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幼時被父親性侵,長大後靠畫畫治癒,終成一代傳奇女權主義藝術家

幼時被父親性侵,長大後靠畫畫治癒,終成一代傳奇女權主義藝術家




沒有被成長環境打倒的我們,


也一樣不會被歲月打倒。




妮基·桑法勒




上個月時裝周Dior家的秀場上,

非凡君被兩件服裝給吸引住了,


注意看下圖的紗裙和短褲:








懷揣著對藝術的敏銳性,非凡君很快便認出靈感來源於

法國藝術家妮基·桑法勒的作品。







妮基·桑法勒




這位曾做過時尚雜誌封面模特、

同時擁有美貌和才華的

傳奇女權主義藝術家,


是20世紀中葉最知名的藝術家之一,


她的作品主要表達了女性的快樂和自由,


同時她還有著許多精彩的公共藝術作品,


遍布世界各處。






妮基·桑法勒公共藝術作品







妮基的父親是法國貴族後裔,


也是一位銀行家,


母親則是美國女演員。




1929年法國股市大崩盤,妮基父親的銀行因而破產,不久後妮基出生。




母親則認為是妮基為這個家帶來了厄運,並將這個家庭陷入經濟困頓與丈夫的出軌的罪責,追加在妮基的身上。古板保守的父母,在妮基很小時就將她送到修道院就讀。





年輕時的妮基·桑法勒




「當母親期待著我的出生時,


她發現父親的不忠,


有一次母親告訴我,


這全都是我的錯。


她在整個懷孕期間哭泣,


我感覺得到她的眼淚。」


妮基在她的自傳里回憶道。







1933年經濟大蕭條期間,

妮基全家從法國搬家到美國。中學時期的妮基十分叛逆,還曾將學校里的希臘人物雕像關鍵部位上的無花果樹葉子,塗上了鮮紅色的顏料。







修道院的女校長,


得知此事後哪能忍,


直接命令妮基捲鋪蓋走人。


而後,妮基的青春時期,


基本在各個學校之間輾轉度過。





妮基·桑法勒繪畫作品




但沒人知道,她的種種叛逆行為,


其實源於幼時父親的性侵,


直接導致妮基遭受了極大的精神崩潰。







妮基對生活陷入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儘管經歷過異常困難的處境,


妮基還是希望通過自己的力量,


來改變混亂甚至危險的生活。







於是她憑藉著自己的外在優勢,


成為了一名時裝模特兒,


活躍於當時的時尚流行界,


並在16歲時就登上了

《生活》雜誌的封面。







然後又登上了1952年


《Vogue》雜誌的11月號封面。







做模特讓她實現了經濟上的獨立,


也讓她感受到了家庭一直未能給予的重視。









18歲時,妮基不顧家人的反對,與一位英俊、年輕富有的

海軍士兵哈利·馬修私奔,並搬到麻塞諸塞州的劍橋生活。







如果你用力摔打橡膠,


橡膠可以暫時被彎曲、壓擠,


但總是會回彈成原樣,


這種讓人在承受打擊之後恢復的力量,


就是

「修復力(回彈力)」,


而馬修,就是妮基的修復力。




馬修對妮基可謂是無微不至,


給了妮基如陽光般溫暖的愛,


也使她逐漸從童年的陰影中走了出來。







後來當馬修在哈佛大學學習音樂時,


妮基就畫畫,作為一種治療方式,


她在心理醫生的鼓勵下開始作畫。







1956年,妮基結識了瑞士藝術家

讓·丁格利之後更是開啟了她的藝術門扉。





妮基·桑法勒與讓·丁格利




丁格利不但給予了妮基,


藝術創作上的最大支持,


甚至後來成為她的第二任丈夫。




丁格利時常鼓勵妮基說:


