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蘇聯俘虜日軍60萬,戰後只歸還了30萬,另外30萬去了哪裡?

蘇聯俘虜日軍60萬,戰後只歸還了30萬,另外30萬去了哪裡?

1945年11月,首批5000名關東軍戰俘被蘇軍押送至坦波夫州。這些戰俘大部分是日本關東軍的軍官,蘇聯人民用熱烈擁抱來迎接他們,據女市民多爾格娃回憶:「整個城市都被動員起來,我們在火車站等了好幾天,小日本剛下火車,立刻就向他們撲去,先是來個俄羅斯式的熱情擁抱,然後搶奪他們的東西,只是一會兒,他們就窮得連褲子都穿不上了「。這批日本戰俘很多都是高級軍官,隨身攜帶了很多好東西,如毛墊、枕頭,秋褲、棉褲,甚至照相機等。

1945年末的蘇聯,衛國戰爭剛剛勝利,正在開展戰後的恢復建設,坦波夫州位於蘇聯歐洲部分伏爾加河流域,屬於中央黑土區,以農業為主,大多數蘇聯市民的生活還很困窘,幾乎一貧如洗,基於對日本軍國主義的憤恨,所以日軍戰俘的隨身物品衣物都被熱情的市民席捲而空。

1945年8月9日零時10分,集結在蘇聯遠東邊境一帶的蘇聯紅軍外貝加爾方面軍、遠東第一方面軍、遠東第二方面軍 150多萬軍隊越過中蘇、中蒙邊境,向盤踞在中國東北等地的日本關東軍發起了突然襲擊。日軍迅速潰敗,並在8月15日投降,在整個遠東對日戰役中,蘇聯紅軍共擊斃日本關東軍和各類殖民武裝8萬多人,俘虜日軍約60萬人。這些戰俘在中國東北短暫拘押甄別以後,被陸續分期分批送往蘇聯國內的戰俘營。

大部分戰俘被安置到蘇聯的遠東和東西伯利亞,少部分被送往伏爾加河流域和南高加索頓河流域的羅斯托夫。由於鐵路和公路交通運輸工具匱乏,很多戰俘經歷了徒步的長途跋涉和公路鐵路混合輸送。為了安撫日軍戰俘,蘇聯人在押運前,有時候會欺騙日軍戰俘,告知將把他們通過西伯利亞鐵路運回日本國內,以至於在戰俘專列經過幾天運行,路過了一片」汪洋大海「時,有很多日本戰俘認為已經到了日本海的海邊,即將回國,後來發現取水煮飯時,這裡的」海水「居然是淡水,才知道他們已經到了西伯利亞深處——貝加爾湖。

蘇聯負責接受並管理日軍戰俘的機構是蘇聯內務人民委員部戰俘和拘押人員事務管理總局,該局於1939年9月19日成立,最初是為了管理被俘的波蘭官兵而設立。總局下設數個戰俘營管理局,戰俘營管理局下設各勞改所,這些機構負責戰俘的生活起居、勞動培訓、勞動分配以及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

最初的戰俘管理是粗放式的。由於戰俘數量太多,蘇聯人並沒有提前做好接收準備。以至於流傳過這樣的段子:上級通知說要押送過來200個鬼子,結果來了400多,炊事班就做了200人的飯,咋辦。於是連長命令炊事班集合,端起衝鋒槍,在鬼子吃飯前先用10分鐘時間掃射,這樣剩下200個鬼子的伙食問題就解決了。

日本戰俘進入各勞改所之後,按照規定先實行檢疫隔離和政治審查,為其半個月,包括洗澡消毒,將頭髮、腋毛等毛髮全部剃光,衣服放入乾燥爐里消毒殺菌。戰俘們逐一接受蘇方內務和情報機關的訊問,審查有無反蘇反共的劣跡,發現有戰俘從事過反蘇反共活動,就立刻被轉到專門的戰俘懲罰收容所接受懲罰。

戰俘勞改所每個月會對戰俘例行身體檢查,要注意這不是愛心泛濫的健康檢查,是身體檢查。戰俘們排成四排,脫得一絲不掛,冬天也是。檢查方法是由內務人民委員部的軍醫拉起日本戰俘大腿上的皮,根據皮肉的厚薄,分成若干個等級。肉最厚的為一等,下月起將進行高強度勞動,皮肉最薄的,下月起將降低勞動強度,給予適量脂肪營養。

蘇聯勞改營的生活極其艱苦,食物通常是不夠吃的。曾經有德國和日本的戰俘在一個勞改營里幹活,開飯的時候德國人仗著人高馬大去搶日本人的土豆,然後被看守發現拖出去毆打,並被教育「你們都是平等的!」據當年被視同日本戰俘,同樣關押在戰俘營里的偽滿洲貴族和高官回憶,他們跟溥儀一塊關在蘇聯的日子:「日子苦啊!餓(除了溥儀)。誰都吃不飽。老遠看見個馬糞蛋子都要撲過去,心想萬一是個燒糊了的土豆呢?」 。

