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好新聞「服務員」促進媒體融合發展

當好新聞「服務員」促進媒體融合發展

■ 張斯煒

隨著新聞載體的變化,輿論陣地也在逐漸多元化。但無論時代怎麼變,人們的新聞需求沒有變,因此如何才能「烹制」出一台又一台的新聞大餐,成為新時期媒體人必須思考和解決的一個問題。媒體融合可以理解為「一次採集,多平台發布」,需要採集、編輯和現代技術的融合,其中採集與發布主要與采編相關,平台的搭建主要由技術負責。因此,采編與技術在「烹制」新聞大餐中密不可分,都需要以服務為切入點,當好新聞「服務員」,從行動上促進媒體融合發展。

採集:

守住「主業」重視推廣互動

在採集崗位,新媒體人需要具備3種能力:

一是敏銳高效的采寫能力。采寫始終是採集記者的主業,不管載體如何變,作為記者要牢記內容為王,勤奮奔走在採訪一線,通過熟練的業務能力,及時把好的題材轉化為有質量、有影響的稿件。

二是推廣大使的「吸粉」能力。記者在外代表所在媒體的形象,記者對本媒體的推廣可以貫穿整個新聞採集過程。藉助新聞採訪、活動組織、報道反饋,能夠顯著增加本媒體的粉絲及受眾。

三是溝通互動的服務能力。記者善於交流,善於從交流中發現新聞,這與新媒體的互動性相通。通過同粉絲及受眾互動,能夠進一步了解他們的需求,從而按需生產新聞產品。同時,互動也可顯著增強用戶粘性,搶佔輿論陣地,必要時能夠引導輿論。

編輯:

堅持權威當好全能「廚師」

進入全媒體時代,編輯與採集崗位也在融合,兩者的界限逐漸模糊。採集要有編輯思維,編輯可以到一線採集。編輯更像是控制媒體中央廚房的「廚師」。作為「廚師」,每天需要操心的自然是如何「烹飪」出適合數以萬計受眾喜愛的「飯菜」來,因此編輯也需要具備3種能力:

一是對新聞內容的判斷和掌控能力。內容必須有營養。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內容選擇上注意主流權威,敏感消息要多方核實,再三權衡,杜絕犯錯,確保不誤導讀者。在新媒體端尤其要做好欄目框架的搭建,便於整體做好主題展示,方便受眾閱讀。

二是對新聞內容的組織和呈現能力。內容要豐盛有花樣。發布的內容主要來源於一線記者的採訪,內容也以報紙呈現出的文字為主,這個時候新媒體編輯可以通過詢問當事記者、聯繫其他媒體記者、聯繫當事人,以及尋找關聯新聞等方式,對內容進行再採訪再加工。最終呈現在新媒體端的,是飽含豐盛內容的精美「飯菜」,更容易為受眾所接受。

三是對新聞產品的宣傳和推銷能力。拓展技能,善用多種方式提升新聞產品銷路。地市級主流媒體的新媒體推廣在其他自媒體的夾擊下,情況不容樂觀。需要編輯在內容編排上多花心思,讓更多關心相關新聞的受眾知道本媒體。線上,編輯應對標看齊同平台優秀媒體,苦練內功,拓展技能,加工出的產品適應各平颱風格與定位;線下,可以通過頻繁舉辦符合媒體定位、口碑好的、網友互動性高的活動,有效擴大新媒體端的影響力。還可以通過聯合直播等形式,進一步充實新聞內容,增加關注度。

此外,全媒體時代內容為王,技術的作用同樣不可忽視。搭建傳播平台,優化采編流程,增強媒體影響……技術對新媒體的支撐作用顯而易見。技術人員對這方面能力的提升,可以更好地發揮新媒體的優勢。

(作者為樂山日報記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山日報 的精彩文章:

夾江健身秧歌隊全國大賽獲獎

TAG:樂山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