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太好說話,是一種缺點嗎?

太好說話,是一種缺點嗎?

" 不順從卻飛在風中,雖渺小卻絢麗多彩。"

詩酒菩提

"小酒你說,是不是我的善解人意,都被當成了軟弱可欺?"芥末醬坐在對面,憤憤地咬著一根吸管,絮絮叨叨地跟我說著最近遇到的糟心事,說到動情處,手上也跟著使勁,結果紙杯里的果汁漫出來撒了一桌。

我遞上幾張紙,一邊幫著清理桌子,一邊嗔了她一眼,說到:"誰讓你總是那麼好說話呢?"

太好說話,是一種缺點嗎?」芥末醬疑惑起來。

芥末醬是我一個不願透露名字的朋友,她對自己的性格感到很苦惱:她心太軟,不懂拒絕別人,總試圖理解別人,卻往往不討好,反而讓身邊的人覺得軟弱,沒氣場。她想改,可卻又會質疑:做人何必要有強大氣場呢?

GIF/1K

其實在我看來,氣場強不代表強硬,更不代表難搞。一個人的氣場,實質上是一種自尊與原則的體現。

比如:被上司要求加班卻無可奈何;看不慣另一半的習慣或行為也只能默默忍受;被父母干涉生活卻無力反抗;面對親友的不合理要求只能委曲求全;甚至於不懂得如何和不熟悉的人打交道等等。

會遇到這些問題,很可能是因為我們的氣場里透露著這樣的信息:「他很好說話,他會接受的,他會動搖的。」

看起來這種人應該會有好人緣,但其實這並不是一種讚揚。因為,再往深里一思考,很容易就得出這樣的結論: 「其實,他很好欺負」。即使人們尚不自知,但潛意識裡的認知卻是真實存在的。

於是,當芥末醬疑惑地問我"好說話難道不好嗎"的時候,我從書架上給她取了一本書,留下一句"它能比我給你更好的答案",並讓她好好琢磨琢磨。

「如何不再過被動的人生?」書的中文譯名叫《強勢》。作者是世界級心理學大師,曼紐爾·J·史密斯。我相信,它能幫助芥末醬擺脫被當做軟弱可欺的煩惱。

「一個人需要有屬於自己的氣場,他才能做獨一無二的自己。」

那麼今天,Gloria將和大家分享書中的幾條「氣場法則」,又被稱作「你的十個當然的權利」,希望大家會喜歡並能從中受益。

GIF/1K

1.

你有權堅持自己

並對產生的一切後果負責

作者說:「你有權做自己的最終評判者」。這句話聽上去是一個人盡皆知的常識,然而在生活中大多數人都無法實踐。因為人們往往忽略了這是一種權利,也是一種責任。

除了紀律場合之外(職場、學校等),只要後果你可以承擔,大多數時候你都應該做自己。

比如:父母要求你去穩定單位上班,你卻想以寫歌為生。你首先要能對後果負責,比如穩定交家用給父母,能夠靠自己養活自己,不依賴他們。只要能承擔責任,你就自然有權利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能養活自己,不靠你們養,並準時交家用,所以我要堅持自己的夢想和選擇。」這樣的氣場,堅實而強大,沒有人可以動搖。

反之,在一些需要共同承擔結果責任的事上,我們沒有資格說一個人做主。比如:夫妻共同財產的理財選擇;工作團隊成員的意見分歧。

這個時候,結果你無法一人承擔,那你就無法一人做主,你必須和所有責任承擔者達成共識,這是所有人的權利,你不能侵犯。

否則,你的氣場或許強硬但不強勢;因為這只是一種不懂事的小孩兒特有的任性,一種幼稚妄為的氣場里,又如何得到別人的尊重呢?

GIF/1K

2.

你有權改變想法

「你當初可不是這麼說的。」

「你不是說你很喜歡做這件事嗎?」

「你變了。」

比如在職場上,當我們想要辭職的時候,老闆常常會以用這句話來「脅迫」我們,讓我們心裡打退堂鼓,以「不然再試試看吧」、「過一段時間就好了」來掩蓋內心真正的想法。

然而,一個人有權改變自己的想法,這既是合理的、也是正常的。

運動是永恆的,這世界上唯一不會改變的只有不停發生的改變。同樣,沒有人是一成不變、僵硬死板的。我們會改變想法,會選擇更好的辦法做事,自己想要做的也會變來變去。而我們的興趣,也會隨著情況不同和時間的推移而改變。

「我之前很喜歡,但我的想法改變了,現在我不喜歡了,所以您能讓我辭職嗎?」

大多數情況下,只要不破壞契約和君子協定,你就應該尊重自己的想法;當然,如果有這些條件的枷鎖,你也應該付出自己應該付出的代價。

在愛情上其實也是如此。一個人是有權利不再愛一個人的,但要說得明白,斷得清楚。而作為另外一方,我們也必須明白,這個世界沒有什麼是不變的,若要天長地久,就必須跟上變化,兩個人都不斷成長,時時刻刻認真經營這段感情。

一句承諾,不是愛情的所有,只不過是愛情的開始。

當他要離開時,請反省自己是否真的做的足夠;若你真的已經做得很好,那請釋然,因為作為愛人他可能是王八蛋,但作為人,他有不再愛你轉而愛別人的權利。

該他走的時候就讓他走吧。

變化,不正是成長的反映嗎?想想看,如果二十歲的你和十二歲的你想的愛的都還是一樣的,那該有多可怕?中間的年歲都只是用來長個了吧?

