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院士「藥方」初見成效 長安人民涌老圍河初步消除黑臭

院士「藥方」初見成效 長安人民涌老圍河初步消除黑臭

■長安人民涌水質明顯改善(記者 楊澤彬 攝)

10月7日上午,記者又一次來到長安人民涌,在新民社區段,記者看到,兩岸安裝防護欄,堤岸上的人行道也鋪設了大理石,還設置休閑石凳,綠化帶上綠樹成蔭。58歲的林女士正推著嬰兒車,帶著兩歲的孫子路過。她告訴記者,三四個月前,河涌里黑水連連,人還沒走近,就能聞到一股噁心的臭味。現在基本聞不到臭味了,河涌里還有魚兒在游,微風一吹,感覺比較涼爽。周邊住戶還常沿著河涌散散步。「以前從不敢帶孫子出來溜達,現在環境好了,才會出來透透風。」

長安人民涌被列入「全國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監管平台」督辦黑臭水體,「水體黑臭、污染嚴重。」這樣的黑臭水體,東莞有10條。轉機出現在今年7月份,當時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楊志峰帶領的團隊進場,對人民涌、老圍河進行黑臭水體整治技術試驗。

昨日,記者從市環保局了解到,經過一個多月的試驗,目前長安人民涌、東城老圍河已基本消除黑臭,水質有明顯改善。市環保局還總結了長安人民涌、東城老圍河黑臭水體治理技術試驗工作,總結了楊志峰院士團隊治理黑臭水體試驗情況,「試驗技術對於解決水體黑臭有一定作用,並具備一定成本優勢。」市環保局與楊志峰院士團隊達成了水污染治理技術試驗合作意向,藉助該團隊在污染治理與生態修復方面掌握的核心技術,通過技術試驗模式,開展長安人民涌、東城老圍河及牛山溪黑臭水體整治等技術試驗項目,力爭在我市形成可推廣複製的水污染治理經驗技術,助力我市打贏水污染治理攻堅戰。

【試驗效果】

兩條黑臭水體初步消除黑臭

據介紹,今年7月15日,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楊志峰帶領的團隊進場,對長安人民涌、東城老圍河及牛山溪黑臭水體進行整治技術試驗。楊志峰院士團隊採用催化樹脂酶原位生態修復技術,經過一個月的修復期,水體黑臭現象得到有效改善。8月底,人民涌治理試驗進行初步驗收。第三方水質監測報告顯示,人民涌除氨氮指標外,其他三項主要指標已達標,河涌水質得到改善,初步消除了黑臭。

總結指出,目前長安人民涌、東城老圍河及牛山溪黑臭水體整治試驗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技術試驗現階段整治目標為消除黑臭(黑臭水體評價指標包括透明度、溶解氧、氧化還原電位、氨氮四項)。

「試驗技術具有成本低廉、施工周期短、基建少等優點,對人民涌半個月的勘察後我們才最終確定方案。」楊志峰院士團隊成員張雲飛告訴記者,治理黑臭水體所採用的酶製劑原材料是從自然界玉米、大豆等植物中提取,通過生產的高分子樹脂和多酶體系形成一種複合材料,提高了酶的催化能力,可以實現對水體菌群的調節,消耗水體污染物中的氮、磷、有機物等富營養化物質,激發水系統自凈能力和修復能力,最終實現水生態鏈平衡。

為檢驗試驗成效,第三方環境檢測機構在長安人民涌試驗段共設定了5個檢測點位,在東城老圍河及牛山溪試驗段共設定了3個檢測點位,從7月18日起,每天對各個點位跟蹤檢測。其中人民涌以7月18日至8月9日檢測值為河道現狀值評估,8月10日起為修復效果評估;老圍河以7月18日至8月14日檢測值為河道現狀值評估,8月15日起為修復效果評估。