「技術沒有什麼,夢想才是全部」。


兩人後來雖然也以離婚收場,


但創作上的聯絡從未間斷,


直至1991年丁格利去世。







妮基雖然從未受過專業美術訓練,


在藝術表現上缺乏訓練和實踐,


但她的作品反而自成一格,


不帶任何學院色彩,


而是以她周遭的見聞及記憶來創作。








或許是曾被父親性侵的緣故,

她的作品中充滿了強烈的女性意識。




妮基還創造出了一種

前所未有的藝術形式——射擊藝術。








她把顏料裝進自製用木、


或金屬構成的藝術品里,


並用特選的步槍對著目標物射擊,


然後讓那迸射而出的顏料,


按它們自己喜歡的樣子留下痕迹。


這種奇異的創作方式,


使得每一件作品都獨一無二,


似乎也透露了她心中的苦悶。






射擊系列《族長之死》,1972年




由於特殊的藝術表現風格,

妮基的作品有別於其他同時期的男性藝術家,也為她贏得尊敬與認同,在藝術圈佔據了一席之地。





妮基·桑法勒與男藝術家們




妮基難以掩飾的藝術天賦,


為她帶來了許多展示的機會,


她的第一個油畫展,


於1956年在瑞士舉行。







之後她受到美國藝術家勞瑞·瑞佛斯的

妻子克拉麗斯·瑞佛斯懷孕的啟發,創作了著名的

「娜娜」

系列作品。





「娜娜」系列作品




「娜娜」(Nana)在法語里,


其實是女子的俗稱。


這些「娜娜」圓潤豐滿,


似乎熱情洋溢,


穿著絢麗多彩的衣服,


動作誇張,手舞足蹈,


讓人聯想起馬蒂斯的舞者。







「娜娜」的外表有著法國式的浪漫色彩,


而內在卻蘊含著美國式的精神,


似乎在倡導觀者打破一切束縛,


要自信,要高傲。







「娜娜」們代表著充滿自信、


自由、力量與愉悅的大地之母。




曾經憤怒的妮基,


似乎逐漸重新看到了內心的光明,


今天,在世界各地的公共噴泉或車站,


都有可能看到一個色彩斑斕的「娜娜」。







1966年,妮基與讓·丁格利等人為瑞典斯德哥爾摩製作了一件設置在大廳入口的大型雕塑《她》。




藝術品的外在是一個躺卧的巨人,長28公尺、寬9公尺、高6公尺,裡面有天文館、電影放映室、咖啡座和一些藝術品。但大家都得從她的「私處」進出。





《她》




這個作品在全世界的雜誌

和報紙里引來巨大的迴響,

以至於有人開玩笑說

《她》接客十萬人,

被稱為「

世界上最大號的娼妓

」。




誰說女權主義一定苦大仇深?

妮基就聰明地用如此歡愉、

幽默詼諧的創作方式,

給人們

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我想要屬於男人的世界……我很早就知道,男人擁有權力,而這我也要……」




她一生都在追求自由的藝術,追求男女權利的平等。




她與自己的過去握手言和,並解決它們。







如今巴黎的代表性藝術中心 「蓬皮杜」,


大噴泉旁邊至今仍安放著她的作品,


那些色彩艷麗、造型奇特的


嘴巴,蛇,鳥等,


同時也給漫遊在巴黎的旅客解解乏。








她的許多作品由鋼鐵機械作基石,


與絢麗誇張的造型形成強烈的反差,


如同她與伴侶間的追逐遊戲,剛柔並濟,


溫柔與冷硬的反抗又不失和諧。







艾瑪·沃特森曾說過:

「女權主義,

既不是要教你們仇視男人,

也不是讓你們招男人討厭。」




即便有著如此糟糕的童年,

妮基·桑法勒依舊珍惜

每個駐足在她身邊的男人,

珍惜所有的相遇,

也尊重所有的失去。







妮基·桑法勒在她輝煌的藝術生涯中,

為世人留下了一件件珍貴的藝術品。

而這些作品中,

皆流淌著她的愛情與人生真諦。








糟糕的經曆本身,


不一定會影響到未來的發展,


沒有被成長環境打倒的我們,


也一樣不會被歲月打倒。






圖片源自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藝 非 凡


| 極 致 生 活 方 式 發 現 者 |



轉 載 須 知


除註明外,內容均為藝非凡原創


轉載需回復「轉載」二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非凡 的精彩文章:

好像一口咬下去啊
日本元素 西方字母
品牌 房地產的異類
情迷浪子 布拉德·皮特

TAG:藝非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