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長假收尾,你的假期真的結束了嗎?
這兩天,一個恐怖故事廣為流傳,讓很多上班族不寒而慄:十一長假結束,又要上班了!
國慶中秋過後下半年只剩元旦可以放了......「能讓自己再浪幾天」的辦法,也只有被冷落了半年的「年休假」了!
團團給大家科普一下:年假、事假、婚假、產假、喪假,怎麼休?
按照以往長假過後的經驗,很多人在假期結束重返工作崗位後都會出現情緒低落、沒精打采,精神難以集中,對工作厭煩,甚至出現胃口差、失眠、頭暈頭痛等癥狀。
從心情放鬆、遊山玩水、親友相聚的假期生活,回歸到緊張有序的日常工作中,難免會有巨大的身心感受落差,患上「假期綜合征」,該怎麼調節長假後的身心感受落差呢?
1、調整作息 保證睡眠
十一期間,大多數人都會抓緊時間外出旅遊、走親訪友、盡情娛樂,作息時間被打亂,休息時間甚至比平時上班的時候還少。一旦回歸到正常的工作環境中,之前混亂的作息會導致晚上失眠、早起困難、白天犯困、精力體力差。
在長假的最後一天,要及時進入「收假」狀態,讓自己靜下來,避免高強度的活動、應酬。認真調節生物鐘,可通過休息或給身體補充營養得到緩解,要做到起居有序,保證有充足的睡眠時間。
2、調節飲食 清淡為主
假期聚會增多,飲食油膩,甚至暴飲暴食、煙酒無度,身體腸胃負擔加重,引起功能紊亂,即使沒到引發疾病的地步,但已讓人感到身體不適。
假期收尾時,飲食結構要以素為主,減少油膩,少糖、少鹽,以清淡為主,多吃粗纖維和水果蔬菜,多飲水,讓「不堪重負」的腸胃得到休息和調整,加速身體的新陳代謝,幫助胃腸道恢復健康。
3、喚醒身心 適當運動
長假期間,忙於玩樂、應酬,無暇運動。長假收尾階段,大魚大肉、缺乏運動會讓人感到渾身乏力,陷入「懶懶的」階段。假期即將結束,可以適當加大運動量,比如跑步、打球、游泳等有氧運動,有助於緩解疲勞感和緊張情緒。
4、重回工作 循序漸進
長假結束後,很多人回到辦公室看到堆積如山的工作立即投入到工作中,反而會增加焦慮,加劇「節後綜合征」的癥狀。
假期和工作是兩種不同的心理和生活狀態,七天長假期間,我們的身心已經適應了放鬆、無壓力的舒適狀態,假期結束,心理層面的感受很難立刻回到工作狀態中,所以要給自己一定的適應時間。
例如,上班前三天不要給自己安排高強度的工作,盡量安排一些計劃性、交流性質的工作,給自己一個緩衝調整的時期。然後循序漸進,讓自己從節奏上忙起來,從而快速恢復以往的工作狀態。
來源:網路


※沒有手機的童年,我們是這樣過的!
※為什麼你總是在感嘆「當時忍住就好了」
※中國人加給日本的道德光環有哪些?
※中國海軍少將在倫敦的一張合影,為何引發熱議?
※《萬神紀》新版:中原九萬頃,須由我寫下曆紀第一章
TAG:共青團中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