新產品,都取得了良好的銷售業績。

招股書顯示,新希望新鮮低溫奶產品銷售額占銷售總額的比例逐年上升,從2014年的40.74%上漲到2016年的55.18%,到今年上半年佔比達到57.97%。

「快」「慢」結合的新鮮戰略,使得新希望乳業獲得了飛躍式發展。根據招股書,新希望乳業2014年、2015年、2016年以及2017年上半年營收分別為35.32億、39.15億、40.53億、20.85億;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5911.10萬元、3.02億元、1.5億元,9908.37萬元 。

作為新希望乳業董事長,截至今年6月30日,功不可沒的席剛本人也間接持有新希望乳業1047萬股,持股比例為1.36%。

按照席剛的規劃,目前新希望乳業的體量還比較小,但區域乳企整合依然有做大的可能性。通過精耕細作,每一個區域乳企做到10億~20億元的規模也並非不可能。而下一個階段重點是進一步提升市場佔有率,同時也不排除進一步向消費能力強、資源配置好的區域拓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胡說有理 的精彩文章:

要說謠言,這個行業實在太多,數數也有近20條!
15萬億的市場!聯想控股要做你家「無刀廚房」了!
那些被洋人強行帶走的稀世珍寶,有一個今天回家了!這次是三元的親兄弟出手的!
雅士利副總:我們的產品質量絕對是世界級的!他還說,跨境購及海淘嬰配乳粉一年至少少繳稅60億
遛個彎就要多花300元,京城金飾每克漲10元

TAG:胡說有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