GIF/1K

3.

你無需對任何人都負責

史密斯說,雖然人無惡意,但人都傾向自己的利益,所以有時候,有些人常常會無意識的試圖操控我們,讓我們負一些奇怪的責任,這些責任會對我們的自身利益造成損害,甚至會因為對方的誤導,讓我們產生內疚心理,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做錯了什麼。

他同樣舉了一個買東西的例子。

當我們想要就某件事向店員投訴時,有些店員會說:「您擋住其他顧客了,其他人也要買東西啊。」但其實,擋住顧客、讓顧客等待的並不是我們,而是「店員沒能及時解決我們的投訴」這件事,責任在店員,不是我們。

可是生活中,我們卻常常因此真的懷疑是不是自己沒公德心,反而變成了做錯事的那一個。

「確實,我擋住了其他顧客。不過,我認為你們會很快處理好我的投訴,讓我滿意,否則他們就得等更久了。」

作者並不是讓人們事事計較,而是舉例讓我們分清自己應該負的責任和別人誤導過來的事情。在我看來,虛偽的人最寬容,攬上所有責任的人,不過是一種沉溺自我道德優人一等的自私。

爛好人才會不加分辨地什麼責任都承擔,但其實那是一種不明事理的墮落,這樣的氣場,其實別人並不尊重。

GIF/1K

4.

要與人交往,但不要刻意討好

作者說,不管我們怎麼做,都會有一部分人不滿意我們的做法,有人甚至還會因此受到感情的傷害。

因此,你的行為,並不是非得讓他人喜歡或讚賞不可,你也無須因為自己 「不被喜歡」而焦慮。

比如許多人在別人提出要求、發出邀請時,似乎很難簡單說一聲「不」。我們都想當然地認為,對方被拒絕會感到不高興,雙方關係不容易維持下去。

但其實,靠著一味迎合的而存在的關係,向來很脆弱。

何況在我看來,與人交往大體無非兩種,情或利。

因為說「不」而無法維繫的,算不上情;而因為你的價值而存在的,才能算的上是互利關係,如果你的價值只有一味說「是」,那和出賣自己的交換 本質上其實並沒差別。

順從得來的關係,也就根本不用談什麼氣場了。

GIF/1K

5.

你有權說「我不理解」

「只要神才能真正的理解萬物。」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我們並非總能理解他人的意思或需求。我們並不是神,很難做到總是善解人意,總能一眼看穿別人在想什麼。

然而在日常人際關係中,卻有許多人覺得我們應當這樣做。當有人把自己當神,有人希望別人是神的時候,痛苦當然產生。何況神是根本就不存在的。

持有這種觀念的家人、同事、朋友,對彼此的傷害是可怕的。即使如此親近,因為不同的生活背景、經歷背景,人與人都無法真正意義上去理解對方。

正如"感同身受"這個詞,Gloria覺得這就像個笑話,沒有人能與誰感同身受,這個詞不過是理想狀態下的一種可能。什麼是理想狀態呢?學過物理和地理的人都知道,那不過是種無法實現的完美試驗的條件罷了。

所以,不要試圖讓別人真正理解你,我們必須自我表達;也不要自以為是的以為你能徹底理解別人,我們必須更多的去關心和了解。

我們有權利說「我不理解」,我們也有義務「用一生去理解」那些我們真正關心的人。

一個氣場強大而溫柔的人,可能就是這個樣子吧。

GIF/1K

6.

不要忘了自己的「因為」「所以」

在生活中,當你想要做出某個決定的時候,有些人往往會用「因為」「所以」的邏輯推理來試圖主導你,勸你改變主意。

比如在大學裡,指導教師會利用邏輯來操控學生選課,比如「選學這些課能夠提早修滿學分畢業」,而不去選擇那些他們真正感興趣的課。

「我因為想學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才考慮選修課的,所以我選自己想要。」這時候,學生只需明確自己想要的「因為」、「所以」,就能做出屬於自己的判斷。

是選感興趣的課程,還是想提早畢業,明確自己的「因為」、「所以」,你能做出屬於自己的判斷,而在別人看來,你身上自然就環繞著屬於你個人的獨特氣場。

那些身上帶有優柔寡斷氣場的人,往往是只做一件事,卻有著多個「因為」、「所以」,他們忘了自己真正所要,過於貪心,被各種因素操控著,所以他們的生活也常常如同一團亂麻。

GIF/1K

馮驥才有一句話:「大風可以吹起一張白紙,卻無法吹走一隻蝴蝶,因為生命的力量在於不順從。」

不順從卻飛在風中,雖渺小卻絢麗多彩。你不必總是那麼好說話,適當的散發你的氣場,不麻煩別人,也不被別人麻煩,或許你會發現,生活因此而變得輕鬆許多。

謝謝你讀到了這裡,文章很長,卻絕對值得你的耐心,希望你能夠get到適合自己的獨一無二的氣場。我們,下期再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酒菩提 的精彩文章:

閉嘴吧你,打一次臉難道還不夠嗎?

TAG:詩酒菩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