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打不開的魔盒——日本核武裝論的前世今生

打不開的魔盒——日本核武裝論的前世今生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早稻田大學政治學研究科 石力銘

與日本當政者在公開場合對日本核武裝問題諱莫如深的態度比起來,眾多民間右翼團體和個人一直都是日本核武裝論的鼓吹手,其中就包括自詡民間軍事學家的日本軍事評論員兵頭二十八。此公原名齋藤號,長野縣人,是民間右翼勢力的代表人物,曾供職日本自衛隊,退役時軍階為陸士長,也就是「兵頭」。

兵頭二十八

兵頭二十八從1995年開始就陸續出版軍事方面著述,尤其是近年來一邊炒作中國威脅論,一邊鼓吹中國軍力不堪一擊,同時還主張日本應該核武裝,利用山嶽地形建設核打擊體系,並將核彈對準中國大城市,以此建立與中國的核平衡。不過兵頭二十八僅僅代表了日本民間右翼一貫的痴人說夢。在現實面前,是不會有日本政治家膽敢跨越雷池,帶領日本走上核武裝的道路,這其中有日本內政、外交、國際影響、技術限制等多方面影響。

贊成日本核武裝論的觀點主要基於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日本應保有一定的核威懾能力以保障自己免受核打擊。雖然攝於狹小的國土,日本無力構築能夠和中俄互保摧毀的核威懾平衡,但是日本可以學習英法和以色列,構築有限的核威懾能力,使潛在敵對國不敢輕易對日本進行核打擊。

第二,美國提供的核保護傘不能真正保障日本安全,即使日本遭受核打擊,美國考慮到自身遭受核打擊的可能性,也不會為了日本進行報復行動,日本遭受核打擊時還是應該由日本自身進行核報復。

第三,日本保守勢力一向喜歡炒作的中國威脅論。

第四,日本可能會從核武裝得到一些利益,比如大幅提升自己的國際影響力,擺脫美國的限制和保護等。

第五,對未來世界廢除核武器的悲觀考量,即核武器不可能被廢除,基於現實需要,日本也應該實現核武裝。除了日本本土保守勢力,日本核武裝論還得到了美國部分新保守主義者和歐美少數文化人的支持,比如法國作家伊曼努爾·托德(Who is Charlie的作者)。

針對日本核武裝的可能,日本官方和民間也設想了數種日本保有核武的形式。

首先是單獨核保有論,即日本獨立開發運用核武器,通常而言,日本核武裝論多是指單獨核保有論。這種觀點認為一旦日本獨自擁有核武器,那麼對於核武射程內的國家,日本在外交上的話語權將會大幅提升(即真理存在於大炮的射程之內),同時日本的核威懾能力將不受美國干涉,從而實現安全保障方面自主性的飛躍式提升,反過來保有核武器也可以讓日本具有先發制人的核打擊能力。

但是日本獨立開發核武可能引發的問題也是顯而易見的,因為這一行為公然違反無核三原則,破壞《核不擴散條約》,與北朝鮮別無二致,不僅會遭到美國的制裁,在中俄這樣的鄰國眼裡,日本儼然也是腦迴路令人無法理解的鄰國,進而招致中美俄三國的聯合制裁。而且日本已經部分批准了禁止核試驗的條約,研發核武器勢必要重啟核試驗。

其次,邀請美國在日本部署核武器的論調,這一主張的優勢即在於完全依靠美國的核力量,對於日本來說既節省成本,又能很快產生威懾力,但問題在於如此一來,日本本土的核打擊能力將完全受制於美國,與其說是日本的核能力,倒不如說是美國核威懾力在日本的延伸,不僅會加劇周邊局勢緊張,而且美國也不能將自己的核武交給日本代管。

圖/中青在線

再者,由田母神俊雄提出的美日共同核保有論,即效仿北約的做法,平時美國與盟國一同訓練核武器的操作和管理,戰時由美國向盟國提供核武器使其核武裝化。這一主張的優點在於迴避了《核不擴散條約》,同時也省去了多國交涉的必要,只要徵得美國同意即可。但問題在於日本同樣要放棄無核三原則,並且北約框架下的核武共享僅限於戰術核武器,這與日本期待的核威懾能力差距甚大。而且,在美國的盟友體系下,日本的地位明顯低於西歐盟國,與其說是與美國對等的盟國,倒不如說是馬前卒和看門狗,能否獲得和歐洲一樣的待遇是個很大的問題。

最後,是《核不擴散條約》體制改革論,即與其他締約國一道修正條約內容,試圖在條約框架下獲得擁核的合法權利。這樣一來可以避免與人以制裁之口實,但同時日本也要放棄無核三原則,並且這種旨在核擴散的「核不擴散條約」不僅邏輯上講不通,更得不到有核大國的支持。

