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請了姚國美,死了也不悔」的諺語是怎麼來的?

「請了姚國美,死了也不悔」的諺語是怎麼來的?

江西名老中醫集萃之八:「請了姚國美,死了也不悔」

姚國美(1893—1952)名公裳,號佐卿,國美乃其字,受知於經方大家文霞甫先生。操內、婦、兒科,精於診察,取法和緩,醫名著於省內外。積極振興中醫事業,曾捐資創建神州國醫藥會江西分會併兼任會長;又熱心中醫教育,曾於南昌創辦江西中醫專門學校,親自任教併兼教務主任之職,造就了一批中醫人材。著有中醫教材《病理學講義》、《診斷治療學講義》等,該二書約於1933年脫稿,由 「江西國醫專修院」出面內部印刷,作為該院的大學本科教材,現二書合為一部取名為《姚國美醫學講義合編》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該書講稿精鍊,診斷治療的關鍵處闡發詳明,多有點睛之筆,對學習中醫者有較大的參考價值。

姚國美先生是舊社會所說的世醫,有家譜可查的約已十代。清光緒維新時期,南昌興辦了江西醫學堂,堂址設在百花洲。堂長是江西省中醫泰鬥文霞浦先生,文霞浦先生為人治學嚴謹,聲譽卓著。姚國美先生入學之後,專心致志,苦學不懈。姚國美先生十八歲在中醫學堂畢業後,曾考取留日,因祖父年老相阻未能成行,改在清軍標統供職。不久,回到醫學堂門診部工作,深受文霞浦老先生的教誨獎掖。未久獨立開業,逐漸名聲噪起。他操內、婦、兒科,精於診察、遣葯,往往醫到病除。醫學大家謝雙湖稱讚姚國美醫術精湛。後來南昌有「請了姚國美,死了也不悔」的民謠流傳。姚國美治病,取法和緩,精於診察,遣葯不敢稍有疏慢。他曾說過:「醫和、醫緩,古聖以此自稱。議病果真,方葯自然中肯。

一九二四年入秋後先生因病家延請赴潯,親見水災嚴重,併兼大疫,災民死亡接踵,很想及時救濟,又苦一時無法籌款,還山商之其妻子,願以首飾為開辦費,然後以診金陸續添助。義舉初倡,葯界與慈善家立即紛紛響應,於是親率門生及姚荷生,每日深入災民棚屋搶救病人,一時全活甚眾,災民相告來歸,有增無已,經費日見支絀,不得不繼續依靠診務收入。一九三〇年前後,由於時局的影響,各縣名老中醫雲集南昌。姚國美先生屢欲趁機興辦醫校,都以害怕官僚而裹足。後來商得劉文江願任校長兼婦科教員,江公鐵願任外交,姚國美先生得專任教務主任兼教病理、診斷、治療學,才決意積極進行。當時中醫辦校,很少成熟定例。校名因反動當局百般刁難,由國醫專修院改稱江西中醫專門學校。但先叔堅持一定要達到高等學術水平,為此不惜延長畢業年限。又為了籌建醫院醫師不敷應用,不得不招集畢業同學與即將畢業的同學辦理研究班,以求繼續深造。似此千頭萬緒,相逼而來,日間必須處理校務與應診充實基金,晚間編寫教材常達深夜,無間寒暑,五、六年幾如一日。同學們為其精神所感動,無論走讀、住讀無不刻苦用功,社會人士見者、聞者早巳交口稱讚。其中姚荷生、張海峰、姚奇蔚、萬友生、孫書偉、楊卓寅、王家瑞等,後來均為江西中醫界的中堅。

一九四九年南昌解放,不久黨中央批准江西創辦中醫實驗院,基建經費恰恰為二十萬元,歷兩年即已告成。省領導有意邀請姚國美先生出任院長,時先叔卧病已自知不起,驟聞喜訊,竟狂歡如兒童。家人為之詫異,蓋平生夙願,得共產黨領導才算完成,一時喜出望外,不禁啼笑交作,熱淚揮灑,數日即安祥逝世。逝世之前一天,仍曾力疾起坐,為人看病。逝世之後,吊者盈門,無一肯留名者。出喪之日沿途設祭,絡繹不絕,其醫效之深入人心如此。姚國美先生一生可謂與學用祖國醫學相始終。事業雖非過分偉大,但隱隱具有教學、臨床、科研三結合之雛型;著作雖不算多,但隱隱具有以科學方法整理古典醫學,使成較明顯的系統,而且言簡意賅,無一言無文獻根據,亦無一言無臨床現實意義,不失為理論緊密結合實踐之創作。所以它的作用,雖然出於江西,但流傳外省,輾轉傳抄,幾乎形成學用一致的江西風格。藉此文一角多謝人民衛生出版社的陳東樞老師,是他提供了有關姚老的詳細資料,也是他策划出版了《姚國美醫學講義合編(近現代名中醫未刊著作精品集)》一書,使姚老的著作得於正式出版。

關注【黎崇裕+執業醫師】更多科普

黎崇裕執業醫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客 的精彩文章:

小便可是一味好葯

TAG:中醫客 |