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北京白雲觀:摸猴請福拜銅騾感受老北京傳統的人文習俗

北京白雲觀:摸猴請福拜銅騾感受老北京傳統的人文習俗

北京白雲觀:摸猴請福拜銅騾感受老北京傳統的人文習俗

白雲觀牌樓

在北京,可以肯定地說,白雲觀是我去過最多次的地方。

無論是逢年過節,還是普普通通的日子裡,一年四季里,似乎我一有空,就去到白雲觀轉轉。我也帶過很多熟悉的男女朋友,隨我去過白雲觀。

我去白雲觀最多的地方應該是白雲講堂,白雲觀自從設立了白雲講堂以後,白雲觀經常舉辦傳統文化講座,只要我不出差,在北京有空,就前往白雲講堂聽課。我聽過白雲觀李信軍道長的中國茶文化的講座,樓嘉詠道長的道家經典的講座,也偶爾觀摩參加過白雲觀後院雲集院內的八段錦、太極拳普及班等。白雲觀監院李信軍道長,不但書法造詣深,而且中國傳統知識淵博,同時深得太極大師的真傳,也是一位太極高手。當然,我喜歡到陳理真道長的小屋裡,品他福建家鄉的上等白茶、聽他的古琴演奏曲。

我先概述一下北京白雲觀歷史

解放前的白雲觀

白雲觀邱祖殿內的「癭缽」,邱祖羽化後,就在此處。

邱祖殿。

老律堂。

白雲觀是著名的全真派道觀,全真派的三大祖庭之一,有著全真天下第一叢林的稱號。白雲觀位於北京市西城區天寧寺橋北、白雲觀街上。解放前,白雲觀屬於郊區,去白雲觀趕廟會實屬不易,要出西便門,騎驢坐轎才可以到達。現在的白雲觀在西二環天寧寺橋北,實屬於北京繁華的鬧市區了。去白雲觀已經太方便太方便無疑了。

白雲觀始建於唐開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據唐朝劉九霄《再修天長觀碑略》所記,唐玄宗為了「齋心敬道,奉祀老子而建道觀」,所建幽州的天長觀,即現在的白雲觀。

白雲觀應該是因為長春真人邱處機遠赴中亞覲見成吉思汗勸誡止殺而名聲大振。1224年,邱處機遠道歸來,暫住在還叫太極宮的白雲觀。1127年成吉思汗遣使,「傳旨:改北宮仙島為萬安宮,天長觀為長春宮,詔天下出家善人皆隸焉,且賜以金虎牌,道家事一仰神仙處置。」其中的「神仙」就是指邱處機。本觀由此更名為「長春宮」。同年(1227年),丘處機在長春宮羽化,其弟子在該宮東面的下院興建白雲觀及其中的處順堂安葬邱處機,處順堂就是今天白雲觀內的邱祖殿。

元朝末年,長春宮的殿宇傾圯。明朝永樂年間,以處順堂為中心進行修繕和擴建重建白雲觀,正統八年(公元1443年)改名白雲觀。

清朝初年,在白雲觀方丈王常月道長的主持下,白雲觀進行了大規模重修,奠定了今天白雲觀的規模。現存觀宇建築是清代康熙四十五年重修,彩繪牌樓、石砌山門、靈官殿、玉皇殿、老律堂(七真殿)、丘祖殿和三清四御殿。解放後曾對白雲觀多次整修,1957年,中國道教協會成立,會址即設於白雲觀。

白雲觀摸猴

白雲觀石砌山門

白雲觀的牌樓規模宏大保存完好,白雲觀牌樓就是現在的進門收費處,白雲觀的門票10元。到白雲觀以道家觀宇為主的景區遊覽不用自帶香,購買白雲觀的一張門票即贈送一盒環保香。白雲觀的牌樓建於明正統八年(1443年),為四柱七樓木結構牌坊、歇山式建築。牌樓前後都有匾額,前書「洞天勝境」,後書「瓊林閬苑」。

白雲觀石砌山門古樸厚重,山門是明代的建築,面闊三間,單檐琉璃瓦歇山頂,漢白玉雕花拱券石門,三個門洞象徵著「三界」,左面的是地,右面的是人,中間的門是神仙走的。跨進山門就意味著進入「三界」,進入神仙洞府。現在遊客都從中間的山門進入白雲觀,只要進入白雲觀,你就是「神仙」了。白雲觀山門檐下懸掛「敕建白雲觀」鐵制牌匾,山門前有巍然的石獅、高聳的石制華表等物。山門石壁上雕刻著流雲、仙鶴、花卉等圖案,其刀法渾厚,造型精美。

到了白雲觀的山門,就進入了老北京趕白雲觀廟會「摸猴」習俗的環節了。白雲觀山門中間券門東側浮雕中隱藏著一個巴掌大小的石猴,就是「摸猴」環節的第一隻石猴,如今這隻石猴已經被遊人摸得鋥亮。當年老北京有這樣的傳說:「神仙本無蹤,只留石猴在觀中。」白雲觀的石猴便成了神仙的化身,來白雲觀的遊人都要用手摸摸它,討個吉利。白雲觀內共有小石猴三隻,分別隱藏在不同的位置。摸完這隻石猴,先不要急於進入神仙府邸。因為另外一隻石猴,就刻在山門西側的八字影壁底座上,這隻石猴旁邊還雕刻有一隻吉祥的小鹿,鹿即祿的諧音,也可以隨手摸一下。摸完第二隻石猴,再從中間的山門,進入白雲觀內參觀。

