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銅鏡收藏與鑒賞:明代神仙人物多寶鏡

銅鏡收藏與鑒賞:明代神仙人物多寶鏡

這是一枚明代圓形銀錠鈕(亦稱元寶鈕)、雙重素窄緣神仙人物多寶鏡,直徑12.9厘米,厚0.7厘米,重310.5克。鏡背(圖1)外區素麵,內區圖案分為四層,上第一層為兩層闕樓(皇宮門前兩邊的樓),闕樓兩邊各有一隻相向展翅飛翔的仙鶴,左仙鶴下飾一鹿角,右邊仙鶴下飾一葫蘆,樓下為供案擺放有供果。第二層鈕兩側為兩個嬉戲的仙子,左邊起一人雙手捧寶物作進貢狀,一人作舞蹈狀,一人左手持靈芝興奮而至,一人左手執一條絲帶作侍者狀。第三層元寶鈕下方為一尊香爐,香爐兩邊各有兩隻寶瓶,寶瓶上插有花枝。寶瓶左邊有寶錢、犀牛角;寶瓶右邊有花葉和犀牛角。第四層最下部為一捆畫卷。銅鏡背面共飾十八幅圖案,這些精美的圖案構成了一幅人物百寶圖,以示人們的祥瑞、吉慶如意、財亨福鴻、平安長壽。鏡表面(圖2)呈黑漆色,油光溫潤,有綠綉斑點綴。鏡背圖案畫面為平雕,凸出鏡背較多,立體感強,輪廓分明,人物栩栩如生,多寶物形象逼真。

明鏡大多為黃銅質,鏡面銹色多為「黑漆古」,間有少許綠銹;但出土地不同,有的黑色黃中閃白。在眾多的銅鏡里,只有明代有這種造型奇特的製作工藝。中國最早用黃銅鑄錢開始於明嘉靖年間。「黃銅」一詞最早見於西漢東方朔所撰的《申異經·中荒經》:「西北有宮,黃銅為牆,題日地皇之宮。」這種「黃銅」指的是何種銅合金,待考。《新唐書·食貨志》又有「青銅」、「黃銅」的稱謂,分別指礦石顏色和冶煉產品,並非現在的銅錫合金與銅鋅合金。宋人洪咨夔撰《大冶賦》中又有「其為黃銅也,坑有殊名,山多眾朴」,指的是火法煉製的純銅。黃銅一詞專指銅鋅合金,則始於明代,其記載見於《明會典》:「嘉靖中則例,通寶錢六百萬文,合用二火黃銅四萬七千二百七十二斤……。」明末宋應星著《天工開物》卷十四《五金·銅》:「凡銅供世用,出山與出爐,止有赤銅。以爐甘石或倭鉛參和,轉色為黃銅;以砒霜等葯制煉為白銅;礬、硝等葯制煉為青銅;廣錫參和為響銅;倭鉛和瀉為鑄銅。初質則一味紅銅而已。」郭沫若著《中國史稿》第一編第三章第二節:「他們冶煉的紅銅成分很純,除天然的微量(0.1—0.2%)雜質外,沒有人工加入錫或鉛使成合金。」

神仙人物故事紋流行於宋、金時期。明代神仙人物故事紋除常見的仙人童子、八仙等題材外,還出現了人物出行、天上人間等新題材。按紋飾的組合方式不同,可分為以下三種:

一是僅以多寶紋作為裝飾。浙江武義縣博物館收藏的明鏡,環鈕飾由銀錠、梅花、荷花、畫卷、雙角等組成的多寶紋。二是在第一種的基礎上增加人物、仙閣、仙鶴、吉語等圖案,這種紋飾在吉祥紋中最為常見。三是鏡背裝飾仙閣、仙鶴、人物及多寶紋,人物數量有2人、4人至10人不等。孔祥星、劉一曼編《中國銅鏡圖典》第908頁,收錄山東嘉祥出土的人物多寶鏡,鈕上方飾仙閣、畫卷,兩側飾仙鶴。鈕兩側各飾一人,手托食盤作行走狀,近緣處飾多寶紋。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人物多寶鏡,紋飾與上述人物多寶紋鏡相近。但鈕兩側各飾二人物,鈕下方飾香爐、寶瓶。1993年上海市盧灣區肇家浜路打浦橋明光祿寺少卿顧從禮家族墓出土的人物飛天多寶鏡,鈕上方飾仙閣、仙鶴、祥雲,鈕兩側各飾三人物。鈕下方飾香爐、寶瓶及四人物,最下飾雙角等多寶紋。

與其他神仙人物多寶鏡相較,這面銅鏡特色之處還在於左仙鶴下飾一鹿角,右邊仙鶴下飾一葫蘆圖案,是明代多模板神仙人物多寶鏡之一,並不多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收藏洞藏 的精彩文章:

如何分辨真假青金石?
奇特的農民起義軍官印
1.5億元拍得乾隆玉璽 溫州神秘買主為何相中它?
衝破百年沉寂悄然潛入收藏市場的收藏品
國徽一元硬幣不再有 別一不小心就花掉了!

TAG:收藏洞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