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欠了 7 條人命,決定要用自己的器官來還……

他欠了 7 條人命,決定要用自己的器官來還……

十一長假過得怎麼樣?上班第一天,我們說點輕鬆點的話題。

給大家講一個電影故事。

今天要講的電影,叫 Seven Pounds (七磅或七生有幸),講述了一個因車禍導致 7 人喪命的男主角為了「還債」打算自殺並把器官捐獻給另外 7 個人的故事。

故事的起因,是事業有成、家庭美滿的男主角在開車的時候收到一條簡訊,在回簡訊的時候,造成了車禍。

GIF/1971K

這場車禍中,他的妻子,以及另外六個陌生人全部死亡。

而僥倖活下來的男主角,陷入了深深的自責與沮喪之中。

一年後,他的親兄弟得了肺癌,他接受了活體移植手術,把自己一邊的肺移植給了兄弟。同時也受到啟發,決定自殺,用自己的器官去幫助另外的 6 個人,以此贖罪。

自此,男主角開始精心挑選需要幫助的人。而除了醫學上的標準,他還要加上自己的判斷:他要把器官,留給他認可的好人。

在調查中,他遇到了一位有先天性心臟病患者,也就是我們的女主角。

女主角對生活的熱情感染了男主角,並慢慢治癒了他內心的傷痛,甚至讓男主角幾乎忘了自己的自殺計劃。

他們一起暢想未來,想到會有人給她捐獻一個心臟,移植手術會十分成功,他們會結婚,甚至生一個孩子……

但是,女主角的血型註定了很難找到捐獻者,成功概率只有 3%~5%。

女主角不斷惡化的病情打破了粉色愛情泡泡,讓男主角不得不再次面對殘酷的現實:只有把自己的心臟捐給她,才能讓她活下去。

男主角決定繼續原計劃——自殺並捐獻器官。但是,從這時起,自殺不再是為了贖罪,而是真正為了幫助別人。

(天啊,跟傳聞中的「偷腎」場景有異曲同工之妙)

電影里的愛情可歌可泣,但是,作為一個熱愛學習的醫學從業人員,我不得不說一下這部影片中的醫學問題。

活著能捐獻哪些器官?

根據影片我們了解到,男主角在活著的時候就捐給了自己兄弟一個肺,捐給了另一人一部分肝臟,還給一個小孩子捐了骨髓。

骨髓移植大家都很熟悉了,活體移植比較常見。此外還有腎移植和肝移植也可以在活著的時候就捐獻。

但是,肺也可以活體移植嗎?

一般情況下,為了提高移植成功率,降低術後併發症,肺移植都會跟心臟一起移植,而供體來源也大多是屍體供者。

但其實,活體肺移植從技術上來說是可行的。

這種手術一般要求同時有兩名供者每人捐獻一側肺(或肺葉),以滿足受者肺功能的需求。

1998~2015 年,活體肺移植經驗最豐富的日本一共進行了 181 例活體肺移植手術,5 年生存率達到了 71.6%。如下圖所示,虛線表示的是活體肺移植,實線表示的心肺聯合移植,這兩者之間的生存率差別並不大。

在 2007 年,日本福岡大學附屬醫院完成了第一例成人之間的單側活體肺移植手術,移植供者(丈夫)是一名體育工作者,其肺部體積是妻子(受者)的兩倍大小,因此即使只移植一側肺也可以滿足移植的需求。

誰能幸運中選?

