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的近鄰——哈薩克
哈薩克是中國的近鄰,兩國間有近一千七百公里的邊界線。由於地處古絲綢之路的中心位置,它在歷史上與我們這個東方文明古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在某幾個朝代還曾隸屬過中國的版圖。
哈薩克離我們又是如此遙遠。他的國境向西越過烏拉爾山、烏拉爾河,直達歐洲,與烏克蘭隔海相望。尤其是,由於最近數百年受到俄羅斯(蘇聯)的統治,哈薩克境內各民族很大程度上已經歐化,從生活習俗到思想觀念,離東亞文明都相去甚遠。
今天,讓我們把目光一起投向近鄰哈薩克的兩個主要城市——阿斯坦納和阿拉木圖,一覽這個國度美麗的城市風光。
阿斯坦納
20年前,當哈薩克把首都從天山腳下的阿拉木圖遷到這僅有20多萬人口的莽荒小鎮阿斯塔納(彼時還叫阿克莫拉)時,誰能想到它如今的變化——驕陽映照下的伊希姆河清新、亮麗,一座座極富設計感和未來感的建築拔地而起,阿斯塔納正在逐漸成為哈薩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人們曾對其自然條件和發展前景的擔憂蕩然無存。特別是以「未來能源」為主題的2017年阿斯塔納世博會的開幕,將世界的目光在這裡凝聚。
從白色墳墓到和平之城
傳說這座城市的10萬居民曾在一段時間內被殘忍地殺害,此處遍地是白色墳墓,還有一個傳說,這裡曾經有三座用於埋藏寶藏的墳墓,其中兩座被摧毀,最後一座一直沒有找到,當地人也因此認為這是一個被詛咒的城市。
20年前,當總統納扎爾巴耶夫決定將首都從「蘋果之城」阿拉木圖遷至當時還名為「阿克莫拉」(哈薩克語中意為「白色墳墓」)的北部小城時,不少人發出質疑:聽說那裡遍地都是白色墳墓,是個被詛咒的地方,真的能行嗎?
不過,這些過於迷信的傳說絲毫不影響他們追逐未來的腳步。
事實證明,納扎爾巴耶夫既有前瞻遠視的「鷹眼」,也有堅持踐行理想的堅強神經。1997年,哈薩克從擁有百萬人口的阿拉木圖,遷都至這座只有十二萬人口的小城,政府投入了大量精力和資金,將其變成了如今中亞最現代化的城市,阿斯塔納市正是隨著哈薩克的發展節奏,成為「中亞的迪拜」。
2017年,20歲弱冠之年的阿斯塔納迎來全球客人為它一同慶祝成年禮。
中亞首個世博會舉辦地
2012年,阿斯坦納以103票對44票的壓倒性優勢擊敗了唯一的競爭對手比利時城市列日,獲得2017年世博會的舉辦權。
今年6月10日至9月10日,115個國家齊聚阿斯塔納,在這片佔地25公頃的世博園區內,以「未來能源」(Energy of the Future)為主題各展其能。
哈薩克總統納蘇丹坦·納扎爾巴耶夫開幕時指出:「這是在全球空間促進我們國家哈薩克民族品牌的一個新高峰。「未來的能源」這種主題意味著我們打算處於科學進步的中心」。他強調,在國際社會需要生態平衡穩定發展的情況下,阿斯塔納2017年世博會的主題特別重要。此外,這次展覽將推動哈薩克的科技發展和經濟的現代化。
此次世博會吸引了超過三百萬人觀看,而哈薩克為這次博覽會培訓了4500名志願者,他們遍佈於機場、交通樞紐和世博園區內,為前來參觀的客人們提供多種語言的幫助。
為了展現「清潔可循環」的主題,這次的場館設計中,如果將各場館合起來便是一個水滴的形狀,而哈薩克國家館「光明世界」館則位於水滴中心,環繞四周的是供100多個參展國布展的國際館及主題館,企業館等等。
阿拉木圖
1854年,一群從俄羅斯西伯利亞出發的哥薩克軍隊,在天山腳下修建了一個城堡,取了個怪名字叫Zailiysky。一百六十多年後,這個城堡在爭奪2022年冬奧會的競爭中,以四票之差敗給了北京,這時它的名字,叫阿拉木圖。
坐落於天山山麓的阿拉木圖,群山環繞,風景秀麗,四季如春。在1997年宣布遷都阿斯塔納之前,阿拉木圖作為哈薩克最繁華的城市,一直是哈薩克首都。直到今天,她仍是哈國經濟、文化、教育中心,很多外事活動仍在這裡舉行,故有"南都"之譽。
冼星海與冼星海大道
