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需要分享的夢想是沒有感染力的夢想

需要分享的夢想是沒有感染力的夢想

前段時間偶然看到一句話:絕大多數人來北京的結局只不過是體面的離開。這句話就像是宿命一樣,提前預告了北漂群體的最終命運。當初因為青春年少、追求自由而來到北京,當青春枯竭之後,就到了拿上一筆青春遣散費返回家鄉的時候。

目標這種東西,空虛而又充滿不確定性,正因為這樣的屬性,所以免不了被一個又一個失敗者用早已迷失的眼光不斷解讀著。身在其中的人慢慢也被感染成了「無目標主義者」,想盡辦法達成「一鎚子買賣」成為了他們在僅有青春里,讓自己這段時光價值最大化的最佳手段。

當一個過客非常簡單,隨著環境變化而變化是人的本能。但每到這個時候,我才覺得一個人能夠保持一致性有多麼難得。大多數北漂者都是因為看見而堅持,只有極少數人是因為堅持才看見。

只可惜,我身邊鮮有這樣的人,奮鬥還沒開始或者才剛剛開始,就已經遇到了發展的天花板,卻又不自知。在這種認知下失去目標,並且因為忍受不了長時間一成不變的生活環境而離開北京是必然的。

每一份堅持中都有一份無奈。當一個人在描述另一個人堅持完成了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的時候,他一定無法體會到一個道理:所謂更牛,就是換個罪受。

每個人都有不高尚的權利。這是一句悲涼的話,同時也是一句只屬於失敗者的話。每個人都想變的更牛,但他如此充滿願景思考未來的時候,卻把後半句話拋之腦後。

因為在他們心中的邏輯是:所謂更牛,就是再也不用受罪了。我無意充當一個拯救者,也無意為人師表,但有的時候,分享自己的夢想確實是一種因為自己熱情洋溢而惠及他人的情況。

古往今來成大事者沒有一個人是可以獨自完成的,即使是在社會分工最不發達的時代也是一樣。想從一介草民成為帝王將相,沒有人的輔佐萬萬不可能實現。

大多數人年紀輕輕,也可能擁有一技之長,但卻是「夢想匱乏症」患者。他們自己的操作系統里不生產夢想,只能讓外人告訴他應該做什麼,一個人是工具還是成為操作工具的人,其實他們之間就差這麼一點點。

這個時候,就輪到夢想家出場,他是整場演出的組織者,設定角色是他必須要做的事情,而且這件事情擁有絕對的不可替代性。

說實話,我的目標根本不是在北京待下去,也不是在任何一個城市待下去,而是擁有選擇的權力。來北京只不過是沒有選擇的選擇,這距離我的目標還太遠太遠。

我一直在告誡我自己,同時也想告訴身邊的人:學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像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一樣,絕對不是躺在床上刷刷手機,看兩篇自以為有價值的文章,做一些自以為是的筆記就能完成。

直到現在,我才終於明白了什麼叫真正的「知行合一」,它並不是像字面描述的意思一樣,認為知在前行在後,知道了道理去實踐的意思。而是行中有知,知中有行的這麼一個過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游泳,我們知道了游泳的理論知識,但是如果不去行動,還是不可能學會游泳,同時在我們「行」的過程中又獲得了「知」,反過來又強化了我們的「行」,這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

「實踐出真知」這句話,在我看來「真「比「知」更重要。

好的夢想的確不需要分享,因為一個好的夢想在實現的過程中,夢想本身就有把身邊一切人卷進這個協作之中的能力,甚至是任何一個聽到這個夢想的人。

也許從這一點正好獲得了一個意外收穫,那就是證明了這個夢想,的確是一個值得奮鬥的夢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識新語 的精彩文章:

TAG:智識新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