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太祖朱元璋到思宗崇禎發行古錢幣的價值幾許?

太祖朱元璋到思宗崇禎發行古錢幣的價值幾許?

朱元璋初定天下,建國號意在大中,既而祈天,乃得大明,表示承襲自韓山童、韓林兒父子的「大小明王」之號,又稱皇明,史稱明朝、明代,清朝時稱之為前明。

明朝貨幣

元末群雄並起,各自為政,並自鑄貨幣,儼然一朝之政,但這些政府都是曇花一現,鑄造的貨幣也是顯現一時,後來均臣伏朱氏大明。

元末張士誠據高郵,號大周,自至正十三年改元天佑、毀銅佛鑄天佑通寶。

徐壽輝鑄天啟,天定二錢。

除友諒殺徐壽輝後,改元大義,鑄大義通寶。

朱元璋起兵後,鑄大中通寶。

以上各錢,除大中之外,均極少見。明代幣制以紙幣為主,但也鑄造了不少銅錢,且品類繁雜。朱氏鑄錢,自大中始,開始背文紀地紀值,這是明代銅錢的一個特徵,一直影響到清末鑄錢。且明代錢幣,一反往朝,均為通寶,而無元寶,主要避朱元璋之「元」字諱。

自洪武之後又鑄了永樂、宣德、弘治、嘉靖、隆慶、萬曆、泰昌、天啟、崇禎等貨幣。

明代以白銀作為法定的流通貨幣,一般交易大數用銀,小數用錢,白銀和銅錢組成了貨幣主體。明代初期曾用鈔不用錢,後改為鈔錢兼用,以紙幣為主,並且有明一代276年歷史只發行一種「大明寶鈔」紙幣。鑄錢經常是一個皇帝鑄一種年號錢(亦有幾代未鑄錢),共有十個皇帝鑄過年號錢。因避諱皇帝朱元璋之"元"字,明代所有錢幣統稱通寶,忌用元寶。

到了明朝末期諸侯稱帝封王,各自為政,割據稱雄,自鑄貨幣展示出一朝暮景。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聊:

《明錢篇(上)——太祖朱元璋到思宗崇禎發行了那些古錢幣?》

明日繼續《明錢篇(中)——南明錢(大明、弘光,隆武、永曆)》

在其後《明錢篇(下)——明末清初時期的梟雄他們又鑄造錢幣呢?》

大中通寶

大中通寶是中國古代錢幣之一,元末起義軍領袖朱元璋稱吳王時所鑄。元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朱元璋在應天府(今南京市)設寶源局鑄「大中通寶」錢,以四文為一錢,四十文為一兩、四百文為一貫。錢凡五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

各等錢均有光背、背字兩種。背字記京城及各行省簡稱。當十錢除記地外,註明「十」字,表「當十」之意。「京」字當十錢較各行省當十錢微大。 此錢鑄造較為精美,並有一定的存世量

「大中通寶」背「浙」一套五枚,極美

鑄期:元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朱元璋始鑄

幣質:青銅

特徵:分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五等式,背記地或作記值

價格:80-160萬

洪武通寶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間,全國各省除少數省外,都沒有鑄錢爐,年鑄錢約一十九萬貫,其中洪武五年(1372年)時鑄錢最多。洪武《鑄錢則例》規定,鑄錢應用生銅。但當時銅材稀缺,所以就普遍用廢錢和舊銅鑄造,因銅質複雜,純度不一,而造成「洪武通寶」成色不一的情況。

洪武通寶特點:一是過去的錢或記重或稱寶,再冠以年號,洪武錢既稱寶又記重;二是洪武錢作為國朝錢即制錢,有一定大小層次及形狀、文字標準,不偷工減料。

明 「洪武通寶」背「二錢」、「三錢」、「五錢」、「十一兩」,極美

鑄期:太祖洪武 元年(公元1368年)始鑄

幣質:青銅

特徵:分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五等式,背記地或作記值、記重等。

價格:200——500萬

永樂通寶

永樂通寶是明成祖朱棣鑄造的年號錢。明初推行紙鈔為主的貨幣流通制度,使用大明通行寶鈔,銅錢鑄禁無常。朱棣即位後,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和外交等方面都有重大的改革舉措。外交政策上,朱棣一反明初閉關政策,實行「懷柔遠人」的對外開放政策。出於外交和對外貿易的需要,永樂六年(1408年)開鑄永樂通寶錢,「至九年又差官於浙江、江西、廣東、福建四布政司鑄永樂通寶錢」,用於對外貿易和賞賜。

明代永樂通寶

鑄期:成祖永樂六年(公元1368年)始鑄

幣質:銅、銀

特徵:通行小平銅錢。錢文形制與金大錠相仿

價格:30-80萬

洪熙通寶

古代錢幣之明朝仁宗皇帝朱高熾,洪熙年間(公元1425年)鑄造。「洪熙通寶」傳世絕少,皆為國寶級文物。不過泉界對其真偽尚有爭論。此錢泉屆多認為是後朝補鑄。

有價無市!!

