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52.4%!9月製造業PMI站上5年來最高 6.7%!世行上調2017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

52.4%!9月製造業PMI站上5年來最高 6.7%!世行上調2017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

每經記者 馮彪 每經編輯 陳星

9月份製造業PMI為52.4%,連續兩個月上升,達到2012年5月以來的最高點;

1~8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比1~7月份加快0.4個百分點;

前8月全社會累計完成貨運量同比增長10.4%;

2017年6月,挖掘機施工時間達到113.35小時,同比增長28%;

……

多項數據似乎已經提前劇透了接下來的經濟形勢,三季度,中國經濟能否繼續上演「大象快跑」的戲碼?

三季度部分指標好於上半年

儘管三季度受極端天氣影響明顯,投資、消費等指標增速略有放緩,但是從部分數據來看,仍有優於上半年之處。

先來看先行指標製造業PMI。9月份,製造業PMI為52.4%,環比、同比分別上升0.7和2.0個百分點。其中,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為54.7%和54.8%,分別比上月上升0.6和1.7個百分點,均為近年來高點。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如果將每個季度三個月製造業PMI做簡單平均,三季度為51.8%,還高於一二季度的均值。

國家統計局也稱,9月份,製造業PMI中的新訂單指數年內首次超過生產指數,這意味著供需關係更趨於平衡,協調性進一步增強。

華泰證券首席宏觀研究員李超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9月製造業PMI指數升至5年來高位,打破了經濟悲觀預期。近期數據顯示經濟韌性非常強,工業生產和基建大概率反彈。」

另外,國家發改委公布的7、8月份貨運量、用電量等指標較上半年也更加向好。例如,上半年全社會累計完成貨運量同比增長10%,而1~8月份這一數據是10.4%。上半年全國鐵路累計完成貨運量同比增長15.3%,1~8月該數據也與上半年持平。

從用電情況看,上半年,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6.3%,1~8月,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達到了6.8%。而且,1~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也扭轉前幾個月增速放緩之勢,達到21.6%,比1~7月份加快0.4個百分點。

有意思的是,除了宏觀指標,一些微觀指標也能看出經濟走勢。

10月3日,新華社發布了一組「挖掘機指數」。5年來,挖掘機的施工時間形成了一條明顯的U形曲線:2014年6月,大挖掘機的平均開工時間76.03小時,2015年6月開工時間72.9小時,2016年6月88.7小時,2017年6月達到113.35小時,同比增長28%。

新華社報道稱,上述數據是通過國內超過20%的挖掘機數據統計而來。從開工下降低迷,到觸底反彈,再到浴火重生的「一躍」,「挖掘機指數」給出了一份五年來中國經濟的成績單。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賈康曾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解釋說,基礎建設行業的活力在挖掘機指數上有非常鮮明的表現,該指數反映工程機械的訂單、交貨、入場、開工率等,指標上升表明經濟景氣回升。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也指出,挖掘機不僅僅用在基建上,它還對應著我們平常比較關心的房地產、上游工礦領域等,所以挖掘機指數的上升,基建只是一個方面,同時還說明房地產投資保持穩定,也說明上游的採掘業部門出現了強勁回升。

機構預判三季度經濟增6.8%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小幅反彈,亮色不斷,並連續兩個季度實現6.9%的經濟增速。對於三季度的經濟增速,世界銀行近日也上調2017年中國經濟預期增速至6.7%,此前的預測值為6.5%。

世界銀行報告指出諸多有利因素,比如:全球增長前景向好,發達經濟體增長加快,大宗商品價格溫和回升,全球貿易增長復甦等。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近日發布的《2017年四季度經濟金融展望報告》預計,三季度GDP增長6.7%左右,較上半年回落0.2個百分點,與上年同期持平,其依據是三季度受房地產收緊效果顯現、「環保風暴」及季節性因素等影響,中國經濟始於去年四季度的企穩回升動能有所減弱。不過,報告認為,四季度,外部環境總體向好,中國經濟總體將保持平穩運行。

此外,部分機構對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長給出了6.8%的預判。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9月29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預計,2017年三季度GDP增長6.8%左右,其依據包括,目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深化,三去一降一補成效顯著;房地產去庫存政策帶動房地產市場銷售和房地產開發投資回升;國際經濟復甦帶動了我國出口增長,出口對GDP的貢獻上升等。

「我認為,環保限產對經濟衝擊小,反而是大企業的一支強心針,大中型企業是受益方。在企業盈利修復持續的預期下,工業生產的下滑速度較為緩慢。地產投資基本確認平緩下行、不會大幅下滑,我們維持三、四季度GDP增速6.8%和6.7%的判斷。」李超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中國經濟的強勁回升不僅僅表現在傳統行業,在新興產業方面也在引領潮流。美國石英財經網站報道,2010年,幾乎所有進入市場的估值達10億美元的初創企業(即「獨角獸」企業)都源自美國或者歐洲。但中國於2015年飛速超過歐洲並正在縮小與美國的差距。今年迄今為止,世界上創立的33家這類企業中,有12家來自中國,佔到三分之一。這一增長正值大量私人資本提升初創企業估值,以及中國開始發展成熟、成為一個更先進的服務經濟體之際。

中國經濟的回升也獲得國外機構點贊。英國《金融時報》分析了中國飛速發展的原因:一是中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雙創」計劃激勵下,中國新生代企業家思想活躍,勇於創新,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中國產品逐漸擺脫「山寨」標籤,在新型服務和商業模式方面領先世界;二是中國的競爭環境為國內企業提供保護,有利於降低風險,鼓勵大膽實踐;三是中國市場巨大;四是中國人力資源儲備豐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經濟新聞 的精彩文章:

國慶檔票房懸殊大,「開心」就能賺大錢?
三季度近千億內地資金南下 金融股成為吸金大戶
Model 3陷入「生產地獄」 特斯拉電動半掛卡車發布再延期
不寒而慄!槍企股票漲,防彈衣走俏,最慘槍擊案後美國人忙著買槍…
「半個世界」都泄密了!雅虎宣布30億個用戶信息被盜

TAG:每日經濟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