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天津博物館藏——宋代仿古玉器賞析

天津博物館藏——宋代仿古玉器賞析

宋代是我國歷史上一個經濟大發展的階段,也是我國玉器發展的重要階段。由於宋朝國策抑武揚文,推崇理學,研究經學,厚古之風盛行。隨著金石學的興起,人們對古玉器更加重視,官宦學者熱衷於古代禮玉的搜集、整理與研究。在這種厚古崇古的思想環境下,仿古之風油然而生。特此分享天津博物館藏宋代仿古玉器給各位讀者。

天津博物館藏——宋代仿古玉器賞析

宋 白玉龍鳳形佩


長11.2、寬3.5、厚0.4厘米。玉質溫潤,潔白細膩,片狀雙面透雕。整體採用細陰刻線雕琢。璜兩端琢回首雙龍,圓眼、尖耳、毛髮分叉,嘴大張露細密龍齒,鼻上卷,頸部刻龍鱗紋。出廓上部雕回首雙鳳,下部雕勾雲紋,造型靈動優美,線條舒展流暢。

天津博物館藏——宋代仿古玉器賞析

戰國 龍形玉璜


長13.5、寬3.7、厚0.3厘米。青玉質,龍體下透雕變體鳳紋,兩面紋飾一致。通過比較可以看出,戰國龍形玉璜軀體較寬,身軀轉折遒勁有力,眼呈杏核狀,身軀滿飾較細密的浮雕三聯谷紋,地子琢磨規整,呈平面狀,充滿古樸厚重之氣。宋代白玉龍鳳形佩軀體較窄,相對較為流暢纖秀,飾以纖細流暢的細陰刻線雲紋,同時以陰刻線琢小圓眼,在龍首和龍身分別採用打窪和隱起的雕琢手法來呈現出輕微的內凹和外鼓效果,讓整器的立體感更強,也更靈動流暢,卻在一定程度上少了古拙之氣。

天津博物館藏——宋代仿古玉器賞析

宋 白玉龍紋韘(音同射)形佩


長6.4、寬4.6厘米。白玉質,溫潤潔白,採用透雕技法琢制而成,正面浮雕勾連雲紋,背面細陰刻雲朵紋和鉤雲紋,器中圓孔的上部和兩旁雕一夔龍,造型秀麗、工藝精美,是一件典型的仿漢代玉器作品。

天津博物館藏——宋代仿古玉器賞析

西漢 玉韘形佩


長5.8、寬4.5厘米。玉呈青白色,體略扁,一面弧凸,一面內凹,作不規則的橢圓形,中央有一圓孔,一面是勾連雲紋,周邊鏤雕龍鳳各一,此器形如雞心,俗稱玉雞心佩,是由勾弦射箭的韘演變而來,故名韘形佩。

通過對比,不難發現西漢玉韘型佩造型流暢自然,從邊緣到玉韘中心的弧度流暢連續,龍鳳以浮雕手法獨立呈現於玉韘所在平面之上,造型古拙有力、飽滿生動。宋代白玉龍紋韘形佩造型呈平面狀,玉韘大部分弧度較小,主體近乎平面,僅在邊緣處有一定弧度,比較硬挺,夔龍也和玉韘在同一平面上,造型纖細雅緻,卻不似西漢玉韘型佩之飽滿生動。在形態上彷彿給人些微纖弱之感。

天津博物館藏——宋代仿古玉器賞析

宋 白玉雙螭紋宜子孫璧


高9.7、寬7.3厘米。白玉質,通體晶瑩溫潤。透雕陰刻線出廓璧。出廓部分雕童子騎羊,下聯透空璧,孔上鏤刻篆書「宜子孫」三字,兩側鏤雕對稱盤曲雙螭。

天津博物館藏——宋代仿古玉器賞析

漢 宜子孫玉璧


高9、寬7厘米。青玉質,晶瑩溫潤,局部帶褐色沁澤。主體成璧型,上面出廓,東漢時期典型出廓璧形態。通體透雕,出廓部分透雕仰身鳳鳥。背面透雕一對相背遊動的螭龍,廓內外透雕「宜子孫」三字。構思奇妙。