檢測結果顯示,人民涌治理前透明度、氧化還原電位、氨氮指標現狀評價均輕度黑臭,溶解氧為無黑臭。經治理,自8月12日起人民涌透明度、溶解氧、氧化還原電位基本穩定達到消除黑臭目標,氨氮指標仍存在一定波動。老圍河及牛山溪治理前透明度、溶解氧、氨氮指標現狀評價均為無黑臭,氧化還原電位為輕度黑臭,經治理後,上述四項指標均有所改善。「目前,長安人民涌和東城老圍河均為無黑臭,老圍河水質改善效果比人民涌較為明顯。」

【試驗技術評價】

試驗技術對消除黑臭有一定作用

據介紹,受前期截污、水位控制等保障工作及設備安裝的影響,長安人民涌試驗於8月6日完成全部設備的調試,東城老圍河試驗於8月8日完成全部設備調試,設備開始全面運行。經過菌/酶製劑的前期充分反應以及3-4天的設備持續運行,人民涌、老圍河水體環境得到初步改善。

根據目前的檢測結果,人民涌、老圍河黑臭水體的四項評價指標基本達標。但試驗技術對總磷、COD(化學需氧量)、氨氮等指標的削減作用仍需提升。總的來講,經初步研判,院士團隊的試驗技術對消除水體黑臭有一定作用,但由於設備運行時間短,還需通過長時間的持續試驗才能對試驗效果作出更精準的研判。

試驗技術具備一定的成本優勢

經估算,目前平均每噸水處理費為300元-400元,運行費約0.1元/噸。根據已建、在建污水廠的實際情況,每噸水造價一般在1500元~2000元之間,運行費在0.1/噸-0.4元/噸之間。

從目前試驗技術的應用效果來看,院士團隊的黑臭水體治理技術主要是採用原位生態修復的方式對河道進行治理,通過激發河道內原有生態系統,將黑臭河道轉變為具有健康生態系統和自凈能力強的河道,並通過水底的生態系統原位削減黑臭底泥。因此,該技術的後續維護將會相對簡單,且維護成本低。

【試驗技術推廣】

建議總結經驗在全市鋪開試點

經過一個多月的試驗整治,長安人民涌和東城老圍河的水體基本消除黑臭,水質有了明顯改善,更堅定了全市推進重污染河涌綜合整治工作的決心和信心。

在《報告》中,市環保局還提出了下一階段工作建議,進一步延長試驗時間,加強試驗效果評估。在試驗完成消除黑臭水體基礎上,由楊志峰院士團隊進一步改善工藝、完善技術參數,確保黑臭水體的四項指標能在接下來一個月試驗期內甚至長期能穩定達標,并力爭使水質改善到地表水V類標準。

同時,進一步擴大技術試點,及時總結試驗經驗,如果最終檢定楊志峰院士團隊技術具備穩定的消除水體黑臭效果,建議分階段逐步鋪開試點,對東莞市餘下的8條被列入全國督辦黑臭水體河涌,及在全市各鎮街分別選擇至少一條符合試驗條件的、已基本完成截污的、水體狀況穩定的、黑臭嚴重的河涌,統籌組織開展試點示範。

市環保局還建議在楊志峰院士團隊的技術基礎上,進一步探索符合東莞市水體特點的河涌治理技術。東莞市環保局表示,東莞市河涌水體普遍存在氨氮、總磷偏高問題,大部分為劣V類水質,根據目前掌握情況,院士團隊技術對總磷的削減效果不夠明顯。接下來,從改善水質的角度出發,東莞市要系統開展河涌綜合整治,在確保消除水體黑臭基礎上,進一步優化治理技術,進一步削減氨氮、總磷等污染物,從根本上改善水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莞陽光網 的精彩文章:

東莞迎來今年最後一批高校新生 這批新生好多「嘉欣」
高埗:街頭公益廣告換「新裝」 城市文明添新風
廣東宏遠官宣簽下大外 本月中旬將與球隊匯合
女主持人遛狗未拴繩遭打:臉成這樣沒辦法工作
企石一男子約會女網友 上車後才發現等待自己的是……

TAG:東莞陽光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