宣德通寶

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開鑄「宣德通寶」,錢制沿永樂成規,皆為小平錢,光背無文,真書直讀,製作上稍遜於「永樂通寶」,書法一般,版別較少,相比同時期所出的「宣德爐」銅器相差很大。傳世量少於永樂錢。

明代宣德通寶

鑄期:宣宗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始鑄

幣質:銅、銀

特徵:小平,真書直讀,錢文、製作精好

價格:50-130萬

弘治通寶

自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後,到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共六十八年未再鑄錢。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鑄行了「弘治通寶」,此錢皆為小平錢。光背無文,真書直讀。此錢版本較多,各地所出,略有差異。

「弘治通寶」母錢、分水「治」兩枚,極美

鑄期:孝宗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始鑄

幣質:青銅

特徵:通行小平,錢文作八分書。

價格:30-160萬

水官通寶、太定通寶等

水官通寶據考證為雲南大理土司鑄幣,存世量極少,收藏之珍品。

水官通寶

太(大)定通寶小平錢,紅銅,厚肉型,錢文作八分書。同時期大理國還鑄有太官通寶,太子(平)通寶,鑄造均不多。

明代弘治年間雲南大理國鑄太定通寶

鑄期:明弘治年間雲南大理國鑄幣

幣質:紅銅

特徵:小平,厚肉型,錢文作八分書

價格:80-160萬

嘉靖通寶

明朝世宗朱厚熜,嘉靖年間鑄造。「嘉靖通寶」是方孔圓錢,直徑一般為2.5cm左右。弘治十八年,改定錢重為每文一錢二分,鑄錢成色為每用銅一斤加好錫一、二兩。但改制之時,孝宗已崩,武宗已繼位,次年即改元正德,故依制所鑄的弘治通寶錢不多,但按一定比例加錫鑄錢,卻成為嘉靖,萬曆朝鼓鑄銅錢的方法。故嘉靖朝所鑄嘉靖通寶存在銅色偏白現象,即所謂「白銅錢」。另外,嘉靖通寶的「靖」字有斜立、正立之分。

明代嘉靖通寶背十一兩(直徑43mm),極少見,美品

鑄期:世宗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始鑄

幣質:青銅、黃銅

特徵:分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五等式。小平素背,余皆記重,折十幕文記值記重

價格:80-160萬

隆慶通寶

明穆宗朱載垕隆慶四年(公元1570年),鑄行「隆慶通寶」。此錢皆為小平錢,光背無文,真書直讀。隆慶通寶錢制每文重一錢三分,有金背、火漆。隆慶時期鑄錢比嘉靖時減少,當年兩京鑄錢僅二萬貫,只及嘉靖時兩京鑄額的一半。

明 「隆慶通寶」一組,極美

鑄期:穆宗隆慶四年(公元1570年)始鑄

幣質:黃銅

特徵:小平。字文端正,鑄工精美,銅質厚重

價格:30-180萬

萬曆通寶

中國古代錢幣之一。明朝神宗朱翊鈞,萬曆元年(公元1573)鑄造。仿造嘉靖錢制,有小平,折二兩種。光背者比較多見。少數小平錢背有「工」,「天」,「公」,「正」,「江」,「河」,「厘」等字,其中「厘」表示值銀一厘。背「河」,「戶」者極少見,價格頗高。折二錢鑄量也多,製作精良,偶有背星月者,價格頗高。還有銀質「萬曆通寶」錢。

明 折二「萬曆通寶」一組,極美

鑄期:神宗萬曆四年(公元1576年)始鑄

幣質:黃銅、偶有青銅者

特徵:小平及折二銅錢。背作星月文或記地、記監或記重、記值等各種文字,種類甚多。

價格:50-170萬

泰昌通寶

明熹宗朱由校,天啟年間鑄造。明光宗朱常洛泰昌年間並未鑄錢,因其在位僅一月,未及鑄錢,其子明熹宗朱由校於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先補鑄其父年號「泰昌」錢,稱「泰昌通寶」。此錢為小平錢,真書,直讀,銅色淡紅,也有黃銅錢,版本不多,有背月,背星錢。

明代泰昌通寶,直徑26mm,大字心泰版,美品

鑄期:熹宗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補鑄

幣質:黃銅

特徵:有小平及折二型錢。錢文宋楷。背有星月紋等

價格:60-160萬

天啟通寶(熹宗)

天啟通寶錢以鑄量多,流通廣,成為明代流通量最多的錢幣之一,至今仍多有發現。

「天啟通寶」是明熹宗朱由校執政期間鑄造的,有50多個版別。單是幣背面的文字,就有很多種,有紀局名、地名的戶、工、高、浙、福、雲、密、鎮、府、院、新;紀重的有一錢、一錢一分、一錢二分等。因此有人認為明朝天啟年間所鑄的「天啟通寶」,開啟了我國古代錢幣背面版式多樣化的先河。

錢背文大量的出現記地,記局,記重等形式。此前僅萬曆時期出現過,但版本有限。所以明朝錢幣制式的複雜時期是從天啟年間開始的。

不少錢幣收藏愛好者,只知道有明代「天啟通寶」錢,而不太清楚元代也有「天啟通寶」錢。

明 「天啟通寶」背「密十一兩」,美品

鑄期:熹宗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始鑄

幣質:黃銅、偶見青銅、赤銅者

特徵:分小平、折二、折十,背文複雜,品類甚多。

價格:90-260萬

崇禎通寶

明毅宗朱由檢崇禎元年(公元1628年)始鑄。《續文獻通考》載∶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十二月,戶工二部進崇禎新錢式,帝令每錢一文重一錢三分,務令寶色精彩,不必刊戶工字樣。錢文真書,通寶之「通」字有單點、雙點之分。有小平、當二、當五,又有當十型大錢四種。小平、折二、折五錢背文繁雜混亂,有記重、記天干、記局、記地、記局兼記值、古語錢等,名目繁多,舉不勝舉,其中以光背及記地平錢為最多。

明 「萬曆通寶」一組四枚,極美品

鑄期:思宗崇禎元年(公元1628年)始鑄

幣質:黃銅

特徵:分小平、折二、折五、折十,背文複雜,品類繁多。

價格:30-150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亮寶樓 的精彩文章:

誰見識過這樣的大好河山!
你知道古代高手是如何寫行書的嗎?
秋意熟透,你那裡冷嗎?
長假歸來,剛離開就開始想念……
「事死如事生」,漢代帝王身前身後的霸氣

TAG:亮寶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