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入秋三分虛!女人秋季要「暖養」!

入秋三分虛!女人秋季要「暖養」!

一場秋雨一場寒,入秋後陽氣衰退,寒氣漸長,各位要多艾灸以溫補陽氣!

一夏無病,入秋三分虛!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夏天時還覺得自己身強體壯,可一入秋之後,就感覺身體慢慢變虛弱了,尤其是多見於女性灸友——手腳開始冰冷、感覺氣虛無力、而且經常犯困!正印證了一句古語:一夏無病,入秋三分虛

夏季自然界陽氣旺盛,人體與自然界相交融,也隨之陽氣充足,而《黃帝內經》有云:「陽密乃固」,意思與「正氣內存,邪不可干」類似,都是說陽氣充足了人難以生病,所以我們夏天往往很少生病,而我們在夏天艾灸也多是為了「夏治冬病」。

而秋天是一個特殊的季節——由極熱的夏季轉換到極寒的冬季,陽氣整體呈現一個下降的趨勢,陰氣(寒氣)呈現一個波動性的上升趨勢,用四個字來形容,那就是「陽消陰長」,表現在人體身上最常見就是手腳冰涼。而女性體質屬陰,相對於男性來說更容易出現陽氣虛弱的情況!

故而女性秋季養生要注重「暖養」!而「暖養」的方式好多種,其中毫無爭議的首選應當是艾灸,溫補陽氣,艾灸第一!艾灸溫補陽氣的作用體現在兩方面,一個是柔中帶鋼滲透力超強的艾熱,再一個就是艾煙中的艾葉精油物質,凝聚了艾草藥效的精華,可附著在皮膚上,滲透進經絡,化除寒濕於,疏通經絡。

那麼,女人秋天如何「暖養」?

艾灸腰腹,暖子宮 !

首先要知道的是,腰腹部是女性非常重要的部位,生殖系統中的子宮、盆腔都在這裡,女人的生殖系統最怕冷。「只顧風度不顧溫度」的直接後果就是月經不調和痛經,嚴重的還可能影響生育!

背為陽,腹為陰。艾灸背部穴位可溫補陽氣,艾灸腹部穴位可化解寒氣,雙管齊下,事半功倍!其中,背部溫補陽氣的穴位以命門為首,這個穴位我們前天已經討論過了——命門穴中藏有命門之火,是人的先天之火,只有命門之火旺盛了,腎臟才能得到溫養而發揮正常的功能。

暖宮艾灸穴位:

命門

八髎

關元

歸來

艾灸胃脘,暖腸胃 !

在腹部,肚臍上方5寸、4寸、2寸的地方有三個穴,分別叫做上、中、下脘。 中醫根據脾胃的作用,也將其命為倉廩之官,也就是人體的後天之本。其中,中脘穴在胃的中部,佔據了胃的主體部分,因此對於脾胃疾病的治療效果是最好的,所以理所當然地成為溫胃的常用穴,秋季胃寒可多灸它。

除了艾灸,秋季還要少吃寒性、生冷食物,尤其是畏冷、手腳經常冰涼、易傷風感冒以及處於生理周期的女性更應注意。女性秋季可多吃些大棗山藥粥、五色粥等粥品,北芪党參燉羊肉、蘿蔔排骨湯等葯膳煲湯,能溫補血氣、增強體質和抵抗力,做菜時還可放些姜、胡椒、辣椒等有「產熱」作用的調料。

暖腸胃艾灸穴位:

胃俞

中脘

神闕

足三里

泡腳,暖全身!

俗話說:「寒從足下生」,那麼想要去除「寒」,也要從腳上下功夫,泡腳就是最簡便的一個方法!民間諺語有「睡前洗腳,勝吃補藥」之說。雙腳作為人體穴位最密集的部位之一,僅腳踝以下就有33個穴位,佔全身穴位的10%!通過泡腳能很好的溫補陽氣,刺激經絡,調整人體臟腑機能。

「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腳不僅是足三陰經的起始點,還是足三陽經的終止處,這6條經脈之根分別在腳上的6個穴位中。晚9點泡腳最能養腎——之所以選擇這個時間段補腎,是因為此時是腎經氣血比較衰弱的時辰,在此時泡腳,有利於滋補腎經氣血,對於秋後的虛弱可取到很好的緩解!

女人秋季要暖養!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聲明:文章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如有疑問請聯繫我們,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艾堂不僅僅是艾灸家 的精彩文章:

你的內臟有沒有炎症,按這幾個穴位就知道!
祝賀湖北十堰中艾堂今日試營業!
今日寒露,艾灸任督二脈補陽氣!
注意!你的假期餘額不足,國慶長假結束後養生要點
艾灸和氣血、經絡、元陽的關係,你不可不知的保健知識

TAG:中艾堂不僅僅是艾灸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