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的中醫經方故事連載吳茱萸湯治療反覆一年頭痛案

我的中醫經方故事連載吳茱萸湯治療反覆一年頭痛案

紀某,女,35歲

體質:偏瘦,體重38kg,身高:150cm

就診時間:2017.05.23

頭頂部疼痛1年,加重1個月。1年前出現頭痛,無嘔吐,無惡寒發熱,壓力大時頭痛明顯,在當地治療後癥狀好轉,1個月前頭痛加重。

刻診:頭痛,以頭頂部疼痛為主,脹痛,自己手敲頭部疼痛好轉,頭痛欲吐,頸項後部疼痛,胸悶,口乾,四肢冷,痛經,月經量少,飲食無胃口,大便偏爛,不成形,睡眠差,無口苦,無鼻塞流鼻涕,無咳嗽。

舌淡嫩,水滑,根部點刺,苔中厚膩。

脈沉細

診斷:頭痛—厥陰病

吳茱萸12g,党參15g,大棗10g,細辛6g

桂枝15g,半夏12g,厚朴10g,藿香10g

砂仁6g,葛根30g

吳茱萸湯的條文:

1、食谷欲嘔,屬陽明(註:胃虛寒)也,吳茱萸湯主之。得湯反劇者,屬上焦。

2、吐利,手足逆冷,煩燥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

3、乾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

4、嘔而胸滿者,吳茱萸湯主之。

吳茱萸湯證有胃氣虛的表現,故患者胃脘部不適,偶有隱痛,食納差。

再者,吳茱萸湯的病機為寒飲上沖,故患者有頭痛、頭暈沉、胸悶、眠差的表現。

另外,患者舌苔白微膩,考慮有中焦不化,厚朴,藿香,桂枝,開太陽,健運中焦,化痰濕。

葛根考慮患者頸項後部不適,根部後紅,口乾,葛根樞太陽之經氣,清熱生津。

本案患者頭痛經分析判斷為寒飲上沖所致,但臨床上治療水飲上沖的方子很多,但為何唯獨選用吳茱萸湯呢?

如苓桂術甘湯,《傷寒論》第67條:

「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苓桂術甘湯主之」。

《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第16條:

「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苓桂術甘湯主之」。

苓桂術甘湯主要治療水飲上沖導致的「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

苓桂術甘湯和吳茱萸湯的病位都涉及中焦,但苓桂術甘湯的水飲內停之證較輕,而吳茱萸湯的水飲較重且更偏寒,有嚴重的頭暈沉,往往有噁心、嘔吐、頭痛等寒飲重症。

如條文中曰

「食谷欲嘔」、「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

「乾嘔、吐涎沫、頭痛」

另外,本案例也不能用苓桂棗甘湯,《傷寒論》第65條:

「發汗後,其人臍下有悸者,欲作奔豚,苓桂棗甘湯主之」。

苓桂棗甘湯也可以治療水飲內停上沖導致的頭暈沉、胸悶氣短,但此方之水飲部位偏於下焦,多在肚臍以下的小腹部,故條文曰「臍下有悸」。

吳茱萸湯的病位涉及中焦和上焦,且寒飲上沖較嚴重。

患者經過調整後癥狀好轉。後繼續守方加減,在微信上問之,頭痛未在複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佳明日記 的精彩文章:

我的中醫經方故事連載如意黑白散治療白癜風
我的中醫經方故事連載大柴胡湯治療腹痛
傷寒論學習:76條-78條
我的中醫經方故事連載內針
中醫臨證經方論壇記錄(2)同氣相求,正邪不爭

TAG:佳明日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