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直擊1905年北京百姓的過年場景,第三張的習俗或已消失

直擊1905年北京百姓的過年場景,第三張的習俗或已消失

百年前的春節(當時稱「過年」)與現在迥然不同,現在,讓我們看看過去的老北京人是怎麼樣「過年」的吧。 【拜年作揖】:「作揖」是中國人特有的社交禮節,自春秋時期就已流傳,拜年的作揖,又稱拱手禮,自明朝以後廣泛應用於官俗各類社交場合。拜年時作揖要採取左手包右拳的姿勢,是因為中國人的文化傳統講究以左為尊。

【四合院中 放盒子 】 放盒子,那是一種把煙花和鞭炮合在一起放的種類,兩者結合,彼此呼應。 清時有《竹枝詞》專寫放盒子:「花燈徹夜是元宵,盒架高支望去遙,最怕層層分不斷,連皮帶骨一起燒。」

【踩「祟」】【踩芝麻秸】 一來芝麻開花節節高,麻秸不是圓形而是帶棱的,風乾後踩起來聲音特別脆響,所以有「歲歲平安」的含義,二來芝麻秸挺直,一般總有一米多長,象徵「長命百歲」;人們一邊踩歲,也就一邊祈祝自己一年更比一年好,能夠長遠地豐衣足食,「脆脆生生」地過好日子。院里撒祭灶時買的芝麻秸,盡情地在上面踩來踩去,美其名曰「踩歲(碎)」。大人小孩一齊踩歲,那芝麻秸被踩碎的破裂聲儘管遠不如

【正月里,老北京人時興逛廟會】 京城中各大廟會、廠甸、白雲觀等處都向百姓開放,這些娛樂場所都熱鬧非常。也有去較遠的郊區如妙峰山等處拜佛,可謂人聲鼎沸。這期間也有民間花會在廟會上或街道上表演,有舞獅、踩高蹺、耍中幡、跑旱船等。

正月初五,這天稱為「破五」,家家戶戶都吃餃子,這時婦女才可出門上街。過年初五前婦女們一般都不出家門的。

婦女出門上街 逛廟會。

崇文門內大街上的一個挑夫將過年用的「密供」送往訂購的富裕人家。

百年前的孩子也喜歡買「半空」吃。

【正月不剃頭 剃頭死舅舅】 清初,滿清政府命令所有國民必須剪髮。時人為懷念明朝,就在正月里不剪髮,以表示「思舊」。但又不能公開與清政府對抗,於是就用「思舊」的諧音「死舅」,編唱了「正月剃頭死舅舅」的民謠。時至今日,全國仍有很多地方恪守著正月不進理髮店的習俗,這倒給理髮師傅們每年放了一個月的「年休假」。

【天橋的民間雜耍】

【白雲觀廟會】 老北京人過年時,孩子、大人的衣著都要煥然一新,大人要囑咐孩子聽話,相互間不許打架,成人之間也不許抬杠拌嘴,過年期間言談話語切忌打、殺、死之類不吉祥的語言,偶然間不慎摔壞了盤碗,全家人定會異口同聲地說出「歲歲(碎碎)平安」,用以化解那不愉快的瞬間,創造一個和諧、吉祥的節日氣氛,高高興興過好「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圖個樂 的精彩文章:

幾片花瓣就可以大變樣,各種昆蟲幾步就可以製作出來
假牧師騙信徒吃頭髮,噁心透了

TAG:圖個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