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廚請假回家挖土豆 揮汗如雨只為爹媽少受累

大廚請假回家挖土豆 揮汗如雨只為爹媽少受累

10月8日,山西省偏關縣水泉鄉徐家溝村,白向國(中)一家正在長城腳下收穫土豆。他們的身後是明長城烽火台,烽火台的另一側就是內蒙古。40歲的白向國是太原一家景區飯店的大廚。黃金周期間,他卻請假回了家,「家裡種著20畝地,老人年齡大了,干不動了,我得趕緊幫他們收秋。」

偏關是國家級貧困縣,農作物以小雜糧和土豆為主。據當地文化學者介紹,偏關長城沿線的農民很多是戍邊將士的後裔。徐家溝是一個只有20餘戶人家的小村子,人口最多的時候也僅74人,現在大部分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剩下十幾個老人留守。

白向國也是眾多外出打工者之一。憑著做飯的好手藝,他在城市裡站穩了腳跟。雖然長期在城市打工,但他干起農活來一點都不含糊。

深秋的晉北寒氣漸重,但白向國幹得滿頭大汗,「著急啊,假期快結束了,得加把勁。」

白向國的母親牛海娥64歲,因為長期勞累,膝關節不好,不能長時間站立或蹲著,只得跪在地上撿拾土豆。老人用棉花和舊布做了個套子保護膝關節。"兒子孝順,一方面是怕我們累著,一方面也是怕我們太悶了,所以跑回來了。"老人很欣慰。

白向國的父母種著20畝地,其中18畝小雜糧,2畝土豆。「澆不上水,靠天吃飯。」白向國的父親白佔有告訴覓晉,「平均每畝地年收入500元左右。土豆比小雜糧好點,一畝能掙700多元。」

挖出來的土豆大小不一。牛海娥老人說:「每斤能賣4毛多,但現在還沒人來收。」。

「長城腳下的土豆好,沒污染,你們帶回去嘗嘗。」牛海娥老人熱情地說。

老人掙扎著站起來,挑最大、最好的土豆裝進編織袋裡,要送給我們。老人的樸實和熱情讓我們動容。再三推辭後,我們從袋子里拿了幾個留作紀念。

據了解,山西將重點打造以「黃河、長城、太行」為支撐的三大旅遊板塊。徐家溝這個寂靜的小村或許即將熱鬧起來。覓晉將繼續關注白向國一家的故事。如果您對山西歷史文化感興趣,歡迎關注「覓晉」微信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不存在日報 的精彩文章:

玉兔精下界等候唐僧,為何選在了如來佛的勢力範圍?
7旬老人景點賣祖傳糖畫日入1800 十一長假不休息
詩一般的盆景藝術,醉人心脾!
你覺得飯菜太難吃,也許是因為你用的食器太難看
你的人生,是不是一直被別人當成漫畫看?

TAG:不存在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