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唐太宗兒子李恪沒能做皇帝是因沒個好舅舅,只怪背景低啊

唐太宗兒子李恪沒能做皇帝是因沒個好舅舅,只怪背景低啊

李恪是唐太宗第三子,與隋朝公主楊妃所生,父親是皇帝,母親是貴妃,這樣的背景應該高的嚇人吧,但這也是在普通人眼裡很高,可在與皇位爭奪的那些人中就沒一絲優勢,試問一下哪個儲君人選的父親不是皇帝,至於貴妃的母親在這就不值一提了。但李恪與皇位擦肩而過不是因為這個,而是因為自己沒有一個好舅舅。

影視中劇照

李恪從小就討唐太宗的喜愛,兩歲就被封長沙郡王,七歲加封漢中郡王,九歲晉封為封漢王,在十歲時被加封蜀王官位授予益州大都督(益州的軍事總指揮)重要職位。雖然因為年紀小沒去上任,但這個官位是真實的,十歲就做上這個位置,唐太宗對他有多大倚重可想而知。

公元637年又被任命為都督軍事安州刺史,上任時在一次狩獵中因玩心過重,損壞了百姓的稻田被柳范上奏罷免了官職,唐太宗當時想偏袒李恪對柳范說:「這次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權萬紀是輔佐我的兒子,可他卻沒能糾正他的錯誤,罪該死。」柳范聽見李世民這般護子實在是看不下去就對李世民說:「房玄齡也是輔佐皇上的,要是陛下去狩獵他也一樣攔不住陛下,這又怎麼能夠去怪權萬紀呢。」唐太宗聽後氣的拂袖而去。

這說明唐太宗很喜歡李恪,他為了要自己兒子留下這個官位想把責任推給別人,讓別人去死來保住兒子這個官位。可碰到一個不賣他帳的人,唐太宗也沒辦法只能氣呼呼的走了。

影視中劇照

唐太宗想要李恪做官辦法多的是,這不第二年又給兒子李恪擔任安州都督,在兒子出發前唐太宗寫了一封告誡信給兒子:「我是皇帝,管理一國,你是我兒子地位顯赫,讓你去屏藩保家衛國,你不要忘記父子之道,應該多學習東平憲王與河間獻王美德,以後處事一定要節制自己,不要貪玩失去了本質,有些事情不能不慎重,這樣才能保證一個國家的堅固性,要做到外有忠君的名譽內孝順的美德。」經唐太宗的告誡之後李恪再也沒有出現因什麼過錯而罷官的事情。

影視中劇照

公元643年,因太子李承乾謀反事件敗露而被廢,唐太宗準備立長孫皇后第二子魏王李泰為太子,但李承乾招出李泰謀儲而被幽禁。就立了李治為太子。但之後唐太宗覺得李治軟弱,以後管理一國有些牽強,於是就找到長孫無忌對他說太子比較懦弱,恐怕到時不能守的住國家,李恪是個英武果敢很像我,我想立他為太子。長孫無忌一聽這還了得,自己三個親外甥已經被廢了二個,就剩下這個了,如果再廢那自己妹妹這一脈算徹底的完了,自己長孫家族也要跟著沒落。長孫無忌堅決不同意,就說太子這是仁慈厚道,這是好國君,太子的位置這樣重要不能隨意改變,唐太宗聽後也只好做吧,他也清楚後果會怎麼。之後唐太宗告誡李恪要做好一個人臣,不要做像漢朝燕王劉旦之事,私下圖謀不法的事情。

影視中劇照

最終李恪被長孫無忌陷害參與了房遺愛謀反案冤枉而死。房遺愛為了想活命聽取長孫無忌的話誣告李恪也參與謀反,最終李恪被殺死長安宮禁,年終只有34歲。後來長孫無忌獲罪李恪冤情才被洗去,追李恪封為鬱林郡王。

說來說起還是李恪沒有一個好舅舅,要不能這個皇位鐵定是他的,最後卻弄了一個皇位沒得到卻被長孫無忌記上了恨,直接來了個誣陷致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年旅途 的精彩文章:

她有唐朝第一美女之稱,可名譽卻與相貌截然相反
唐太宗李世民史上著名巾幗英雄的姐姐,有多麼個不簡單
唐太宗李世民女兒城陽公主巫蠱事件到底整的是誰
唐太宗李世民遺忘的一個女兒,到死都沒有想起她
自古代留下的農作物工具你還能看見幾個

TAG:千年旅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