天津博物館藏——宋代仿古玉器賞析

宋 白玉雲紋玉杯


高11.2、口徑5.1、寬7.1、足徑4厘米。白玉琢成,晶瑩透明,細膩滋潤,平口弧腹,腹壁有一定的斜收度,高圈足成喇叭形。腹外壁從上至下分五層紋飾,第一、五層為蓮瓣紋,第二、四層為捲雲紋,第三層為雲龍紋,底部有繩紋。外壁中部有一環形出尾柄。整件器物精細,紋飾華麗。

天津博物館藏——宋代仿古玉器賞析

秦 玉杯

高14.5、口徑6.4、足徑4.5厘米。青玉琢成,局部呈赤褐色,直口深腹,腹壁較直,微斜收,高圈足成喇叭形。腹外壁分四層紋飾,口沿下淺浮雕雲紋一周,腹部為乳釘勾連雲紋,下腹部為淺浮雕幾何形勾雲紋。近足處為花瓣紋。圈足上部以陰刻細線分五組,每組內有交叉的S形紋飾。全器雕琢精細,構思新穎,紋飾華麗。

通過比較可以看出,秦代玉杯腹壁較直,其上飾有典型時代特徵的乳釘勾連雲紋,杯底處轉折硬朗明顯,足頸處弧度較大。整器挺拔中正,充滿周正莊重之感。宋代白玉雲紋玉杯腹壁有一定程度的斜收,和足頸處弧度自然過渡。腹壁上的花紋也不再是古樸的勾連雲紋,而是具有宋朝時代特徵的蓮瓣紋和捲雲紋等紋飾。整器流暢典雅清新,迥異於秦代玉杯的莊重嚴肅。

天津博物館藏——宋代仿古玉器賞析

宋 黃玉谷紋觥


高10.2、寬11.8厘米。此件作品為宋代仿古玉作品,其造型為商周時期的盛酒器觥,而紋飾卻和原本的青銅器觥有很大的區別。觥本身為有著獸頭形器蓋的盛酒器,而此件作品的器蓋在外形輪廓上已不是生動明顯的獸頭形象,而僅以獸頭紋飾在光素器蓋上描繪而成,前端飾有兩柱,蓋身趴卧一條螭龍。觥身飾一圈乳釘紋。

天津博物館藏——宋代仿古玉器賞析

商父乙觥


高29.5厘米。觥蓋前端是昂然而出的獸首,牴角、雙耳凌空翹起,兩目圓睜,神態肅穆。蓋後端作牛角形獸面紋,雙耳翹出於器表。蓋的中脊浮雕一條小龍,長體卷尾,兩側是鳳紋,鳳的前方各有一條小蛇。觥體周身飾鳳紋,主鳳特大,長冠飄逸,昂首佇立,鳳爪置於圈足。其餘諸鳳長尾逶迤,各擇空間而居,因所處部位不同而各具形態。

宋朝進行漢代玉器的模仿,其特點總體上說較接近漢代玉器,但表現為紋飾上較滑軟。究其原因是因為琢磨宋代仿古玉的宋代玉匠的思想和審美觀終歸是帶有宋代的時代特徵,不可能超越時代的局限而躍入所欲追仿的古代。即使如式碾琢,玉匠所仿之古,也會帶有宋代的時代特徵,與其所追摹的前代玉器有一定的差別。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宋代的仿古玉藝術成就沒有其所追摹的前代玉器高。可以說是宋代玉匠運用自己的智慧、技巧,結合自己的審美和意趣在古玉的形制上有所發展創新。是結合了兩個時代的風格的藝術瑰寶。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文藏】頭條號!

海外最傑出的藏玉,溫索浦的收藏

婦好墓隨葬玉器賞析——王后·母親·女將

民間古玉欣賞 希玉閣又來了

欲知曉更多精彩內容請前往App Store或應用寶下載《收藏家》雜誌App!更多乾貨等著你!

天津博物館藏——宋代仿古玉器賞析


想了解更多藝術推介與藝術收藏,歡迎關注【文藏】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藏 的精彩文章:

《清宮海錯圖》:海鮮你為什麼那麼萌?
出土文物談「永生」 古俗民風話口唅
你想知道的硨磲知識,都在這裡了!
古人書房佳聯,收藏細品!

TAG:文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