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身在職場多年後,你是否還有願景?

身在職場多年後,你是否還有願景?

在做了三年多的生涯諮詢,積累了近二百個收費個案,有了一千多小時的諮詢時數之後,我開始挑客戶了。我只做三類生涯問題的諮詢:願景規劃、生涯平衡和複雜的職場關係。

原因很簡單,我的諮詢收費不菲,這三類問題的來詢者一般比較有支付能力,這樣就比較容易建立合作的諮詢關係。而對於職業定位、適應問題的生涯困惑者,我希望更多以寫作、講座等公益的方式來支持他們,他們也可以尋求同樣能夠很好解決問題但是價格低一些的諮詢師。可是偏偏總有打著願景的幌子,來做職業定位諮詢的人,這些人分為兩類:

一類是迷信權威的。請原諒我的直接,這和一個解決不了生存問題的女孩非要買個正品LV、PRADA名品包是一樣的。花更多錢,解決的只是自己的虛榮心問題,買包不是為了用,是為了顯擺。買貴的諮詢不是為了顯擺,但卻是為了內心的安全,而不一定是為了解決問題。我們都知道,諮詢師的級別和收費只是代表了過去諮詢的經歷,積累的諮詢時數和滿意率,當然級別越高,職業資信也會越高。在能夠保證解決當下困惑的同時,自然是價格越低越好。又有誰不是從初級諮詢師開始的呢?

還有一類人,是分不清楚願景規劃和定位的區別。當一個人不喜歡自己所做的工作,在視野內進行了一些嘗試,無果而終之後,就開始有「夢想」了:一定有一個最適合我的工作,我做起來會特別開心,還倍兒有價值。可是夢了半天,只意淫出了一個特別嚮往的感覺,具體是什麼,根本沒想法,於是,就命名為「願景」。或者是看到張三李四做的工作非常光鮮,自己想做,沒有路徑,或者不願吃苦,於是就把那份工作幻化成為「願景」了。這些問題不是職業定位就是職場適應,根本談不上願景規劃。

那麼,願景究竟是什麼?願景就一定是高大上的嗎?未必。願景也是一種做事的方式罷了,只不過,願景是在用自己的天賦做實現自我的事情。

用自己的天賦,這是利用的手段。這就和剛入職場的職業定位不同了,定位的時候有兩種方向,一種是看自己有什麼能力,就找什麼工作,比如大學畢業,多數人都找了與自己專業相關的職業,因為自己似乎沒得挑,想跳專業?如果沒有相關的證書、實踐、門路熟人的話,就只能進入銷售、行政這些門檻低一些的職業了。還有一種是看自己喜歡什麼,如果一個學計算機的真是喜歡畫畫,沒的說,從基礎練起來吧。但說到底,定位憑的主要還是能力,能力有多大,選擇空間就有多大。這個時候,各種能力還處於萌芽階段,或者是開發階段,尚不熟練,未經檢驗,談不上是天賦。而願景就不同了,經歷了多年的職業歷練之後,天賦就會脫穎而出,雖經訓練而顯現,但又非訓練能達到,這就是天賦。運用天賦去做事,會非常享受其中,做事本身就已經在自我實現了。

我見過一個極有外交天賦的人,在一個相對陌生的大趴上,她能夠和很多人一見如故,迅速建立鏈接。我還見過一個極富洞察力的人,他能捕捉別人的細節,並準確說出對方的想法。這就是天賦,先天賦予,後天訓練,如果不加以利用,簡直就暴殄天物了。

運用天賦還不夠,願景需要滿足自我實現的價值。這裡面有個很有意思的悖論:自我實現既非高尚,又必須高尚。說到願景,很多人就會想到做公益,做慈善,做改變世界的事情,或者乾脆回到自我,做讓自己自由的事情。很多時候,這些都不是願景,而是被社會擠壓出來的目標,是一個「不高尚不成願景」的詛咒。但同時為什麼又必須「高尚」呢?這是因為在生存滿足了,發展實現了,精神自由了之後,就需要追求一些讓自我這個生命個體發揮更大價值的可能,這個價值,一定是與更大的群體,更永恆的時間相關的話題,從這一點來看,願景又是高尚的。

有個來詢者張山在IT行業,職業發展不錯,已經做到了部門總監,對於技術領域已經是輕車熟路。在他面前有三條路徑可選:一種是繼續做技術,做到大牛,其中有些還可以申請專利,下一步就是繼續發展自己的技術,甚至通過跨公司的方式建立自己在業內的知名度;一種是從技術轉做管理,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這在目前的公司里也有發展的可能;第三種是做一些自己感覺特別有意義,有激情的事情,但是具體是什麼,還不知道。

