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觀察:英國夢面臨多重挑戰
英國夢面臨多重挑戰
作者:姜紅
中國社會科學報曼徹斯特10月7日電(記者 姜紅)「對我國很多人而言,英國夢變得遙遠。我們黨促使這一夢想實現的能力遭到質疑,曾經激勵了幾代人的英國夢,如今讓人感覺越來越遙不可及。」當地時間10月4日,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在保守黨年度大會上如是說。在演講中,特蕾莎·梅多次提及英國夢。她表示,一代人比一代人過得更好,是英國夢的內涵之一。英國每代人都應當能夠構建更好的未來,每代人都應實現英國夢。然而,如今英國夢面臨挑戰與障礙。
此次在曼徹斯特舉行的會議上,圍繞加強代際公平、國內團結、強化經濟發展、制定現代產業戰略、應對社會不公問題、確保達成最佳「脫歐」協議等議題,保守黨主要政要分別進行了演講,力圖使人們對英國的未來保持樂觀與信心。
然而,分析人士表示,英國夢如今面臨國內許多民生問題以及「脫歐」等帶來的多重挑戰。
教育不公減弱社會流動性
英國埃塞克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帕米拉·考克斯(Pamela Cox)認為,實現英國夢代表著要有住房和穩定工作,比父輩的生活標準更高。然而,阻礙實現英國夢的一個因素在於,英國精英階層往往享有優質私立教育優勢,且只是保證自身享有這些優勢,對他人緊閉大門。
在英國,由政府撥款的公立學校免收學費,但是教學條件和教學品質明顯不如私立學校。但由於私立學校學費高昂,往往只有佔據經濟、社會優勢家庭的子女有機會接受私立教育。據英國教育慈善機構薩頓信託基金會(Sutton Trust)2016年發布的調查數據顯示,儘管接受私立教育者僅佔英國人口的7%,但是私立學校畢業生卻幾乎壟斷了眾多行業要職。如律師、法官中約七成、頂級醫生中約六成、新聞從業人員及公務員約五成均畢業於私立學校。這意味著對大多數英國學生而言,家庭背景幾乎決定了他們的未來。
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社會排斥分析中心副主任阿比蓋爾·麥克奈特(Abigail McKnight)與美國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理查德·V. 里弗斯(Richard V. Reeves)撰文表示,如今英國和美國的階級藩籬愈加嚴重,但出身富裕家庭者擁有「玻璃地板」保護其不會向下移動,這意味著出身貧困家庭者向上移動的機會受到進一步遏制。在英國,家境殷實者能夠幫助子女提高認知及社交技能。父母受教育水平更高,他們的子女更有可能進入私立或文法學校並獲得更高學歷,這些因素會防止出身富裕家庭者向下移動。
由於階級藩籬難以逾越,英國社會流動性弱,大多出身貧困或普通家庭者往往難以實現英國夢。儘管英國採取了一些舉措應對,但是目前收效甚微。
代際不公問題突出
除了教育不公加劇社會固化,英國還存在代際不公問題,而且這一問題因曠日持久的金融經濟危機進一步惡化。「一代會比一代好」不再那麼理所當然。2016年,英國決議基金會成立代際研究委員會並發布研究報告表示,英國1981—2000年生人面臨著終生收入不及前輩的風險,他們30歲時擁有住房的可能性比戰後嬰兒潮一代(1946—1965年生人)低得多。
特蕾莎·梅表示,要促使新一代實現英國夢,意味著要修復房地產市場。然而,在過去三四十年內,英國新建住房不多,導致房價飆升。
針對住房問題,英國已經發布住房白皮書,提出增建住房的計劃,確保更多土地用於建築房屋。此外,英國政府還推出了購房援助計劃。特蕾莎·梅表示,英國政府還將為購房援助計劃提供更多資金支持。
然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人類學系研究人員麥特·維爾德(Matt Wilde)認為,英國住房危機不僅是供需問題那麼簡單,而且體現出階級不平等通過房產關係得到複製。英國顯然需要對保障性住房加大投資。儘管特蕾莎·梅宣布了一些計劃,但是要建築足夠多的住房進而對房價產生連鎖效應,需要花費一些時間。同時,還有多種模式的租金控制手段可以確保租房更加安全、經濟、可持續。
未來世代受「脫歐」影響明顯
從長遠的角度來看,不僅教育、住房等問題給年輕人實現英國夢造成困擾,英國脫離歐盟的長期效應勢必將從國家到個人層面展現出來。英國年輕人支持英國留在歐盟的比例遠高於年長者。有很多年輕人表示,英國「脫歐」公投中,由現在的世代,尤其是年長者決定了未來年輕世代的命運,未來年輕世代不再享受歐盟優惠政策,這很不公平。
從英國國家經濟、貿易甚至國際地位的角度看,「脫歐」都將造成長遠影響。但是目前,這種效應尚未顯現。英國究竟會採取怎樣一種「脫歐」模式、與歐盟達成何種協議尚不明朗。
「最佳的協議當然是對雙方造成的損失能夠降到最低程度。」英國國際貿易部國務大臣、外交部北非與中東事務國務大臣阿利斯泰爾·伯特(Alistair Burt)對本報記者表示,生產製造商、貿易商等希望英國在「脫歐「之後,仍然盡量與歐盟保持緊密聯繫,雙方需要有決心盡量爭取這樣的結果,不過其中將有很多困難。
在會上,多位保守黨政要表示,儘管將要脫離歐盟,但是英國的經貿、投資及就業等形勢依然不錯。還有人認為英國脫離歐盟之後可以擺脫歐盟的很多制約,有更大的自主權。
然而,也有很多專家認為,英國如果脫離歐盟統一市場和歐洲關稅聯盟,勢必要為此付出經濟代價,而這種經濟代價將於中長期顯現出來。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羅賓·尼布雷特(Robin Niblett)認為,「脫歐」將重塑英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響力。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漲知識:醫學與哲學也有聯繫?「醫學哲學」都研究啥?
※強勢的技法覆蓋了「人」的存在
※劉健:古代兩河流域對世界的認識
※摩爾多瓦國家葡萄酒節開幕
※當好父母的「老師」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