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中醫說:秋季小兒腹瀉不妨看看這招

中醫說:秋季小兒腹瀉不妨看看這招

小兒腹瀉又稱小兒泄瀉,是以小兒大便次數增多,糞質稀薄,或如水樣為其特徵的病證,是兒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尤以2歲以下的嬰幼兒發病率較高。多由內傷乳食、外感六淫或脾腎虛寒導致脾胃運化功能失調而發病。

辨證分型

一、食滯胃腸證

脘腹脹滿,常突然哭叫或睡中驚啼,腸鳴腹痛,便前哭鬧不安,瀉後痛減哭止,大便次數增多,大便腐臭或酸臭,狀如 敗卵,糞便稀薄,夾有不消化之食物殘渣或乳塊,矢氣,口臭,食慾不佳,常伴噁心嘔吐,每天瀉下56次,甚或10餘次;舌苔厚膩或微黃,脈滑。以腹脹滿、時疼痛、痛則欲瀉、瀉後痛減、酸腐臭穢、噯氣、不思食、常突然哭叫或睡中驚啼為本證的辨證要點。治宜消食導滯。

二、濕熱阻滯證

發熱或不發熱,口渴,腹痛即瀉,可日下10-20次,瀉下稀薄,水分較多,或如水注,糞色綠或深黃,氣味臭穢,或見少許黏液,時感腹痛,食慾不佳,或伴泛惡,肢體倦怠,煩熱口渴,小便短赤,肛門灼熱發紅;舌苔黃膩,脈浮數。以腹瀉腹痛、瀉下急迫、糞色黃褐、臭穢、肛門灼熱為本證的辨證 要點。治宜清熱利濕。

三、寒濕中阻證

糞便清稀,甚則如水樣,便中多泡沫,色淡,臭氣不甚,腸鳴腹痛,脘悶食少,或伴有外感風寒,惡寒發熱,鼻塞,流涕,輕微咳嗽,厭食,口不渴;舌苔白膩,脈浮。以腹瀉清稀、甚則水樣、腹痛腸鳴為本證的辨證要點。治宜芳香化濁,解表散寒。

四、脾胃虛弱證

糞便稀溏,時瀉時止,夾有不消化之食物殘渣,日瀉數次至10餘次,多食後作瀉,易反覆發作,多吃則多便,稍過食 油膩生冷食物,則便次增加,面色萎黃,消瘦神疲,睡時露睛,口唇色淡;苔薄白,脈細弱。以大便時溏時稀、遷延反覆、完谷不化、飲食減少、食後腹瀉、神疲倦怠為本證的辨證要點。治宜健脾益氣。

五、脾腎陽虛證

黎明之前臍腹作痛,腸鳴即瀉,瀉後則安,久瀉不止,食入即瀉,糞便清稀,完谷不化,或見脫肛,形寒肢冷,面色蒼白,腰膝酸軟,精神萎靡,睡時露睛;舌淡,苔薄白。以黎明之前胳腹作痛、腸鳴即瀉、瀉後則安、形寒肢冷為本證的辨證要點。治宜溫補脾腎,固澀止瀉。

合理用藥

小兒腹瀉是指小兒大便稀薄,便次增多,或飲食不化,或大便如水樣的病證。食滯胃腸證宜首選保和口服液;濕熱阻滯證宜首選葛根芩連口服液;寒濕中阻證宜首選藿香正氣顆粒;脾胃氣虛證宜首選參苓白朮顆粒;脾腎陽虛證宜首選附子理中丸。各類證候的小兒腹瀉,均宜採用成藥配伍與藥茶送服,以提高療效。

注意事項:①節制乳食,對於周歲以內嬰兒提倡母乳餵養;②根據氣候變化,注意增減衣服;③注意飲食衛生,勿食腐爛變質食物,忌食辛辣、燒烤、肥甘厚味之品。

(圖/網路 文/Vergil 運營/BOBO)

頤陽昇

您的時尚養生專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