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劉健:古代兩河流域對世界的認識

劉健:古代兩河流域對世界的認識

提要:兩河流域又稱美索不達米亞,意為「河間之地」,是世界文明發端地之一,被稱作「文明的搖籃」。美國學者克雷默曾用「有記錄的歷史上的39個第一」來概括蘇美爾人對世界文明的貢獻,如第一批學校、第一個史學家等。古代兩河流域對世界的認識大致可以歸結為宇宙世界誕生、宇宙世界構成和宇宙秩序建立幾個方面,這些認識散見於神話故事、史詩等作品中。其中,人類的誕生是宇宙秩序建立的重要主題。

與全世界的創世神話相似,古代兩河流域人認為神創造了宇宙世界,但不同時代、不同族群的神話略有不同。巴比倫人編纂的創世神話《埃努瑪埃里什》如此描述神創造世界和人類的過程。在宇宙誕生之前,世界一片混沌,「在上,天非天,在下,地非地」,這是開篇的第一句話。在一片混沌的水中,嫫姆是第一個有生命力的水域,眾神在其間誕生。第一對異性神是拉赫穆和拉哈穆,其次是安薩爾和基薩爾。巴比倫神話中該部分的描述基本來自蘇美爾神話。之後,創造宇宙的造物主登場。

在蘇美爾神話傳統中,安薩爾和基薩爾生育天神安。天神安分離天地,創造了掌管宇宙萬物的眾神,所以天神安是宇宙的創造者。而在巴比倫創世神話中,天神安與地神基生育眾神,分別掌管各種宇宙事務,馬杜克是其中之一。以馬杜克為代表的新生代神祇戰勝象徵老一輩勢力的鹹水之神提阿瑪特,將她的身體一分為二,上部為天,下部為地,胸部為高山,雙眼為兩河(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唾液為空中的雲朵。亞述人的創世神話基本沿襲自巴比倫神話,只是用亞述人的主神阿舒爾取代了馬杜克神的位置,因此可以推測亞述人的宇宙起源觀念與巴比倫人相似,只是在少數文獻描述中將阿舒爾等同為天神安。無論是蘇美爾神話傳統還是巴比倫和亞述傳統,天地分離都是宇宙誕生的第一步,下一步就是劃分宇宙區域,規定宇宙秩序。

蘇美爾人和巴比倫人都認為宇宙世界由天和地組成,天是眾神的居所,地是人類的住處。蘇美爾人「地」的概念中包含人類生活的人間和死者生活的陰間。巴比倫人則更加清晰地劃分了天地界限,宇宙世界中包含天、地、地下河和陰間。天分為三層,第一層最靠近大地,是星辰聚集之地;第二層是中間層,是眾天神所居之地;第三層即宇宙最頂端,是天神安的居所。而「地」專指人類居住的人間;人間之下是地下河,東西兩端有通道相連,是太陽神每日東升西落的通道;陰間在最底層,是死者居住的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摩爾多瓦國家葡萄酒節開幕
當好父母的「老師」
未來20年 北京城怎麼建
方漢奇、劉詩白獲得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
周篤文:《周文彰詩詞選》序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