戰俘營的飲食標準劃分成若干個等級,有士兵、軍官、將軍、營養不良症患者、病人、拒絕勞動人員和拒絕被調查人員等等,根據戰俘的級別、勞動表現和身體狀況來劃分,在1948年時這個標準有10個等級。蘇軍經常用伙食等級來分化日本戰俘,獎勵那些積極向組織靠攏的戰俘,尤其是有共產主義或左翼思想覺悟,能夠自覺與日本軍國主義劃清界限的戰俘,都會在生活上受到特別的關照。

蘇聯勞改局特別重視日本戰俘的政治學習。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戰俘人員將受到提高伙食標準的獎勵,理論學習積極分子將被送到休養房去過上十天到十二天的好日子,可以穿上清潔的內衣和睡衣,好吃好喝。蘇軍總參謀部情報部,海空軍的專業情報所,以及國家安全部克格勃會從中考察,物色並招募秘密情報員,這些積極分子會優先回國,根據蘇聯解體後的解密檔案,回國後繼續為蘇聯從事情報外圍工作,有名有姓的一千人以上。

日本戰俘們也有誤判的時候,1946年起,傳聞說蘇方可能將日本戰俘轉交給中國,日本戰俘們特別是將軍和高級軍官們立刻苦苦哀求蘇軍代表,無論如何請不要這麼做,他們懼怕中國人的報復,堅決拒絕返回中國。在各戰俘營清查戰俘人數,並計劃釋放到中國時,很多人都拒絕離開戰俘營,甚至還有為此切腹自殺的。他們很多人都沒料到,日本部分高級戰犯戰俘在中國天堂般生活待遇。

1947年蘇聯遣返日俘,上船前給配發一個直徑30公分的大黑麵包,用於航行中伙食。日本戰俘在碼頭上與蘇方人員依依惜別、滿臉淚水,情深意切,紛紛表示感謝這幾年「天祖國」蘇聯對他們的盛情款待,回國以後還要為繼續加強日蘇友誼而多做貢獻。上船以後,這些日本戰俘又全體把黑麵包扔出船外,同時罵一句:滾你娘的黑列巴,俄國佬的破爛。以至於海面上飄著幾千上萬個黑麵包,場面蔚為壯觀。有人會問,那麼艱苦的生活,日本戰俘為何會扔掉寶貴的麵包,回國途中吃什麼。原來,接俘船是日本政府派遣的,船上自備食物。

在俄的未歸國日本戰俘後裔,最有名的是俄羅斯自由黨的女黨首,伊琳娜·袴田,她爹是日本戰俘,但同時是日本共產黨黨員,很早釋放,後留在蘇聯,娶了俄羅斯妻子以後一直未回國,進入蘇共中央工作直至退休。另外,很多傳說中的日本戰俘和蘇聯女人的故事,事後證明都是人們的以訛傳訛,其實一共只有一百多個日本戰俘娶了蘇聯女人以後未回國,留在了蘇聯。

根據蘇聯勞改局的官方報告,蘇聯人曾經嚴重讚美過日軍俘虜,認為他們遵守紀律、作風嚴謹、吃苦耐勞,品質優良,是最好的勞動力,很多報告還要求盡量拖延遣返。日本人至今認為被蘇聯運往國內的關東軍不是戰俘,是非法拘留。

日本導演小林正樹的《人間的條件》和山本薩夫的《不毛之地》等影片均對此有過描述,這兩部電影都由仲代達矢主演,以真實史料為基礎拍攝。蘇聯解體後,日本NHK電視台還和俄羅斯合作拍攝過一個節目,《西伯利亞抑留俘虜的證言》的記錄片,片中提到1945年8月有超過57萬的日本關東軍和平民被扣留,至少有10萬日軍戰俘死在西伯利亞,而蘇聯人當年說只有5人。在《日俄關係中的戰俘問題》一書中提到,「蘇聯地方當局沒有做好接受如此眾多數目的戰俘的準備—住房不足、冬衣緊缺、糧食和藥品也匾乏,由於這些原因,在1945一1946年冬天,在日本戰俘勞改營里出現了較高的死亡率。根據官方統計的數據,總共有55000名日本戰俘死掉了。」

多年來,日本方面認為大約有十幾萬關東軍戰俘死在蘇聯的勞改營里,蘇聯時期一直對此保密,按蘇聯解體後的解謎檔案,俄羅斯提供給日方的數據對照,1945年大約有接近60萬關東軍戰俘被押往蘇聯內地,後期回到日本的大約有47萬人,戰俘營有記載的死亡記錄有5萬多人,中間的缺口、少量留在了當地、大部分沒有記錄在案,基本認為也是死在了遠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劉說事 的精彩文章:

一戰的失敗者德國,為什麼能夠在二十年後發動二戰?
冷兵器時代世界最強的軍隊是?
抗日戰爭時期,為何日軍愛和中國士兵拼刺刀?
為什麼德國不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之一?
歷史上宇文護推翻三個皇帝,但為什麼他自己不稱帝?

TAG:小劉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