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多姿多彩一子瞻之三

多姿多彩一子瞻之三

一、寫作方式

看《蘇東坡紀錄片》,在限定的時間內,隨性而寫。

二、心得感悟

作品雖顯稚嫩,但已是璀璨。

三、作品欣賞

1.雪泥鴻爪——追尋你的足跡,感知你的一生

吳越鑫

謹以此篇:

獻給我們每個人心中那個永不磨滅的偶像——蘇東坡

公元一零三七年,四川眉山蘇宅中。

一聲啼哭傳千里,眉山草木為之哭。

公元一零五六年,春至和風暖心田。

初別故鄉忘京去,京考才華初展露。

六一閱卷驚其才,嘆其名聲將掩己。

束髮而冠中進士,自此青雲步直上。

公元一零六一年,太守建成靈虛台。

因與太守不相合,假借靈虛諷其事。

數年太守已歸去,年少輕狂悔當初。

遂囑墓銘詩一篇,來消心頭後悔意。

2.讀詩之清新,品詞之豪放

馬鑫悅

蘇軾,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在藝術表現方面獨具風格。他的詞豪放洒脫,對後代極有影響。

被貶黃州期間,他寫下《記承天寺夜遊》抒發自己的感慨,「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者。」似一幅畫,卷掛在讀者的面前,百讀不厭,馨香飄遠。

他寫的《江城子·密州出獵》,「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體現了渴望被重用的無奈,一腔熱血最終被磨滅。

他寫的《水調歌頭》則表達出兄弟間的深篤情誼,也有親人無法團聚而遷怒於一輪明月的表達;「不應有恨,何事偏向別時圓」,更有著對普天下之人的美好祝願。

他的詩,流傳千古;他的詩,影響巨大。

3.一個人,一段文

郭鑫

還記得那個一生顛沛流離、仕途坎坷的蘇軾嗎?還記得那個「雪泥鴻爪」、人生失意的蘇軾嗎?還記得那個「會挽雕弓如滿月,親射虎,看孫郎」、滿懷豪情的蘇軾嗎?

父子相稱,兩代三人,同為「唐宋八大家」之列,「眉山出三蘇,草木為之枯」,這恐怕是對三蘇最高的評價了。其中最負盛名的當屬蘇軾了。現在的蘇軾不僅僅是中國之蘇軾,同時還是世界之蘇軾,蘇軾儼然是一個中國符號。美國餐館、大學、劇院,到處都能看見蘇軾的「身影」。

這一切,源於蘇軾考中進士的那年。

那一年,歐陽修在考場上看到一篇邏輯清楚、出彩異常的文章,當即說:現在人們還記得我,三十年後,恐怕人們只記得蘇子瞻了。這就開啟了蘇軾的仕途生涯。

剛上任的蘇軾意氣風發,在表揚聲中成長、恃才傲物,受不得別人半點說教。公元1601年,他與陳太守相遇了。陳太守非常嫉妒蘇軾,甚少理會蘇軾。蘇軾常向陳太守提出意見,但是對方從未採納。於是嫌隙越來越大,終於有一天爆發了。陳太守邀請他寫一篇序,蘇軾就藉此機會大發牢騷,暗含諷刺。誰料,陳太守一個字也未改。直到後來,蘇軾才知道當時是如此糊塗,並在陳太守的墓志銘上表達了自己的悔意。

蘇軾回到朝廷,不時受到褒獎,深得皇上寵愛,故此招得小人的拿一些莫須有的罪名安放到他身上。皇上聽信誣陷,這使得蘇軾被關押在御史台的監獄裡長達一百三十多天。

蘇軾因才華橫溢而遭陷害,卻也是因才華橫溢而結交好友。彈劾蘇軾,要將他置於死地的人多;可是,營救他的人更多。終於,蘇軾被貶至黃州。鵝毛大雪中,蘇軾踏上了征途,命運隨之也發生了重大改變。

蘇軾說自己是雪泥鴻爪般走過了一生,可他留下的是無盡的財富;蘇軾說自己是騎著蹇驢的行者,可他帶來的是源遠的傳承。才華與個性集於一身,伴著坎坷挫折成就一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芸芸麥田翻黃波 的精彩文章:

TAG:芸芸麥田翻黃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