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跑步?先學點基礎知識
8天的假期,一晃眼就結束了,相信大家都吃好、睡好、玩好了吧?
起碼吃飽了吧。。。
那就好,吃飽就有力氣減肥了,。
明天開始,一起進入減脂模式吧,。
對於很多人來說,跑步,都是最方便,最易開始的運動。
不過,跑步也是有很多學問的,包括跑步姿勢,跑步強度和頻率,跑鞋的選擇等等。
多學些運動知識,可以提高減脂效率,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運動損傷。
前幾天,我邀請一個喜歡跑步的同學(UUUU),給大家寫一些關於跑步方面的基礎知識。
註:我們都不是專業運動人士,只是喜歡不斷學習,不斷總結,把自己學到的知識和總結的經驗訴諸文字,以理清思路,歸納要點,並在討論中發現不足。
歡迎大家交流指正。
應邀寫一下個人對跑步的一些想法和認知,本人跑步一年有餘,算是初級中的初級,難免有不恰當之處,歡迎討論指正。
跑步對於大多數人的認知是入門簡單,把一隻腳放在另一隻腳前面即可;但是事實上,大多數人的認知會是聽到跑步傷害膝蓋這個結論,以至於很多人會把它當作一種拒絕跑步的借口;從理性的哲學出發,我個人喜歡「做正確的事」和「正確的做事」兩個角度討論跑步。
首先,運動對身體有利,屬於做正確的事,但是錯誤的運動,以及缺乏正確引導的鍛煉到頭來只會給身體造成傷害!
其次,如果注意科學的運動、跑步方法,不僅對膝蓋沒有影響,相反,經常跑步、鍛煉,對預防各種關節問題很有好處。
據美國《時代周刊》報道,近幾年有關運動科學的研究卻得出了大相徑庭的結論:跑步不但和關節炎沒有任何瓜葛,它甚至還能預防人衰老後所出現的各種關節問題。
早在2008年《內科學文獻》刊登的一份報告就指出,美國斯坦福大學對1000名成人進行了21年的跟蹤調查後發現,跑步者和非跑步者的膝蓋健康程度沒什麼區別。
無獨有偶,2007年一項針對1279名老人長達9年的研究也表明,愛運動與不愛運動的人患關節炎的風險相同。
如何避免跑步對身體造成的傷害?
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 合適的鞋子及選型
A.緩震型(Neutral Cushioning)
緩震型跑鞋最適合內旋不足的高足弓跑步者。
此類鞋沒有中部的支撐,但是增強了中底的緩震性能。對於高足弓跑步者,通常會存在內旋不足的情況,而增強的中底恰好是為了吸收因此造成的對腳部的衝擊。
B.控制型(Motion Control)
控制型跑鞋通常是為低足弓和扁平足人群設計。
此類人群會存在中度或過度內旋的情況。這種類型跑鞋在鞋底中部使用了加強的支撐,來緩解過度內旋。同時,這種鞋的大底會設計得寬一些,也比較平。對於體重比較重的跑步者,為了獲得比較好的支撐和強度也可以考慮購買此類鞋。
C.穩定型(Stability)
穩定型跑鞋的適用人群是那些擁有正常或者中度足弓,腳踝輕微或者中度內旋的跑步者。
這種鞋介於緩震型和控制型之間,兼具了中部的支撐和中底的緩震性。因為正常足弓和中度足弓是最普遍的腳型,所以大多數跑步者可能都適合穩定型跑鞋。
2) 正確的跑步姿勢
3) 跑步環境的選擇
4) 充分的熱身以及跑完的拉伸
PS:手機運動軟體KEEP上有跑後拉伸,可以跟著練。
跑步的時候,一定要循序漸進,切勿突然加量過大,不要總想挑戰自己的極限,對身體造成傷害。
要知道,之所以有馬拉松這項賽事,是因為當時飛奔42公里去傳達勝利消息的士兵,死了!!!
本文為「獨孤浪子」原創,僅代表個人觀點。


※跑步猝死是真的嗎 運動也是有利有弊
※跑步的時候腳足弓部位痛,是什麼原因?
※跳繩和跑步哪個減肥效果好 這樣跳繩更減肥
※跑步這麼無聊,你為什麼還在堅持
※跑步、跳繩,最耗熱量
TAG:跑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