無論哪種形式的核武裝論,日本意圖實現都要突破內政、外交、經濟、技術上的重重壁壘。日本現行政治體制下,要繞過無核三原則和和平憲法的限制進行核武裝幾乎是不可能的,最快的方式也許就是修改和平憲法,實現所謂的「正常國家化」。

在外交方面,日本首先就要獲得美國的默許。但是在核不擴散條約體制下,美國作為核大國顯然是與其它核大國有著更多共同利益,默許日本核武裝與默許北朝鮮核試驗並無本質區別,一旦日本突破禁區,那麼其它中小國家也會陸續跟進,而小國有恃無恐挑戰美國霸權的世界,絕對不是白宮想看到的。

在經濟方面,核武器研發和保管靡費甚大,據日本專家推算,維持對華最小限度的核威懾能力,至少需要兩百至三百枚配備核彈頭的巡航導彈,並且還需要大約三十艘左右的專用驅逐艦和潛艇作為發射平台,這部分預算就已經高達一兆日元,若再配齊陸基礎和空基核武平台,所需花費將是一個天文數字。而如今債台高築的日本政府又面臨著人口減損、經濟停滯、社會福利支出帶來的巨額赤字等一系列問題,財政支出本就捉襟見肘,還要應付美國的層層剝皮和安倍首相的好大喜功,再擠出預算搞核武裝,恐怕日本國民就得重回苛捐血稅的七生報國時代了。

最後,在相關軍事技術方面,日本同樣面臨諸多瓶頸。且不提鈈原料濃縮提純的技術難度,假定日本真能在三個月之內製造數千枚核彈,日本依然還面臨著怎麼把這些核彈扔出去的問題。通常而言,構築陸海空三位一體核威懾能力,需要配備可搭台核彈頭的陸基彈道導彈或巡航導彈,掛載核武器的戰略轟炸機,以及可以搭載潛射核武器的戰略導彈核潛艇。這三大件目前日本一樣也沒有,而日本要開發這些武器又面臨著諸多技術問題。

彈道導彈對於日本來說可能是最容易的一個選項,因為日本過去有著不錯的航天技術積累,有完整的火箭研發經驗。不過與火箭不同的是,彈道導彈還需要導航系統和大氣層再入技術的輔助。最重要的是還需要核彈頭小型化的技術支持,才能把核彈塞進彈道導彈里。這些方面日本幾乎都是空白,不過最近日本欲效法美國GPS與中國的北斗研發獨立的衛星定位系統「導」,若開發成功,未來可以用於支持彈道導彈的研發。

在轟炸機方面,日本的技術積累基本是零。戰後日本的航空工業遭到美國閹割,僅有的飛機製造經驗也僅限於自衛隊自用的F15和F2,以及所謂技術驗證機心神,民航客機方面三菱的MRJ支線客機至今難產。換言之,日本目前連完整的三代殲擊機研發能力都不具備,更沒有大推力航發的製造能力,而要從頭開始研發轟炸機,對於日本而言真是難於登天。

在核潛艇方面,日本有著技術實力雄厚的造船工業,也自主設計製造過多種常規潛艇。製造潛艇對於日本而言沒有太多技術難度,但問題在於日本同樣沒有水下核動力平台和潛射核武器的研發經驗及相關技術,從頭開始研發用於潛艇的小型核反應堆及潛射彈道導彈對於日本而言,同樣困難重重。

多方面而言,日本進行核武裝都面臨著諸多困難。不過比起政治、經濟、技術等方面多重阻力,還有一個最大的困難,那就是國民的反對。二戰的災難對日本平民造成的心理創傷往往是戰後出生的政客們無法想像的。特別是那些歷經兵燹的老人們更願意在和平年代對晚輩保持緘默,絕口不提痛苦的記憶。但是每到日本政府在戰爭面前蠢蠢欲動時,這些老人又會走上街頭,呼籲人們捍衛來之不易的和平。

日本反核集會

作為唯一一個遭受過核打擊的國家,許多日本國民幾乎是談核色變,雖然核武裝論支持者們將其諷刺為「核過敏」,但是他們不能否認一點,在原子彈的傷痛記憶消失之前,核武裝論在日本民間暫時不會贏得普遍的支持。也許隨著戰爭一代的逝去,這些記憶會逐漸消失,更多日本人為了實現國家的「獨立自主「擁抱核武裝論,但是這能夠給日本帶來足夠的安全感嗎?恐怕不會如此,再多的核武器也不能抹去日本歷史上的侵略?罪行,更不能給日本帶來鄰邦的尊重和信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軍工頻道 的精彩文章:

CR929遠程寬體客機為何選擇與俄羅斯合作?
055型驅逐艦裝112枚導彈,太少?
諷刺!美國嚴查網民購買高壓鍋和背包以製造炸彈,卻對槍械網開一面
巴基斯坦海軍參謀長回顧任內建設成果:將向中國採購新型護衛艦
特朗普與軍方高層舉行晚宴 稱這是暴風雨前的平靜

TAG:觀察者網軍工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