這座城市同中國有著一絲緣分:中國國歌的創作者冼星海曾在人生最落魄的一段時期,得到了哈薩克人的熱情幫助,並在這座城市中生活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1940年5月,「人民音樂家」冼星海赴蘇聯,為大型紀錄片《延安與八路軍》進行後期製作與配樂。1941年6月22日隨著蘇德戰爭爆發,該片製作停頓。他想經新疆回延安,卻因當地軍閥盛世才反共、交通中斷而未成,被迫羈留於哈薩克的阿拉木圖。1945年初,蘇聯有關方面將他送到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宮醫院接受治療。剛住進醫院,冼星海便開始創作管弦樂《中國狂想曲》。但病魔無情,1945年10月30日,冼星海病逝於克里姆林宮醫院,年僅40歲。
1998年10月7日,根據阿拉木圖市長命令,將市內的弗拉基米爾大街重新命名為冼星海大道,並為冼星海豎立紀念碑。冼星海大道位於阿拉木圖市東區,毗鄰一條繁華的主幹道,街道上綠樹成蔭。街頭拐角處樹立著以荷花為造型的冼星海紀念碑,碑體下部荷葉層疊,上部荷花綻放。荷花純潔高雅,寓意東方文化。用中、哈、俄三種文字鐫刻的碑文寫道:「謹以中國傑出的作曲家,中哈友誼和文化交流的使者冼星海的名字命名此街為冼星海大道」。
泰姆格里岩畫
泰姆格里岩畫是哈薩克東南部岩石畫雕刻中的精品,是哈薩克唯一兩個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單的遺址之一。泰姆格里岩石畫所在地比較偏遠,距離阿拉木圖約170公里。
岩畫的年代久遠,畫作各異,包括了太陽頭神像,分娩的女人,打獵的場景和各種動物等,在這個露天展場中可以看到近2700個圖案,觀賞到公元前3000年前的在山上的一些岩石上的圖案和岩石壁畫,還有一些石頭裝飾品。
岩刻的數量是如此的巨大,它以視覺形式表達出來的東西也是極其豐富,它描繪出人類經濟活動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最古老的岩刻,都體現了人類抽象、綜合和想像的才能,也反映了早期人類的活動、觀念、信仰和實踐;它並對現代的人們認識早期人類的精神生活和文化樣式,提供了無比豐富的資料。岩刻不僅代表著人類早期的藝術創造力,而且也包含著人類遷徙的最早證明。早在文字發明之前,它成為人類遺產中最有普遍意義的一個方面。事實上,這些遠古的岩刻藝術,已成為原始時代的百科全書。
白色的氈房、聲音悠揚的冬不拉、以歌和駿馬為翅膀的鷹獵人,身處中亞腹地的這個「斯坦國」滿足了遊客們對異域風情的想像。
熱文推薦
從錢學森、鄧稼先、吳文俊,再到黃大年,史書留名的真正巨星,是他們耗盡自己的力量,慢慢挺直了中國的脊樑!
國家的強盛、軍隊的強大,靠的不是鶯歌燕舞,靠的不是花拳繡腿!靠的是先進的科學技術,靠的是無數個如黃大年一樣默默奉獻鑽研的科學家!
他們,才是中國由弱變強的堅強保障和不竭源泉!
所以,請不要等黃大年他們離去後我們才想起致敬!甚至忘了致敬!
更不要讓黃大年他們的奮鬥事迹塵封在在共和國檔案里!
★楚漢相爭:一道岔路口的選擇題
繼位四十六天後,劉邦兵臨城下,子嬰出城投降。秦代滅亡。隨後,起義軍中最強大的一支軍隊在項羽的率領下也到來了。
項羽殺掉子嬰。起義軍將領在項羽的主持下瓜分天下,各自稱王。秦代統一的疆土被分裂成十九個諸侯國。其中先入關的劉邦被封為漢王,接收了巴蜀和漢中之地,定都南鄭;而項羽自稱西楚霸王,佔據了梁、楚地的九個郡。這就是楚漢相爭的起點,四年後漢王劉邦滅西楚霸王,建立了漢帝國。


※中國又超車,法國媒體驚呼:中國這個民族太可怕了!
※越來越喜歡這個鄰國領導人了,是從討厭到喜歡
※歷史不能遺忘,英雄不能遺忘:那場用鮮血鑄就的立國之戰!
※一件被清朝扔掉的寶物,日本得到後卻用它稱霸亞洲
※後悔當初把名字改了!這座千年歷史古城,因改名而平淡無奇
TAG:中國國家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