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說話不易理解難——列子

說話不易理解難——列子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之間征戰不斷,彼此的國內也是動蕩不安。子弒父,臣弒君,這樣的惡性事件屢有發生,傳統的道德倫理,已經岌岌可危。

這回是楚國,楚平王受到奸相費無忌的挑撥,認為太子建想聯晉叛楚。被人誣陷又不能辯解,搞不好就要掉腦袋,太子建萬分驚恐,思來想去決定逃亡,先保住命再說。跑到自認為安全的鄭國,本來呆得好好的,後來突生變故,被鄭國抓起來殺了。

太子建的兒子白公勝,在父親死後先逃亡到吳國,後被楚國令尹(最高行政長官)召回楚國,被楚平王封為巢邑大夫。回到楚國後,白公勝總想攻打鄭國,替父報仇。

白公勝多次向令尹請求攻打鄭國,同意歸同意,就是遲遲不出兵。幾年後,晉國攻打鄭國,令尹卻率軍救鄭,白公勝對此非常惱怒,卻沒有任何辦法。

他想起了孔丘,這個曾經在魯國做過大司寇,在一次與齊國外交鬥爭中,居然讓強大的齊國主動歸還了早前侵佔的汶陽等地。雖然現在不做官,做了教書先生,依然是人才啊。

於是,白公勝微服出訪,到了魯國找到孔丘,諮詢一二……

白公勝:「事情大概就是這個樣子,夫子可以指點我嗎?」

孔丘聽完,閉上眼睛,嘴貼封條。心道:這是你們楚國的內政,我一個外人給你出主意,不就等於密謀嗎?何況這也不符合我提倡的仁義道德。這種事情,你是王室,該自己看著辦,我不會跟你合謀。

白公勝等了半天,見孔子不言語。自己尋思:說來這也是我國內政,就好像兩口子吵架,旁人幫誰也不對,這叫疏不間親,不然會弄成豬八戒照鏡子,兩面不是人。

想到這裡,白公勝拋出一句話:「夫子,你看我把石頭丟到水裡,如何?」

孔夫子理解白公勝的求援的心情,但不肯參與楚國內政,知道白公勝的言外之意是殺人滅口,這完全違背自己的提倡的道德教化。

孔夫子慢慢睜開眼睛:「吳國有很好的潛水員,可以把石頭撈上來。」

白公勝馬上追問:「如果把鹽水倒進清水裡,這樣可以吧?」

孔夫子說:「齊王有個大廚叫易牙,一嘗便知水的成分和來路。」

【白公勝不直說自己的需要,想以楚國王公的身份,讓孔丘主動投靠。】

【孔夫子何等高明,你來了,就是有求於我,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兩人都不明說,就這樣打啞謎。話外之音,言外之意,各人領悟。】

【這也就是機鋒,也是禪宗的教育法。你懂了不用我說,你不懂,我說再多也沒用。】

白公勝傻眼了,自己的問題完全無解。孔夫子見他呆若木雞,心生憐憫,嘆了口氣:「唉~,我的意思不是言語本身。」

白公勝更是一頭霧水,孔夫子心想:遇到笨蛋啦,真是一個頭兩個大。只好再說淺顯點:「漁夫捕魚不怕打濕衣服;獵人打獵不怕狂奔追逐。可是並沒有人願意把衣服打濕,或者奪命狂奔,對不對?」

白公勝一臉蒙B,更加糊塗了:自己的需要怎麼會跟漁夫和獵人有關係?

孔子心道:你是楚國王公,有權有勢,想干就干,你卻跑來問我?讓我叫你去殺人,然後我來背鍋!切,吃魚怕腥,打獵怕累,什麼玩意兒。

孔夫子再也沒說話,白公勝心裡一萬個為什麼,也沒辦法,只好回國。不久,在自家浴室里死了。

【白公勝第一問,孔子默然。其實就是不反對,白公勝智慧低了,懂不起。】

【幹掉令尹,這是拆國家棟樑,在白公勝的立場,擔當不了,需要同謀。】

【在孔子的立場,一不符合自己的原則,二也不是自己追求的東西。】

【一個不敢擔當,也沒啥智慧;一個堅守原則,智慧高超。】

【兩人打啞謎,是因為目標不同,所以談不攏。道不同,不相為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剎那千秋 的精彩文章:

TAG:剎那千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