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十位大師,學歷低得嚇死人,寫出來的字卻一個比一個厲害!

這十位大師,學歷低得嚇死人,寫出來的字卻一個比一個厲害!

最有格調的國學微刊

一、陳寅恪:正規學歷是復旦公學畢業,高中

陳寅恪(1890.7.3-1969.10.7),字鶴壽,江西九江市修水縣人,生於湖南長沙,祖籍福建上杭。中國現代最負盛名的集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詩人於一身的百年難見的人物,與葉企孫、潘光旦、梅貽琦一起被列為清華百年歷史上四大哲人。先後任職任教於清華大學、西南聯大、廣西大學、燕京大學、中山大學等。

陳寅恪 《闕特勤碑》局部

陳寅恪 《闕特勤碑》局部

透過這些關於《闕特勤碑》的小楷手稿,我們能夠感覺到陳寅恪紮實的基本功。這些字一絲不苟,清秀可人——

這種清秀,幾乎可以讓我們聯想到陳寅恪少年的模樣。想君東渡西遊之時,該是怎樣地雄姿英發——

陳寅恪在年少時便去了日本留學,此後在歐美各地輾轉13年,從德國到瑞士、法國、美國,最後又回到德國,他學數學 、物理,也讀《資本論》。

此外,他還精通梵文、印度文、希伯來文等22種語言,但他沒有任何文憑,他只是由著興趣去旁聽,跑遍了很多名校,有點古代文人求學的意味。

1926年,36歲的陳寅恪來到清華園,擔任研究院的導師。

他在清華授課時對學生們說,凡是他本人沒有特殊見解的內容就不講了。所以儘管上他的課不點名,但來的學生卻最多。甚至一些教授也紛紛來聽他的課,據說有時還出現教授多於學生的盛況。

所以,陳寅恪被戲稱為「教授的教授」,即源於此。

我們在看陳寅恪先生的書法時,似乎也能從中感受到他的自信。這頁書札寫得非常隨意,但線條流暢堅定,雖前松後緊,但一氣呵成,自然生動。

這種書寫告別了一絲不苟,進入隨意為之的境地。隨便一寫,出來的就是味道。可放大細節看,儘管寫得隨意,卻都有法可依。

做人貴在立品,書法亦然。無品之字,就如無品之人。

二、錢穆:天可憐見,中學都沒有畢業

錢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被稱為中國當代最後的大儒,然而這個大師連中學都沒有畢業。錢穆父親去世時,他才十二歲,父親這一走,錢家立時陷入了困頓。因此,在他和長兄雙雙考入常州府中學堂不久,錢穆就輟學在家,後又到一間小學任教,開始了長達十年的鄉村教育生涯。

其間錢穆以面壁之功專治儒學和史學,終於因學術著作《論語文解》獲得了上海聖約翰大學教授錢基博的賞識,將他推薦到無錫省立第三師範任教。之後,他接連接到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的聘書,這個連中學都沒有畢業的無錫小子同時在北京三所最負盛名的大學執教,一時名動京師。

【釋文】孝穎先生大鑒:八月杪,蒙賜書索拙書,不生慚悚。事隔兩月,勉以應命,乞恕乞諒。順頌道祺。穆頓首。十月十八日。

【釋文】學貴大成,不貴小用。大成者,參於天地;小用者,謀利計功。

【釋文】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也,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釋文】名利到頭非樂事,風波終久少安流。稍鄰美譽無多取,才近輕歡與勝求。美譽既多須有患,清歡雖勝且無憂。滔滔天下曾知否,覆轍相尋卒未休。

【釋文】百官萬務,金革百萬之眾,飲水曲肱,樂在其中。萬變俱在人,其實無一事。

三、劉半農:常州府學堂肄業證

劉半農(1891年5月29日-1934年7月14日)因為其過人的才情和勤奮被世人稱為「江陰才子」「文壇魁首」。他和錢穆一樣,中學時在常州府學堂學習,但出於對保守教育體制的失望,劉半農在快要畢業前一年選擇了退學,拿了一張肄業證,隻身闖蕩上海灘。這可是一個驚世駭俗的舉動,可在窮困潦倒之際,他突然間接到北京大學的聘書,被正式聘請為北京大學預科國文教授。