這部影片還涉及了一個倫理問題,就是器官移植受贈者的選擇問題。

根據美國 Be the match 組織(一個器官捐贈組織)官方網站上的介紹:

受贈者是由醫生根據病人情況決定的,而不是捐獻者自己決定。

捐贈者的醫學資料信息會在網路資料庫中註冊,當病人需要移植的時候,主治醫生將會在這個資料庫中進行搜索尋找合適的捐贈者。

整個搜索過程是匿名的,捐贈者和受贈者永遠不可能知道對方是誰。

世界衛生組織 WHO 發布的《世衛組織人體細胞、組織和器官移植指導原則》中也指出,應保證始終保護個人匿名以及捐獻人和接受人的隱私。

而在中國,《人體捐獻器官獲取與分配管理規定》也同樣規定,捐獻器官的分配應當符合醫療需要。捐獻器官必須通過器官分配系統進行分配,任何機構、組織和個人不得在器官分配系統外擅自分配捐獻器官。

以下是中國一類(C-I)器官捐獻與獲取標準流程:

潛在捐獻案例處在需要機械通氣和/或循環支持的嚴重腦神經損傷狀態;

在發現潛在捐獻者後,應首先申請進行嚴格的腦死亡判定;

確認腦死亡後,需要患者家屬知情同意並徵求終止治療意見;

醫生應參照捐獻案例評估標準,轉介給人體器官專業協調員;

協調員協助家屬辦理相關手續,並簽署器官捐贈自願書;

患者家屬最終簽署器官獲取手術知情同意書;

醫院倫理部門迅速審核並得到衛生行政部門許可;

主管醫師宣布患者死亡,並將信息上報給 CORTS 系統,CORTS 系統將分配器官,並通知各個單位準備移植手術;

協調員見證下,器官獲取團隊實施手術,並完成捐獻者遺容修復、完成器官獲取記錄;

根據 COTRS 系統分配結果,完成交付器官手續。

但其實,在看整部電影的過程中,我一直都在想,如果男主角最後放棄自殺,那麼剩下的幾個「受贈者」就得繼續等待或者死去。

如果是你,你希望男主角自殺,救更多的人還是活下去,讓其他人等待命運的結局?(責任編輯:shamouer,lightningwing)

最後提供一個「冷知識」,影片為什麼要叫七磅呢?

「割肉償債」,是源自自莎士比亞《威尼斯商人》中一個小橋段,那時,欠債不還錢,通常是要以等量的自己的肉來償還的。

電影中的意思就是威爾史密斯之前欠下了 7 條人命,所以要 7 pounds of flesh 來償還:

主人公捐贈了來源於自己本身 7 份的補償,來救贖那個夜雨由他一手造成失去生命的 7 個無辜的靈魂。另一個譯名「七生有幸」有這層意思。

主人公的 7 磅「鮮肉」,救助了 7 個人,分別是 :

心臟:Emily Posa ,給他生活希望的女子

眼睛:Ezra Turner,一個失明且吃素的溫善的豬肉推銷員

肺:Ben Thomas ,他親生哥哥

肝臟:Holly ,一個在家庭服務和孩童福利保障中心上班的黑人女士

骨髓:Nicholas ,一個黑人小孩

腎臟:George,一個冰球教練

最後,連他自己住的房子,他也送給了一個被男友虐待的女人Connie 。

參考文獻:

[1] How donors and patients are matched. bethematch.org

[2] 世界衛生組織 . 世界衛生組織人體細胞、組織和器官移植指導

原則[J/CD]. 實用器官移植電子雜誌,2013,1(5):260-264.

[3] Date, Hiroshi. "Update on living-donor lobar lung transplantation."Current opinion in organ transplantation 16.5 (2011): 453-457

[4] Date, Hiroshi, et al. "Outcome of living-donor lobar lung transplantation using a single donor." The 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 144.3 (2012): 710-715.

[6] 何曉順, 焦興元. 公 民 身 後 器 官 捐 獻 理 論 與 實 踐[J]. 人民衛生出版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丁香園 的精彩文章:

想要快速掌握一個領域的發展與前沿?這裡有項神技能……
十一長假看書指南
研究發現DNA被動去甲基化的新作用
可食用溫度感測器 以後食物保鮮不難了
2017 諾貝爾獎馬上要頒獎了!醫學獎這次會花落誰家?

TAG:丁香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