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生物學家認為,袁氏加斯馬吐龍很有可能是現代鱷魚的祖先

生物學家認為,袁氏加斯馬吐龍很有可能是現代鱷魚的祖先

一片土地在不同的時代也是不同的,上面活躍著不同的物種,有著不同的地質形態。比如我們中國這片土地,在三疊紀時代(約2.5億至2億年前)就完全不是現在這個樣子。彼時神州大地上活躍著一種三米多長的食肉猛獸——袁氏加斯馬吐龍。

袁氏加斯馬吐龍是楊鍾健教授1936年定名的。這種古鱷比非洲的親戚要小,只有兩米左右。喙部比較長,鼻孔靠後,下頜粗壯。另外在它前上頜骨還有個古怪的小角。主要靠獵食水龍獸類動物為生。後來的假鱷類動物,就是從它演變、發展而來的。

如果按照生物學方面的劃分的話,袁氏加斯馬吐龍屬於蜥形綱(爬行綱)下的原鱷亞目。原鱷亞目與鱷目的生物不同,鱷目的生物一般體型比較笨重龐大,喜歡長時間待在水裡,到了陸地上之後速度會很慢。

而原鱷亞目的生物大多數體型都比較小(袁氏加斯馬吐龍算是其中體型比較突出的存在了),可以水陸兩棲,在陸地上也擁有比較快的速度。

袁氏加斯馬吐龍的長相包含了蜥蜴和鱷魚兩種動物的特徵,習性方面更偏近於鱷魚。生物學家們分析認為,袁氏加斯馬吐龍很有可能就是現代鱷魚的祖先。所以種種跡象表明,袁氏加斯馬吐龍的四肢在不斷退化,尾巴卻在不斷地進化,以期能夠獲得更強的水生能力。

早期的袁氏加斯馬吐龍每天有比較長的時間在陸地上爬行,捕獵的對象也多是一些陸生動物。此時的袁氏加斯馬吐龍,上下頜都裝備著尖利而彎曲的牙齒,這樣的牙齒可以讓它們輕易刺進陸生動物的身體里,並鉤住獵物的筋肉以防止其逃脫。帶到獵物失血過多,喪失了繼續反抗的能力,袁氏加斯馬吐龍就可以慢慢肢解獵物大快朵頤了。

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袁氏加斯馬吐龍開始逐步向水生過渡,早期的時候它們還會在水邊伏擊飲水的陸地動物,後來則變得主要靠在水中捕魚為食。

此時的袁氏加斯馬吐龍在一條如同船槳般的尾巴的幫助下,可以在水中快速穿行捕食。它們的四肢變得比以前短了,但是更加粗壯且適宜划水。它們像今天的鱷魚一樣,每天大部分的時間都待在水裡,只有少數時間才會上岸透透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自然的科學 的精彩文章:

世界上最小的鱷魚 不算尾巴的話也就跟一條草魚體型差不多
長相丑出高度 隱秘的習性使它直到現在才為生物學家所知
這種蝸牛也是目前人類已知的唯一一種沒有外殼的蝸牛
唯一一種長著四隻翅膀的鳥 世上罕見的奇禽——四翼鳥

TAG:大自然的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