這位美女摸到了第三隻石猴。

第三隻石猴,隱藏的最神秘,當你參觀完白雲觀中路、西路的主要景點後,一般都從後院轉過來,到白雲觀的東路參觀,這個時候,白雲觀大多數景點都已經參觀完畢,應該屬於精疲力竭了。若是沒有熟人指引、不誠心尋找,遊客和信眾們是很難找到這隻石猴的。第三隻石猴就刻在白雲觀東路最北端的雷祖殿前九皇會碑底座上,靜靜地期待著有心人的到來。白雲觀故有「三猴不見面」之說。現如今,白雲觀內有五隻石猴。一隻在進入山門後,重修白雲觀的石碑上,一隻在元辰殿對面石刻的十二生肖影壁上的生肖石猴。

平日里,朋友們和我去白雲觀,我都會做導遊,三隻石猴都會摸到。

拜神獸銅騾摸銅騾 手到病除

進入西路參觀,一匹酷似駿馬的銅獸非常醒目,安放在石台至上。當走近銅獸仔細端詳,銅獸的造型竟然為騾身、驢面、馬耳、牛蹄,因此,很多人稱它為「四不象」。其實,在道教文化里,它的正名叫「特」。傳說「特」是日行千里的神獸,康熙皇帝下江南的坐騎。傳說,「特」具有奇特的功能,人哪兒不舒服,只要先摸摸自己不舒服的部位,然後再摸摸「特」的相對應的部位,即可手到病除。當然,進行這項習俗時,要用道教的禮儀,拜一拜神獸「特」,用面部親親神獸「特」的面頰。因此,遊客看到神獸「特」時,是瓦亮瓦亮的黃銅本色。

特別介紹一下,白雲觀的神獸銅騾「特」,原為北京朝陽門外東嶽廟的陳列寶貝,文革期破四舊被查收,後來被被移至此處。北京朝陽門外的東嶽廟,目前也有一尊神獸「特」,但是,是漢白玉仿製的。

春節白雲觀道長賜福遊客請福

每年的春節,白雲觀觀內都舉辦廟會。

其中白雲觀觀里的眾道長們賜福活動,是最受遊客歡迎的環節之一。白雲觀道長們有酷愛書法的習俗。今年在白雲觀白雲講堂的「中國茶文化」講座時,白雲觀監院李信軍道長說,道教是生長於華夏大地的本土宗教,千百年來對中國社會的歷史和文化產生了重大影響。道家書畫藝術在中國藝術史上有著輝煌的成就,它在傳承和創新中華書畫藝術傳統的同時,對社會的和諧與民族的團結有著深遠的意義。

書法是中國歷史上、也是中國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中國書法藝術源遠流長,可以說,它伴隨著中華文明的誕生而誕生,伴隨著中國社會的發展而同步發展。以此,它是在中華文化土壤紮根最深、基礎最穩,影響最久遠的特殊藝術。

李信軍道長說,早期道文化的外在表徵是「符」文化。古代祭祀文化的發展,祭器、神器、禮器、冥器用「符號」代表各種意義,這就是中國象形文字的起源,由此,奠定和促進了中國書法和繪畫藝術的基礎及發展,這表現在新石器時代的岩畫上,它記錄著古人對自然的認識和圖騰崇拜。

陳理真道長書寫福字

李信軍說,「符」文化在歷史的演繹發展中,逐漸與社會融為一體。在各個領域都有了「符」文化的痕迹,如在軍事方面,「符」作為神權和戰無不勝的信物存在,古代的軍中設有「虎符」、「兵符」;在政治方面,歷代皇權的象徵「玉璽」就稱之為「符璽」等。今天仍在使用的「符號」一詞就可證明「符」文化的延續性。

李信軍道長的書法造詣深厚,白雲觀里的道長們平時在各個殿內值班的時候,也都有修鍊書法的良好風氣。白雲觀道長在過年期間,親自上陣、當眾書寫福及送福的活動,更有吉祥的意義。因此,過年白雲觀道長賜福遊客請福的傳統,深受歡迎。白雲觀道長書寫福字的大紅紙都特製的,墨汁也是北京一得閣為白雲觀特製的。每年的初一到初五,是白雲觀舉行送福活動的最旺的日子。遊客請福的隊伍,都井然有序地排到了白雲觀牌匾以外。今年的初一那天,請一幅白雲觀道長現場親筆書寫的「福」字,需要排隊四個小時。遊客得到一張白雲觀道長親筆書寫的福字後,興高采烈,毫無怨言。為了滿足遊客們的需求和熱情,白雲觀送福請福活動,一直延續到了正月十五。

春節期間,也許過年的人們,到白雲觀請福,都是圖個一年福星高照、福氣滿門的吉利吧。

黃勝友 2017年10月8日馬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黃勝友 的精彩文章:

景山賞月:留給今年中秋佳節一個月色俊俏的北京
菲律賓盛讚美國為頭號盟友 明年恢復261場聯合軍演
印尼堵車嚴重 佐科總統步行3公里參加閱兵
南海非法越境捕魚馬來西亞扣押兩艘越南漁船抓捕21名越南漁民
韓國兵源短缺:可能將更多依靠志願役補充兵源

TAG:黃勝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