其實,這三條路徑只有前兩條走得通,而且都與願景無關。願景有一個最大的特點:不以資源為導向。願景不會在意現在的資源是否充足,而更多的是在意是不是自己想要的。而從職業發展情況來看,張山就是需要願景規划了:職業發展的還不錯,有賴以生存的能力,但是似乎缺乏意義和價值,尋求突破,但是沒有方向。

說到願景規劃,其實包括兩步:第一步是願景構建;第二步是願景實現。願景構建靠自由,願景實現靠資源,一放一收,相得益彰。

先說願景構建,我們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個自己的期待,這個期待或是美好的,或是怦然心動的,或是不做不行的。有人可能覺得正是因為沒有這樣的感覺才會迷茫,才會覺得滿腹才華、滿腦子想法而無處發揮。那是因為我們過的過於匆忙,而沒有聽到內心的聲音。可以自己梳理,也可以請專業人士梳理,區別主要在於效率,畢竟自我分析就像左右手互博,難度更大。

而願景的構建之所以困難,主要原因就在於多數人生活在一種並不自由的狀態,有恐懼,有畏懼,有限制,有束縛,以至於我們忽略了那些曾經讓我們興奮的事情,以至於我們不敢直視自己的天賦,以至於我們被種種噪音吵得迷失了自我。構建願景的方法很多了,主要是通過擺脫束縛,以更加自由的方式喚醒一個人內在的渴望。聽一位老師講敘事趨向的諮詢技術時,談到一個話題:告訴我,你狂野而寶貴的一生,準備拿來做什麼?這其實就是一種很好的願景構建的方式。

我在給張山做諮詢的時候,就在幫他看到,原來他自己總是把眼光放在自己有什麼資源上,而自己內心有一個特別的期待,就是助人成長。他在帶團隊的時候,和下屬的關係特別好,主要原因就是總是給下屬很多的支持,有人說這是領導力,但他從不覺得是要領導別人,而是由心自發地希望看到別人的成長。這既是他的天賦,又是他可以構建的願景。在諮詢的推進中,張山逐漸看到了讓他怦然心動的願景:他希望成為一名技術培訓師,未來有機會能夠辦一所學校,影響和幫助更多人就業。

這就是願景,深藏內心,一旦被激發,就會按捺不住。

願景不止於構建,還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願景實現。如果說構建願景本身一定不要考慮資源導向的話,那麼實現願景,就一定離不開資源整合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理想有多高遠,手段就要有多現實」。一旦願景出現,就需要把資源梳理出來,為願景所用。

梳理資源,有三層考慮:直接資源、鏈接資源、發展資源。直接資源是大家都看得到的,追求願景的人不缺資源,顯而易見,直接資源最容易拿來使用。比如張山,希望助人,那麼自己的IT技術就可以直接拿來助人。第二層是鏈接資源,看到所有資源之間的鏈接,也就是隱形資源的顯性化。比如張山就發現其實自己在帶團隊的時候和下屬的溝通比較通暢,進而發現自己的表達能力比較強,特別是在比喻上,能夠用最平實的語言解釋複雜的技術問題,即便是剛入行的人都聽得懂。於是,這樣的資源就可以和培訓助人結合在一起了。第三層是發展資源,也就是現在尚不具備,但是願景需要發展出來的資源。願景之所以稱之為願景,就是因為「看得到,達不到,心嚮往之」的,達不到的這個空隙需要發展出來新的資源來支持。張山就發現,自己需要有相關的技術認證,需要了解教育培訓行業,需要通過講課歷練,需要做未來創業的準備,需要……當願景出現的時候,這些準備,就變得清晰起來了。

有時候,願景就是這麼奇妙,沒有準備好的時候,它永遠不會出現,以願景之名追尋的只是內心那個狂躁不安的內心,稍有不慎就會陷入自己挖好的美麗陷阱。而一旦你靠了雙腳和臂膀走出叢林,走過沙漠,涉過河溪,準備了一身力量與平和心境的時候,忽然抬頭,天際邊竟會出現一道絢麗的彩虹,它不僅美,重要的是扣印了你的內心。這時候,遠方就不再是遠方,它是邁開腿的嚮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星月滿天 的精彩文章:

最不懂社交的星座男
成功男人背後是什麼星座女?
讓女生有安全感的星座男
二十幾歲職場疲倦期,怎麼辦?
同事之間的相處五要五不要

TAG:星月滿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