四、梁漱溟:中學畢業生

梁漱溟(1893.10.18-1988.6.23)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但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是,他到北京大學教授印度哲學的時候,還只是一個中學畢業生的身份。

梁漱溟書法

五、沈從文:最高學歷只是小學

我國近代文學巨匠沈從文先生(1902-1988)的學歷只是小學,可他創作發表了《邊城》《長河》《湘西散記》《沈從文小說選集》《沈從文散文集》等五十多部文學著作和《唐宋銅鏡》《戰國漆器》等6部文物論著。他還先後在武漢大學、青島大學、西南聯合大學、北京大學任教講學,並進入諾貝爾文學獎的終審名單。

六、華羅庚:不錯了,初中畢業

1930年的一天,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熊慶來坐在辦公室里看一本《科學》雜誌。看著看著,不禁拍案叫絕:「這個華羅庚是哪國留學生?」周圍的人搖搖頭。

「他是在哪個大學教書的?」人們面面相覷。最後還是一位江蘇籍的教員想了好一會兒,才慢吞吞地說:「我弟弟有個同學叫華羅庚,他哪裡教過什麼大學啊!他只念過初中,聽說是一個雜貨店的店員。」熊慶來驚奇不已,一個初中畢業的人能寫出這樣高深的數學論文,必是奇才。他當即作出決定,將華羅庚請到清華大學來。從此,華羅庚(1910.11.12—1985.6.12)就成為清華大學數學系助理員。

七、齊白石:嘖嘖,真牛叉,竟然沒有上過一天學

畫壇巨擘齊白石沒有上過一天學,自然沒有學歷。齊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早年曾為木工,後以賣畫為生,五十七歲後定居北京。擅畫花鳥、蟲魚、山水、人物,筆墨雄渾滋潤,色彩濃艷明快,造型簡練生動,意境淳厚樸實。所作魚蝦蟲蟹,天趣橫生。齊白石書工篆隸,取法於秦漢碑版,行書饒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寫詩文。曾任中央美術學院名譽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等職。代表作有《蛙聲十里出山泉》《墨蝦》等。著有《白石詩草》《白石老人自述》等。

八、魯迅:南京礦路學堂、仙台醫學專門學校(中途棄學)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也僅僅是中專學歷。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4月,入南京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礦務鐵路學堂,學開礦。光緒二十八年(1903年)公費赴日本留學。入弘文學院日語速成班。光緒三十年(1904年)8月,入仙台醫學專門學校肄業。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6月,被騙回國與朱安結婚。6月,復赴日本。7月,中止學醫,從仙台回到東京,不再入學讀書,專門從事文藝譯著工作,此後幾年通過不同方式學習了德語,俄語。

圖/條幅《悼丁君》

魯迅《自題小像》

魯迅《贈瞿秋白先生聯》

九、巴金:中學畢業

文學巨匠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也只是中學畢業。

1920年,考入成都外語專門學校。1923年,成都外語專門學校未畢業即離開成都去上海、南京求學。1925年8月,畢業於南京東南大學附中,準備報考北京大學,因病於上海休養。雖然曾於1927年赴法國巴黎求學,但並沒有在法國學校上學的記載。

十、啟功:中學生

啟功(1912——2005),滿人,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孫。中國當代著名書畫家、教育家、國學大師。曾任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教授,但他的學歷僅僅是中學生。啟功先生66歲生辰時自撰墓志銘,內容深刻,卻讓人忍俊不禁:「中學生,副教授。博不深,專不透。名雖揚,實不夠。高不成,低不就。癱偏左,派曾右。面微圓,皮欠厚。妻已亡,並無後。喪猶新,病照舊。六十六,非不壽。八寶山,漸相湊。計平生,謚曰陋。身與名,一齊臭。」

這些大學者雖然沒有顯赫的學歷,但這並不妨礙他們成為一代大師。

轉載須註明

圖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京博國學 的精彩文章:

這篇九十年前的講演,早已道出好教育的真諦
美國通行課本里的三個中國人,有一個你絕對想不到
《易經》智慧:自律,是最高的修身
易中天:中國最缺什麼?
寒意四起,露重天涼人保重;繁華不再,心存高遠自悠然

TAG:京博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