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金庸作品集中的36方印章,隱藏了什麼故事?(二)

金庸作品集中的36方印章,隱藏了什麼故事?(二)

繼續昨天的話題

今天的內容是:

笑書神俠倚碧鴛

《笑傲江湖》

第一冊

清代沈鳳朱文印「白衣大士門下

白衣大士門下

自然是說佛門弟子小尼姑儀琳

儀琳和小昭、雙兒一樣

都是金庸筆下溫柔可人的一類女性

儀琳的一心一念

都散發著單純善良的光輝

第二冊

清代高鳳翰朱文印「檗下琴

檗是一種樹,其味苦,可入葯

檗下撫琴,心中當是五味雜陳

令狐沖被重傷

唯一的好兄弟陸大有橫死

又被冤枉盜了辟邪劍譜

在這種情況下依然不失瀟洒心態

懂得自嘲,懂得苦中作樂

無愧於「笑傲」兩字

第三冊

清代趙懿白文印「襟上杭州舊酒痕

出自白居易的詩

杭州梅庄的幾場較量

被稱為金庸筆下最精彩的描寫

江南四友在梅庄過的日子

實在是大享清福

比之在江湖上廝殺不知要愜意到哪裡去

想必金庸也心甚嚮往之

第四冊

清代屠倬朱文印「吾亦澹蕩人

李白詩曰:吾亦澹蕩人 拂衣可同調。

倪匡在《我讀金庸小說》中評價令狐沖說:

他不執著,不在乎,瀟洒浪漫之處

在金庸筆下所有男主角之上,允稱第一

令狐沖淡泊隨性

近乎神仙中人

不知道金庸塑造令狐沖時

有沒有李白瀟洒不羈的原型在其中

《書劍恩仇錄》

上冊

清代黃易白文印「登山觀海

「登山」和「觀海」是書中的兩大重要情節

「登山」是說書中第七回

「琴音朗朗聞雁落,劍氣沉沉做龍吟」

陳家洛在杭州飛來峰的上天竺與乾隆初次邂逅

「觀海」是說書中第八回

「千軍岳峙圍千頃,萬馬潮洶動萬乘」

乾隆在海寧的海神廟偷祭陳世倌

又再於陳家洛相會

二人在塘邊信步觀潮

下冊

清代丁敬(西泠八家之一)白文印「長相思

紅花會總舵主陳家洛

武功人品都好,外貌英俊

完美的主角模板

人生卻非常失意

陳家洛在事業上差點被清兵一網打盡

本應春風得意的愛情

也被他拱手讓給了乾隆

在事業和愛情之間

他選擇了犧牲愛情來成就事業

殊不知這兩種東西是交換不來的

《神鵰俠侶》

第一冊

吳昌碩白文印「千里之路不可扶以繩

四冊「神鵰俠侶」都是晚清書畫家吳昌碩的印章

郭靖是個規矩人

按他的教育方式

楊過的每一步都要用扶以繩

哪知道陰差陽錯

叛逆乖張的楊過走了一條多曲多折的路

第二冊 鮮鮮霜中菊

吳昌碩朱文印「鮮鮮霜中菊

菊,花之隱逸者也

小龍女生活在終南山活死人墓

不問世事,個性又冷淡皎潔

本句意指小龍女初見時的冰霜性格

第三冊

吳昌碩白文印「富崗百鍊

這枚印章是吳昌碩為日本匠人富崗所制

本意是說匠人為求精粹的辛勞

此處用來指代楊過修習獨孤求敗劍技的過程

百鍊成鋼

第四冊

吳昌碩朱文印「心月同光

《菩提心論》中說:

「照見本心,湛然清凈

猶如滿月,光遍虛空,無所分別」

小龍女的心性明凈如月

從始至終,她只是想簡單的和楊過在一起而已

世俗如霾,卻終掩不住心月同光

《俠客行》

上冊

清代趙之琛兩面印「二十餘年成一夢,此身雖在堪驚 回首舊遊何在,柳煙花霧迷春。」

石破天、石中玉一胞雙生

本書上下冊皆為二印

這一方兩面印

說的是小叫花石破天的身世和遭遇

自從侯監集拾得玄鐵令

石破天奇遇不斷

可直到練成絕世武功

依然不知道自己是誰

一念及此,恐怕是真的「此身雖在堪驚」

下冊 不貪為全 心無妄思

齊白石白文印「不貪為全」、「心無妄思

石破天的心態非常好

在摩天崖謝煙客對他沒有好臉色

但他還是會真誠的關心謝煙客

對待俠客島上的武功

江湖上的前輩無不如痴如醉

只有石破天心無貪念,順其自然

子曾經曰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倚天屠龍記》

第一冊

清代徐三庚白文印「曾經滄海

一見楊過誤終身

曾經滄海,四個字足矣概括郭二小姐一生的命運

即使是開宗立派

成為一代掌門

恐怕心中念的仍是山有木兮木有枝

亦指謝遜、張翠山、殷素素三人漂流冰火島

第二冊

清代翁大年朱文印「身行萬里半天下

這句說的是張無忌小小年紀

卻能不負所托

千里護送楊不悔

張無忌雖然在感情上很糾結

但對朋友一諾千金

讓人敬重

第三冊

清代林皋朱文印「肝腸如血 意氣如虹

光明頂上

排難解分當六強,群雄歸心約三章

張無忌捨生救難的英雄氣概

當得上這句「肝腸如血,意氣如虹」

第四冊

清代鞠履厚白文印「可是當年人面

如果有機會見到當初很愛的人

會是什麼心情流年似水

曾經的姑娘

可是當年人面?

《倚天屠龍記》第一章和最後一章的標題加在一起耐人尋味:

天涯思君不可忘,不識張郎是張郎

《碧血劍》

上冊

明代梁千秋白文印「蘭生而芳

如同深谷中的蘭花

袁承志的少年時代

也是在人跡罕至的華山峻岭峭壁中度過的

十年間未曾下山一步

「江湖上自不知華山派已出了這樣一位少年高手」

下冊

明代歸昌世朱文印「負雅志於高雲

出自陶淵明《閑情賦》:「淡柔情於俗內,負雅志於高雲」

同陶淵明一樣

袁承志最後選擇了避世隱居

眾人本寄望闖王開創一個理想國

誰知只是城頭變換大王旗

袁承志的一腔雅志

只能帶到渤泥國了

《鴛鴦刀》

附《雪山飛狐》後,無印章

編輯 鄭成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起文藝群 的精彩文章:

你可知道?正在熱映的《追龍》里,有個演員曾是真正的江湖大佬!
新一屆諾貝爾文學獎公布!拿什麼心疼你,永遠陪跑的村上春樹?
長假窩在家追劇?這些口碑爆棚的劇推薦給你!
這是腫么啦?京劇硬漢竟然變身嬌美花旦
明星天價片酬到底有多嚇人?日薪是普通白領的10000倍!

TAG:一起文藝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